三种目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莱顿收藏展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3日,“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结束了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历时3个月的展出,半个多月后登陆上海。自9月23日起至2018年2月,上海观众有幸在龙美术馆看到这些由私人收藏的荷兰黄金时代的油画作品。
  伦勃朗的自画像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年轻时候一直到暮年,迷离的目光慢慢变得深沉,其间包含了一个画家对生命的凝视与知觉。他的自画像充满体温,感人至深。国家博物馆这次展出的由美国莱顿收藏提供的作品,领衔与主打的是伦勃朗28岁时的一幅自画像。那时画家离开家乡莱顿(收藏家以伦勃朗的出生地命名,可见他对伦勃朗的热爱)初到阿姆斯特丹,十多年来热衷于探索“表情画”的努力已初现成果。贝雷帽的帽檐给他的双眼处蒙上阴影,与从鼻翼右侧到面颊以及脖子的亮部形成了鲜明的光影对比。从色彩上看,这幅自画像没有十七世纪肖像画中较多的那种暗黑与深褐(现代艺术鄙夷的古典绘画的所谓酱油色),人像头部的背景处可见绯红与灰蓝色交接的笔触,伦勃朗面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红润,但眼神依旧让人难以揣摩,好像笼罩在一层烟雾后面。这件作于1634年的早期作品也许不是伦勃朗自画像中最有名的,在表达的深刻性上与他那些著名的自画像还小有差距。不过,我们能亲眼见识一代古典大师的作品,而不用去欧美博物馆朝拜,这已经属于观众的幸事。何况看到一个伟大的画家从年轻时就从画面里凝视自己的目光,意味非凡,因为这种凝视持续了伦勃朗的一生。画家在一幅画作里朝外部观看,这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哲学的含义,伦勃朗通过一面镜子看自己,那面镜子里的伦勃朗又看着来人,其间的角色转换接近一次反射与传递的过程。我们看伦勃朗的“看”,其间尽现“观看之道”的神秘。伦勃朗从来都不是一个逼视别人的人,而是内敛克制,好像是在忍受着内心秘密的痛楚。与他相比,现代艺术家的自画像太不克制了,一个个眼神挑衅,面目夸张。伦勃朗的画作让我们想起“父亲”,而父与子的关系在20世纪已经断裂,现代主义画家多是文化“弑父”之后的浪子。
  展厅中,我被另一张扬·利文斯的自画像深深吸引,它的绘制年代早于伦勃朗那幅自画像。近景的构图只取头部和肩部,一张年轻人的面孔充满画面,有些凌乱的长发通过柔和的光影处理凸显出来。画家观看的神态充满了某种激情,尤其是那一双几乎能说话的眼睛,似乎欲言又止,既有一个年轻人面朝世界的某种茫然,又藏着一些刚毅。扬·利文斯年长伦勃朗一岁,曾经被当时的荷兰执政者奥兰治王子秘书惠更斯誉为“描绘人类面部”的“奇才”,据说他常与伦勃朗切磋技法。这幅画像是惊鸿一瞥,却尽显年轻画家的活力与不羁,就绘画的感染力而言,它的魅力要大于伦勃朗的那张自画像,甚至可以说是此展中最好的一件作品;它出现在展览的海报上,可见主办方对这张画价值的看重。可惜的是,扬·利文斯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名声全被伦勃朗盖住了,只是这个大辞条下的小小注释。作为伦勃朗早年的竞争者,扬·利文斯自画像所体现出的精神深度足以说明十七世纪荷兰肖像画整体水平之高,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伦勃朗从群英荟萃的画家群中成长为一代大师的复杂背景。
  十七世纪的荷兰共和国盛行风俗画,荷兰画家对于日常生活绘画性的捕捉,有着孜孜不倦的兴趣,形成西方绘画史上特殊的风景。普通人的生活成為表现的主体,那个时代的室内装饰,富裕阶层与平民的穿着打扮,餐具,食物等等,都被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此次展出了伦勃朗的一位弟子德奥发明的“精细画”,当时广受欢迎。这种精致的小画作里绘制的指甲盖般大小的人脸,就像现在的1寸照片,效果不比今天的照片差。这些小的精细画让观众啧啧称奇,可能也与中国人推崇见微知著这种表达方式相契合。
  在展厅的末尾,压阵之作是维米尔一幅很小的画作,《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作为荷兰小画派的杰出代表与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三位荷兰大画家(另两位为伦勃朗、凡高)之一,维米尔的艺术价值其实是从20世纪才被逐渐认识。他短寿,且去世时仍未偿清债务,但留存的35件画作件件为精品。这件画幅仅25厘米见方的小画为第36件,曾经有过争议,是目前唯一一件被私人收藏的维米尔作品。画作一看就是维米尔的风格。维米尔使用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透视方法,创造了极具个人特征的光影表现手段。不同于伦勃朗的那种背景较暗而人物主体明亮的聚光画法,他让室内的光线充足,从而得以在表现人物的同时,描绘他所喜欢展示的窗帘、地毯等织物的纹饰与肌理。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精细地刻画了女人,《读信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女人眼睛里的光点与嘴唇的亮部呈现,一看难忘,尽现光影神秘,传达出一种极其宁静与优雅的氛围。这次的弹琴女人,像刚刚弹罢一曲,扭过头来,眼神意味深长。这种女人神秘的目光最著名的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她仿佛让我们猜度主人公内心的秘密。《蒙娜丽莎》画幅也不大,但其目光的意味征服了全世界。可见画作尺寸的大小并不是价值高低的说明。这次展览小的画作居多,其画作的内在精神价值还有待我们继续认识。就艺术而言,以小博大,那才是高的境界。与这次展览的很多画作相比,我们这个推崇大的时代是有些虚妄了。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以两张自画像投射来的目光与一个弹琴女人看向我们的表情,控制了整个画展的场。作为观者,我们被三百年前的这些目光凝视着,这些画中人在问我们,他们究竟是谁?我们经得起他们的凝视吗?他们的凝视也在问我们究竟是谁?有人说绘画的起源来自那喀索斯对水面自己的投影的凝视,那喀索斯凝视的本质就是自我痴迷,消失,甚至是死亡,而死亡的真正含义是再生。画家与画中人都已经消失了,但画作仍在代替他们凝视,有时必须说,一幅了不起的画作就是一面深不可测的镜子。观看这个画展,又一次让我们感到古典世界的安宁与温情,这种安宁与温情来自于对秩序的表达。其实是我们从当下已经四分五裂的镜子里,重新回到了那面有着完好无损映像的镜子前面。是古典世界还是现代世界好呢?观展时总不免产生这种时空错失带来的疑问。古典艺术是靠耐心磨出来的艺术,维米尔一幅画要画两到三年。那是安静的时代,也是避免了情感与想象过度爆发的时代,与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也太没耐心了。
其他文献
1999年~2 0 0 3年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及部分消费量(单位:千吨,除非另加说明)矿产品1999年2 0 0 0年2 0 0 1年2 0 0 2年2 0 0 3年铁矿石产量10 0 870 0 10 730 0 0 93790 0 10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在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而且有利于推进全国工业化以及实
由于环境星CCD影像和红外影像之间存在很大的亮度、分辨率以及视角差异,同时具有局部扭曲现象,实现二者全自动配准非常困难.针对以上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和尺度不变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天策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和市场、公司资源、竞争者的分析,归纳出天策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构造出天策公司SWOT营销战略矩阵;进而通过市场细分,完成了天策公司服务产品的定位、目标市场的选择;并运用竞争战略理论,构想出天策公司在定位产品—市场组合上的竞争战略即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接着运用生命周期战略理论和竞争地位战略理论,规划出天策公司在管理咨询行业初步发
近年来,常有一些学者的凋零,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自发地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譬如之前的周有光、杨绛、傅璇琮、叶秀山、陆谷孙、童庆炳、李小文等,又譬如近日辞世的著名文
期刊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检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对于检验设备必须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能够降低检验设备故障率.针对检验后备故障也需要及时处理,以能够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本
俄国作家米哈伊·布尔加科夫(他曾当过医生)在一篇小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医生在高加索地区服务。一天,一位农夫因为嗓子发哑前来就诊。经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此人已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梅毒,嗓子不适只是该疾病的初期症状之一。医生建议病人接受全面治疗,并要求其妻子也一起接受治疗,但这位农民却坚持只要一点“漱喉咙的药水”就行。医生没有理会患者的要求,而是开了治疗梅毒的膏药,要他按规定抹皮肤
期刊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产生以来,全球各国除了要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防治外,还不得不对贯穿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的虚假信息进行治理.虚假信息是新媒
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以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和顶级的葡萄酒闻名全球.然而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更关注的是创办于1948年的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因为它内容丰富,理念先锋,尤
期刊
广场上的镜头永远是广角的。这里既没有围栏,也没有穹顶,更没有轿厢,甚至没有门槛;这里既不是舞台,也不是剧院,更不是秀场,甚至没有演员;但这里三教九流汇聚,天南海北同乐,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