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替尼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吡咯替尼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2例初诊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吡咯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4周期治疗后评价全面疗效,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对于没有进展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吡咯替尼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辅助治疗4周期,后序贯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1年。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预先设定的治疗方案,总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4.5%,术前新辅助治疗客观缓解率为100%,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3.4个月(9~21个月),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期为100%,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疾病进展,无事件生存率为12.5个月。其余患者至随访结束均未出现疾病进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腹泻、周围神经综合征,发生3级不良反应最多的是腹泻(7例,31.8%),不良反应均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中获益,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信息融合通过收集目标的多源信息,再对数据进行处理、关联、滤波与融合,从而形成最终的判决结果。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信息融合技术也逐渐从依靠同质传感器转变为依靠异质传感器的融合。这种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力、决策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安全性。本文旨在提高融合系统的目标识别率及跟踪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时特征不一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快速检测百合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的方法。样品经0.1%冰乙酸-乙腈(V/V)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U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浓度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5、0.50、1.0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氯虫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工程规模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其所存在问题也相对较多。因此结合实际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法,是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安全能够完全得以体现的关键,其对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简要综述了漂白过程中木素发色基团的几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喇曼光谱法
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产生误报的共性原因及个性原因:共性原因主要为末端设备切换装置的选型有误和末端接地系统的选择有误,个性原因主要为电缆施工引发的系统误报。针对产生误报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误报的建议。
目的 观察性传播性疾病(STD)男性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情况,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2020年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门诊收治的750例STD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年抽取250例。统计患者CT、NG阳性检出率;不同年份CT、NG检出率;不同年龄(15~30岁、31~50岁、≥51岁)患者CT、NG阳性检出率。结果 750例STD男性患者中,CT阳性检出率为5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的末端配送服务与现实需求匹配性仍不理想,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是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中亟待优化的环节。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中末端配送的发展现状,针对农村末端配送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低、可持续能力差、服务质量低的“痛点”,提出优化农村末端配送模式的合理建议,从而助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推进。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宣教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东莞市塘厦医院)门诊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互动式健康宣教,干预3个月、6个月后复查糖代谢相关指标,完善糖尿病知识量表(ADKnowl)、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DSCA)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空腹
从教育振兴到异地办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校园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量也随之提升。高校食堂是校园中重要的公共建筑,食堂的餐饮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就餐的场所,还是集合了自习、休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平台。功能的复合导致了食堂运营时间和建筑能耗的增加,因此节能设计的诉求十分迫切。自然通风在天然驱动力的作用下为室内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可以有效改善热舒适,是健康、节能的被动调节方式。重庆
为了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普鲁兰多糖(Pullulan,LP)/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胶原蛋白(Collagen,GL)食品包装膜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该研究以CS、LP、PVA和GL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多元复合膜,测定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水溶性、溶胀率、色度和透光率等指标,并利用红外光谱、X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膜的结构。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