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传说

来源 :新作文·教育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u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西弗斯别无选择,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
  那块石头与那座陡山。
  一
  荷马史诗中说,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他还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
  当宙斯掳走河神伊索普斯的女儿伊琴娜后,河神到科林斯找寻他的女儿。知悉此事的西西弗斯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做为交换条件,告知了河神真相,从而泄露了宙斯的秘密,于是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西西弗斯押下地狱受审。没想到西西弗斯反倒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
  因为这件事,西西弗斯被宙斯打入了冥界。
  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曾嘱咐妻子墨洛珀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西西弗斯告诉冥王的妻子帕尔塞福涅,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不可能待在冥界里的,并请求给予三天时间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没想到,西西弗斯一去不复返,他一回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想再回冥府了。直到其死后,西西弗斯才被判逐到地狱里去遭受惩罚。
  在那里,他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一座非常陡的山上去,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西西弗斯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西西弗斯别无选择,他唯一的选择就是那块石头与那座陡山。
  二
  西西弗斯因为对失去女儿的河神说出真话,便遭到宙斯的惩罚,他是委屈的、无辜的。
  在一般人的眼里,西西弗斯接受的惩罚是痛苦、荒诞的、绝望的——因为他永远周而复始地干着枯燥的、费力的和毫无意义的工作。
  但西西弗斯慢慢地已习惯了他的宿命。在这个只有山、沙石和他的世界,他已是这个天地的主宰,他是其中唯一有生命的物体并运作着这个世界。既然那石头推上顶端总要滚下山脚——他改变不了,他就再不去思考。他切实想到的是每走一步,他都向成功迈进了一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行进着,甚至还哼着小调或远眺天边的彩虹,他的心里是愉悦的,幸福的。
  其实,每个人的生存都是西西弗斯式的,人们不断地工作挣钱,又不断地消耗用尽,周而复始。我们的生命也都是西西弗斯式的,从出生开始到百年归去,一生又一生,一代又一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既然要死为何要生呢?正如西西弗斯的石头,既然要落下为何要一次次地继续往上推?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生命是一个经历的过程,它的价值不在终点,而在于行进的途中。
  因此,我们应该带着愉悦和幸福,去跨出我们人生旅程中的每一步。
  (摘自《美国学生阅读课》)
其他文献
上周六,我去婆婆家看望祖祖。她基本还是老样子——一脸如树根爬满脸庞的皱纹,一头稀稀落落的银丝,一张笑呵呵的嘴,只不过眉间的皱纹又多了几道褶子,腿脚也越来越不利索了。  祖祖,這个从小带大我的亲人,这个常常会感叹“我的曾孙子怎么瞬间就长大了”的老人,已经变得越来越老了。她的眼睛早已不见光日,起床不知是白天黑夜,吃饭不知是早中晚哪一餐,吃喝拉撒全得由婆婆照顾,连房间里都安装了临时马桶……原来用的一根拐
期刊
儿子上学第一天,我陪着儿子到班上报道。老师说:“请家长留下来,等一会儿家长陪孩子一起开个班会。”  教室里,坐满了孩子和家长。孩子都是第一天上学,许多小同学从书包里拿出各种崭新的文具用品,虽然是自己在拿进拿出,但看得出来,很明显是在向别的小同学炫耀着。  老师走上讲台,台下很快安静下来。老师说:“小朋友们,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们谁听过狼外婆的故事啊?”  没想到,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小朋友几
期刊
编者按:  特殊的惩罚方式,倾注着的是老校长的宽容,是对孩子的鼓励,也是作为教育者所具有的眼光和博大胸襟。  麦克上小学四年级了。11岁的他对什么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最近,他又留意上了校园里的一条小狗。  麦克对这条小狗的兴趣在于,为什么它个头那么小,却能发出比大狼狗还要高亢雄浑的吠声。是不是这条狗的身体内藏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呢?麦克想,要是能有机会看看小狗的内脏器官,就什么都清楚了。  这个念头
期刊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命生命》一课,内容简单,文辞优美,意义深远,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篇课文。  “从课文哪些自然段,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又有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上课伊始,我就以这样一个问题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感悟生命。  通过细读,孩子们很快明白第2、3、4自然段便是课文的重心所在,并通过拟小标题的方式把握内容,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接着,我让大家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动,又抓重点句进行理解的方法
期刊
编者按:  教育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引领学生攀登的山,是指引孩子成长的书,也是带领更多的老师一起成长、探索的舵手。  一座会生长的山Ⅲ  春节临近,许多年未见面的学生王毅然突然拜访,鲜花、拥抱、热泪后,是亲切的交谈。交谈中,自然就会谈到儿时的事情,谈到他学习的趣闻。  毅然说:“老师,小时候大家觉得您就是最有学问的人,什么都难不倒您。于是特别想学您,学您走路,学您说话
期刊
记得我3岁的时候,父母作为旧知识分子正在被隔离洗脑,我被寄养在大溪沟打米厂一户人家里。这家的男主人性情比较暴躁,如主妇不在,我稍有不慎,就要遭到打骂或不准吃饭的惩罚。  只有妈妈每月来看望我的那个日子,才是我唯一幸福的时光。  那天妈妈来了,好不容易才找到我,见我还蜷缩在仓库的空米袋堆里,知道我又挨了打,她流泪了。临走时,我死活要跟妈妈离去,妈妈将我抱在她怀里,哭着说:“儿子,妈妈没法带你走,你要
期刊
今天我很开心,你们猜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要和我在幼儿园时最好的朋友张冉韵丽一起玩。上了小学后,我们两个就分开了,今天能和她一起玩,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们在电话里已经说好了,今天要一起去滑冰。  刚进入溜冰场时,我和她都很害怕。我们得想想办法,克服心里的害怕。张冉韵丽想的是,我们跟着场上的音乐节奏来滑动,“一,二,一,二”;而我想的主意是,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啊,所以要一直手拉着手,即使一人摔跤,另一个
期刊
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书记,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  她一直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带领团队,不断践行与丰厚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着生命的静好。  我曾两度在巴蜀小学家长开学典
期刊
巴蜀小学物业部有一位员工叫王平,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为王大爷。  2016年12月8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冬日的阳光没能驱走严寒,让人不得不裹紧身上的羽绒服。但这一天,王大爷的心里,却充盈着满满的暖意。  这一天,是王大爷57岁的生日。这样的年龄对于很多男人来说,生日常常是波澜不惊的,王大爷也并没有过生日的特别感觉。  这天中午,他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后和同事们在食堂稍作休息。正在闲聊时,几个熟悉
期刊
今天,因为一堂美术课,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时间,我让六年级的孩子们参与美术欣赏课的讲授,要求他们分小组自己选题,组内分工,人人参与,选择范围包括历史文化遗产、自然奇观等,讲课要求、方法不限,最受大家欢迎、评分最高的将成为最佳团队,并能得到老师的奖品。  第一堂课,六(4)班的两个男孩就开了个好头,《比萨斜塔》的生动讲解和实例拓展吸引了全班很多孩子。接下来的课有《黄石公园》《乞力马扎罗山》《马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