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骑车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自己拿筷子吃饭,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学做菜……这些第一次的经历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将这些“第一次”记录下来,放在“成长记录袋”里,等到我们长大了,有一天打开这些童年的记忆时,相信你只会幸福地傻笑。
  
  一天下午,妈妈给我买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我感觉骑自行车很好玩(,)就把它推到外面去骑,可刚骑上就摔了下来,(。)我咬咬牙接着爬上车又骑起来,但车就像故意要跟我作对一样,怎么也不稳,我一气之下干脆不骑了,(。) 不过后来(删掉“后来”,添上“我”)转念一想:车都买了干吗不骑呢?免得被妈妈拿去骑(删掉这一小句)。爸爸说:“我来教你吧。”
  他先扶着我骑了一小段后,再突然把手松掉,我怕车倒了只好继续骑,可车还是倒了。爸爸提醒我先骑上车,他在后面推我一把。哈哈!终于飞起来了,我如小鸟般快乐的(改为“地”)骑着,(。)可我不会停,只好让自行车自己倒,这才停下来了。爸爸说:“你想让自行车停的时候(删掉“的时候”,添上“就”)把车速减慢,然后用脚一撑地就行了。”我试了好几次,嘿,果然管用。(!)不知不觉,我已经练了一个多小时了,也能骑着自行车绕着小区跑几圈了。我觉得我快累垮了,可又不好意思(对爸爸)说,只好(在心里)请求上天派雨公公来了。巧的是,不一会儿真下起雨来,谢天谢地!
  
  大家来点评
  张益驰同学写了这么多内容,过程也很清楚,挺不简单呢!我刚上三年级时,可写不了几句话。(孙萌)
  啊?全文就分两段?要是我,至少可以分成四个段落来写。小读者,让你给这篇习作分段的话,你会怎么分?(杨可凡)
  我刚学骑车时,更多的是害怕,自己能骑一段路了,又很高兴,还特别想炫耀炫耀,特别喜欢骑。张益驰,这些感受你有没有呢?(张心妍)
  
  
  主持讲评
  人生中有好多第一次,对于张益驰同学来说,学骑车给她的印象最深。一路读来,我们和张益驰一起重温了学车的坎坷和甘甜,感受着她累并快乐着的心路历程。
  三年级是习作刚起步的阶段,能够把自己学骑车时的快乐表达出来,已经很棒了。更可贵的是,张益驰同学将自己学骑车的经过写得这么有趣、生动,句子也很通顺呢!
  
  
其他文献
前几天,妈妈从老家带回一盆特殊的花——“落地生根”。  这盆“落地生根”的样子与众不同。叶子厚厚的、绿绿的,如碧玉一般,直挺挺地向上翘着。每片叶子的边缘都长满了锯齿形的小刺,略带白色和紫色的花纹呈波浪状,从叶子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叶子的顶端,这让我想到了一种叫做“三角龙”的恐龙。  “为什么叫它‘落地生根’呀?”我疑惑地问妈妈。  “因为它的一片小叶子落在土里就能长成一株新的花。”妈妈认真地告诉我。 
期刊
小时候,我总是急切地盼望自己能快点儿长大,就像玩“过家家”的游戏那样,当上了爸爸妈妈,成了大人。慢慢长大的我,对长大也有了新的认识,为家里分担家务,独立承担责任,那才是真正的长大。读了《青铜葵花》之后,我似乎对成长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女孩葵花和哑巴青铜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成为一家人,从七岁到十二岁两人相伴成长,一起去经历成长的磨炼。看着青铜和葵花五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经历
期刊
对于写心里话,吴通通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是写写那些所谓心里的秘密嘛,随便从日记本里找一段就OK了。可林小琳说,心里话就是那些藏在心里的不轻易对外人说的真心话,有的是不好意思说,有的是不便解释,还有的是悄悄话。当然都不是平时所说的话,而是内心深处的话。  “内心深处?难道还要让我跑到你心里去吗?我可没那本事。”吴通通大声抗议。“我有,我有。”曼撒来凑热闹了,“你想到哪里都行,对我来说没有禁地,没有盲点
期刊
姜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它素有“空气清新剂”的美称,长得像蝴蝶,所以又称白蝴蝶花。  前几天,妈妈从市场上买回来一簇鲜花,它们便是姜花。这一簇姜花含苞待放,一个个花苞鼓鼓的。妈妈轻轻地把它们放到一个装满水的花瓶里面。  第二天,我一回到家,扑鼻而来的便是阵阵花香。我立刻一路小跑冲到客厅。果然,姜花开了!它的味道甜甜的,而且是香中带甜。这种香甜不浓不淡,恰到好处。  姜花看起来白如雪花,而细看花瓣是
期刊
暑假,我和妈妈踏上了去新疆的旅程——     五彩滩和魔鬼城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晴  我们穿行戈壁沙漠,汽车“咯噔咯噔”地前行,一不小心碰到了一块大石头,我们“飞”了一下又继续“咯噔咯噔”,汽车四周尘土飞扬。不久我们便来到了五彩滩。这里是著名的雅丹地貌,远看似沙子一样的“土堆”,摸起来像石头一样坚硬、牢固,从下往上,颜色各不相
期刊
如果要设一个“作文中的主角”排行榜,“小动物”绝对能进入前三。是呀,说起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同学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本期的“小记者专栏”,两位小作者就以动物为主题,一位讲述了家中可爱的小成员——仓鼠奇奇的趣事,而另一位笔下的主人公就有些特别了,它不是宠物,而是一位闯入家中的不速之客——    星期天的早晨,我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发现对面墙上  有一只蜘蛛。“啊!”我吓得叫起来。  妈妈听到叫声,走过来
期刊
我们学校组织了“凉拌冷菜,拌乐童年”这个让同学们做冷菜的活动。听到老师宣布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可以(改为“终于有机会”)露一手了!爸爸妈妈提议:“做凉拌西红柿吧!”我坚决反对,因为老师要我们做复杂一点的菜,不能太单一!  周二下午,活动正式开始啦!  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命令一下,所有的(去掉“的”)人立即埋头苦干起来。我来到座位上,赶紧解开袋子上系着的扣子,我不用太着急,因为黄瓜已经腌制好
期刊
自从去了愿望圣地,吴通通的脑袋好像忽然开了窍,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的幻想无时无处不在。林小琳看着吴通通整天“胡说八道”,就连露露追问他们那天的奇遇,他也说是一个高科技的梦罢了。林小琳一边撇嘴,一边在心里暗暗佩服吴通通的应变能力。  这天上午的第四节课是自习课,吴通通早早写完了作业,不知道干什么好,就和林小琳聊天:“咱们搞个想象力的比赛如何?”林小琳比吴通通更早完成作业,她放下正在预习的课本说:“
期刊
唱歌的人用嗓子歌唱,写作的人用文字歌唱。  唱歌,要有节奏感,没有节奏感,强音不强,弱音不弱,长音不长,短音不短,听的人恨不得捂住耳朵。作文,也要有节奏感,没有节奏感,只剩意思,没有趣味,读的人看个开头,把作文扔一边,不看了。  我们的老祖宗,经常“吟诗作对”。“诗”要“吟”,这“吟”,可不是“呻吟”的“吟”,是“吟唱”的“吟”,“吟”就是“唱”。唐诗或宋词,都可以“吟”,可以“唱”,它有“节奏”
期刊
“好热的天,”七彩娃坐在书桌前,没精打采地望着窗外,“在家又无聊,出去玩又热,真没劲!”正在这时,不知什么东西把窗玻璃砸了一个洞,七彩娃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球,发着蓝幽幽的光,悬浮在空中……  七彩娃吃了一惊,瞠目结舌地看那个小球在书桌上空盘旋了几圈。接着,蓝色小球发出了电子合成的声音:“我是22世纪XX博士发明的时间魔球,可以带你去22世纪的任何地方。”“时间魔球?”七彩娃一头雾水,他忐忑不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