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CO3-HNO3法制备活性炭及其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因其发达的孔结构而常用于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脱除.利用农作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K2CO3-HNO3为活化剂制备低成本、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并研究该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特性,通过测定时间和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活性炭表面形貌,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测定数据,以BET方程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计算表征.结果表明,该活性炭表面孔状结构明显,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发达,分别达到1 652.7 m^2/g和1.28 cm^3/g,明显优于K2CO3法活性炭和商业活性炭;K2
其他文献
杨木屑在DMF中与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反应制备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2.8 g/L,溶液中NO2-初始质量浓度为45 mg/L,pH值7.0左右,在25℃时吸附剂对 NO2-的吸附百分数约为95%.吸附
为快速有效地确定聚类中心,提出一种基于距离阈值的自适应K-均值聚类算法。首先确定合理的距离阈值,其次根据距离阈值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位置及个数,最后对位置相近的聚类中心簇进
2-(对氟)苯基-4,5-咪唑二羧酸(p-FPhH3IDC)与2,2′-联吡啶(2,2′-bipy)在溶剂热条件下与Cd(Ⅱ)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超分子[Cd(p-FPhH2IDC)2(2,2′-bipy)](配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重构的影响,将以最小生成树为搜索策略的粒子群算法与改进萤火虫算法相结合,以有功网损和负荷均衡指数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有效实用的配电网重构模型,避
证明了关于k个偶圈对完全图的多色Ramsey数的上界.
以葡萄糖酸内酯和氧化亚锡为原料,制备葡萄糖酸亚锡并研究其热行为.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推测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n C6H10O7.用热重分析法(DTA-TGA)研究
针对丰水期小水电并网造成的区域电压越限、网损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灵敏度指标的感性无功补偿方案。在利用灵敏度分析法确定各节点电压控制能力和无功网损灵敏度的
将压缩传感理论应用于成像是光场成像理论的热门研究方向,由此可以设计出更简单、便宜、小巧的光学系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是压缩传感理论的重要重构算法,它在重建图像时隐含着整幅图像权重相同的思想,没有体现出图像的固有特征,例如行列突变的剧烈程度,以及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基、离散余弦变换基、离散小波变换基作用得到的小稀疏系数代表图像的细节、大稀疏系数代表图像的轮廓的特点.使用上述3种变换基作用图像时,可以针对
研究了一类具有3个方程的带局部源的非局部边值条件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解的爆破性质,通过构造上下解的方法,得到了方程组解的爆破与整体存在的条件.
提出的“可变样本的综合控制图”(VGR)是对传统休哈特控制图、合格品链长控制图以及可变样本3者的恰当结合.通过数据显示,可变样本的综合控制图在样本均值发生较小偏移时更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