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对核三段Ⅳ油组砂体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层段的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和远砂坝4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含油性好,河道侧翼较差,分流间湾为干层,研究区富油能力受构造和岩性的共同控制。研究认为,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主控因素是沉积微相,同时还受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夹层分布和射开程度所控制。针对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提高波及系数的调堵措施、加大对薄油层的开采、提高含油“死角”动用程度的定向钻井或侧钻水平井等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