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液相加氢用Mo改性Ni-B/TiO2-Al2O3(S)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Al2O3(S)负载非晶态Ni-B合金用于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反应,并研究了Mo对催化剂的改性作用.采用ICP(等离子发射光谱)、DSC(差示扫描量热)、N2吸附、TPR(程序升温还原)和TPD(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氧化铝载体相比,复合载体负载的Ni-B合金催化性能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复合载体负载的Ni-B中Ni含量更高,同时TiO2分散到了γ-Al2O3的孔中,堵住了部分细孔,有利于产物糠醇扩散出来,防止深度加氢.
其他文献
采用芘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全组成范围水-甲醇混合溶剂的复合结构。结果表明,芘探针的极性标尺(I1/I3)随体系中甲醇摩尔分数(xm)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下降速度对xm变化范围具有明显依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出具有不同(nLa+nMn)/(nLa+nMn+nCe)比、不同温度焙烧的La-Mn-Ce-O系列多元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Ce-O催化剂进行比
采用甲醛还原、H2还原、肼还原三种方法制备了添加硅钼酸的PtMoSi/C阳极催化剂,并用XRD、XPS和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表明Pt粒子呈立方面心晶态结构,TEM显示PtMoSi/C催化
以SnCl2·2H2O、SbCl3为原料,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SnO2:Sb干凝胶.利用于凝胶氧化过程中的部分升华产物对新制的ZnS:Mn荧光粉进行了表面处理.在固定氧气流量和氧化时间的条件
将聚L-乳酸(PLLA)熔化非等温熔融结晶,采用DSC、POM、SEM等技术研究了降温速率对PLLA的热行为和形貌的影响.PLLA在低降温速率(2℃·min^-1)下的结晶在118℃伴随有结晶机制的转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在不同覆盖度时氢原子的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H表面体系中,氢原子吸附的位置是在空洞位置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的FPLAPW方法,对以铜离子为磁性中心的化合物[Cu(μ-cbdca)(H2O)]n(cbdca=cyclobutanedicarboxylate)的电子结构及磁性质进行了计算.对该材料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对23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
用XPS测定了氩离子溅射前后的Pt-PVP纳米粒子和TiO2、ZnO及SiO2纳米粒子的内层电子结合能,并与其对应的体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r^+溅射前Pt-PVP的Pt4f结合能比体材料Pt的
采用传统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力曲线分析法对十二烷基硫醇/金电极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铝电极表面缓蚀吸附膜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缓蚀剂浓度改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