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多孔聚酯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微多孔聚酯纤维织物的吸湿和快干性能。经纱采用低弹网络丝,纬纱采用微多孔聚酯短纤纱,并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了4种微多孔聚酯织物。测试了4种织物的芯吸高度和快干性能。结果表明,用微多孔聚酯纤维纱生产微多孔聚酯织物的工艺要点在于严格控制后整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合理设计织物紧度、织物组织等参数,能提高织物的液态水传递能力;通常吸湿性能好的织物其快干性能也比较好。
其他文献
探讨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防紫外线PET织物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用磁控溅射法在PET织物上制备纳米氟碳薄膜,在磁控溅射过程中对不同的PET织物布样采用不同的溅射功率、工作气压
电气安全标准是我国电气领域内的重要基础标准,标准中提出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不仅涉及人员、设备的安全,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安全技术法规的共同的目标。GB/T24612.1-2009目
为挖潜节能,尝试了冬季停开锅炉供暖,充分利用纺织设备散发的热能和热迁移,改进了空调室的设计,利用各车间排热的不同,采用了以余补缺、交叉使用等措施。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保证了
我公司针对色纱生产品种更换频繁、数量少、原料杂等特点,我们决定对部分梳棉变频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反改速度和品种适应性。
探讨细纱断头原因及解决办法。对生产实践中几类细纱断头问题结合实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减少细纱断头是一项系统工程,主攻方向是控制气圈,稳定张力,改善纱条均匀
研究光叶楮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在分析了光叶楮白皮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酶与碱氧一浴联合脱胶工艺制取光叶楮纤维,对所制取出的光叶楮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回潮
为开发竹浆氨纶包芯纱,针对竹浆纤维原料性能特点,对各工序生产工艺配置进行优选,并采取了提高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通过调整清梳工艺严格控制梳棉棉网质量,并条合理配置牵伸工艺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纺纱性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在FA496型粗纱机上实施了重定量工艺,以CJ9.7tex品种为例,对粗纱定量、罗拉隔距、钳口隔距、粗纱捻系数等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
为降低特细号纯棉精梳纱千米棉结,开展技术攻关活动。通过合理选择配棉的细度和成熟度,清棉多落少碎、减少纤维损伤。梳棉采用新型针布,优选梳理工艺,选用性能较好的新型精梳机并
最近我厂使用美棉、印度棉等进口棉较多,其主体长度为27.5mm,短绒率18.3%,成熟度1.27,在FB518型细纱机上纺制针织纱,成纱质量方面还存在缺陷,主要是成纱条干均匀度较差,强力低且不匀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