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切事物进步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使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实处,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63-02
  一、创新意识的概述
  创新是指在原有的思想、事物、理念上,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改变突破,是原有的事物有了一个新的面貌,并具有一定的效果。创新是在人们日常活动中根据生活的需要通过思考创造,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1]。
  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想法,最终实现目标的这一系列过程,更是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2]。而小学数学是逻辑性和思维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数学学习有很重要的帮助。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应用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予以设定问题,引导学生们发散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这一系列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增加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创新意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内寂静,呆板,学生无法真正的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而创新学习是基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共同探讨着学习。学生更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营造出一个欢乐愉悦的学习氛圍[3]。
  2.创新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个性。
  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施展,老师要的是标准答案,如果学生存在异样的思考,就会被老师扼杀,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个性。如果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很大的鼓舞,思维的方向也会越来越全面,不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3.创新意识可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追求进步与超越,,在进行创新时,要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事情的关系,思考问题会更全面,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就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知识,更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现状
  1.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进行讲课时,多以教参为准则,进行讲授,先是预习,教学,复习,布置作业等等,这种过程千篇一律,老师只重视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没有注重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没法真正的从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2.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时间少。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大多数情况是在学校进行的,固定模板,老师会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学习讲解,一节课40分钟,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书本中单元知识点的学习,所以留给学生创新思维时间就几乎为零,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进行学习,虽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3.老师的创新意识水平偏低。
  老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老师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着,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为了学校的评价体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上,并没有意思到培养创新的而重要性,让本身就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沉闷。由于老师的学历、教学环境等因素,老师的创新应用运用情况不乐观,没法更深层次的去带动学生去培养创新意识。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
  1.提高老师的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引导者是老师,数学的教学是一个任务比较繁重的过程,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会增加对创新的认识,只有在教学的过程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
  2.丰富教学模式。
  (1)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创新意识应用到教学中来。
  由于教学的时间和地点受到制约,致使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无法展开,所以老师应当寻找更有利于学生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教学,例如:我们在学习二年级第七单元《时、分、秒》可以采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法,二年级的小朋友理解能力可能较差,老师吧应该只寻求课堂上的教学,要注重家校合作,家里都有钟表,让家长帮助学习,观察钟表的时针变化,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格,秒针又走了多少?
  (2)开展创新意识,采用合作学习教师要注重引导。
  老师根据适合的内容进行创新学习任务,创新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创新的一定不要创新,例如在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加法与减法”时,1+1=2,有的同学用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2个,这是正确的。但有的同学寻求创新用1堆沙子加1堆沙子还是1堆沙子,这样就使错误的创新。在算数的过程可以创新,但是在取得结果上一定不要创新,教师在学生进行创新时,一定要加以引导,
  树立学生正确的创新理念。
  (3)将创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实践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创新意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习效果。在社会实践活动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学生更获得了创新灵感,打开了思路,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结
  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开发,在数学的学习中加以创新意思,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加强,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的鼓励,老师会更有激情的去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格桑平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旬,2014(12):134.
  [2]叶秀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6(17):239.
  [3]刘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校园(中旬),2017(1):145.
其他文献
期刊
生物高考有诸多能力要求,本文试述其中两项,其一:要求学生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
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是中学英语初学者的共同特点。因此,如何激发并保持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
英语写作中,要涉及语法、词汇、文体、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英语写作是很多中国学生学习中的弱项。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宣布其西安分公司正式开业。这是空气产品公司助力西部及加速其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实施。空气产品西安分公司将引领空气产品公司在陕以及西部其他区域
【摘 要】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是国家课程,但由于学科特点和评价机制等原因,初中生物长期以来很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艰辛”,这一问题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非常突出。将有效教学理论与初中生物课教学相符合,对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人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倡导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仅仅成为了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困生却彻底的成为优等生的陪衬。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等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探究教师所提问题,课堂的多数时间和空间被他们使用,而学困生只能看优等生热闹。这就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两级分
【摘 要】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内容,小学数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数学知识,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应当是简约、有章法的,主要表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小学教学流程的安排、小学教学课堂练习等内容中,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基础上完成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与探索,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本文介绍了怎样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实现文件关联,分析了实现文件关联的全部步骤。
已知二次不等式在某区间上恒成立,求其中所含参数的取值范围,这是一类常见的题型,这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因而解题时应强调思路清晰,方法灵活,下面通过一个典型例子介绍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