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師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6)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4]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 201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数学审美教育。学会点燃数学中美丽的烟花,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点燃这些美丽的烟花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让学生学会识图,在识图中感受数学的“形状美”。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叹数学的“和谐美”。  【关键词】发掘 数学 美 激发 兴趣  兴趣就像一叶劈波斩浪的飞舟,载着学生顺利地到达数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提供正负极嵌锂化合物往复嵌/脱所需要的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正
通过结合核心力量的作用、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力学特征以及躯体核心区域的解剖学结构来具体分析核心力量在网球正手击球动作中的作用机制,找出发挥不同机制的具体肌群及其特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联用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定患者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服药后不良反应.将81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艾司西酞普兰、氯丙咪嗪组、两药合用组各27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进行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
砂带是使用粘结剂将磨料粘结在纸、布等可挠性材料上制成的可以进行磨削和抛光的一种带状工具,其切削作用主要由基底上具有刃角的专用磨粒来完成。砂带不仅是磨具三大系列—
白内障术后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是获得良好裸眼全程视力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是许多因素会影响多焦点IOL植入后的视觉质量,散光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研究
消防救援作战指挥调度工作是消防队伍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首要环节,贯穿于整个行动始终,文章从黑龙江省实际工作中显露的作战指挥调度方面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其原因,并就如何进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 GTPases相关信号通路蛋白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WASP)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方法应用免
分析了义乌小微型企业的现状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内、外贸发展的要求和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内在要求,提出了小微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可行性和必要性。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 M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