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教学现状分析与有效教学探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词就是艺术中的艺术,然而现行的初中诗词教学却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多了分析,少了感悟;多了功利,少了浸润;多了肤浅,少了深入。要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首先要树立诗词教学的审美意识,其次要树立整体诵读的意识,再次要树立深入探究的意识。
  【关键词】诗词教学;教学现状;探索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1-0040-01
  
  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那么诗词就是艺术中的艺术,诗词是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彰显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在充满意境的诗词世界里徜徉,让思想和灵魂接受爱的浸润、美的洗礼,然而我们的初中诗词教学却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
  一、初中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是多了分析,少了感悟。或许是初中语文的课时限制,或许是对语文的解读偏差,也或许现行教育的功利性作祟,我们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较多地关注诗词“形”的研读:即通过大量的背景介绍,词句分析,寻根究底,来搞清作者写作意图,来达到考核之目的,至于诗词的“本”——意境,则全然不顾。然而这种少了诵读,少了赏析,没了感悟的诗词教学,虽然实际中考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久而久之,诗词应有的魅力就在这繁锁地分析中荡然无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就随之消失地无影无踪。由此我想到叶老的一句话:“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学习之外,但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的滋味……”
  其次是多了功利,少了浸润。我想诗词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来浸润人、陶冶人、启迪人。然而我国现行选拔人才的制度缺陷传导给了每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每年的考核纲要都明确地罗列出需要掌握的几十多首诗词背诵的篇目,而考核这些诗词的主要手段无非是以“默写”为主。在这样的考核背景下,诗词教学自然被教师功利地还原为“背诵和默写”,以致于在诗词教学时,“教学环节的省略,教学过程的简化,教学策略的单一”就成了家常便饭,这种功利性的诗词教学,自然而然让学生失去了美的浸润。
  再次是多了肤浅,少了深入。这种肤浅首先表现在诗词教学中对“诗词思想内涵及意境”的剖析与解读上,或许教师由于自身文化功底的欠缺,也或是对诗词教学的准备不足,教学时直接向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理解,由學生进行识记,也或是直接用教参进行照本宣科,忽略了师生交流,忽视了生本交流,忽略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更省略了学生对诗歌的个人感受的过程与评价。这种肤浅地教学,让诗词失去了应有美感,陷入“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境地。其次表现在“诗词字面的”的剖析与解读上,诗词,由于语言高度凝练,而意味深长,它可读、可诵,却不可言说。特别是诗词中一些遣词用字,受时代,地区的影响很大,并随着发展,其字面所含的意义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而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现行诗词的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就字讲字”式的办法,这种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快速理解字意,但也会造成字意理解的偏差,以及所含的意蕴感悟的忽略,最终变成 “此境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奈罢了。
  二、诗词教学的有效探究
  首先要树立诗词教学的审美意识。所谓审美意识就是指在教学时努力用诗词所蕴含的情趣、意境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诗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语言的精华,故而它经千年传唱而不衰,并由此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爱国情怀,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更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伤世悲音,这一曲曲犹如天簌般音响涤荡学生的灵魂,浸润着他们的思想。因此诗词教学首先要树立审美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感悟社会生活的多样。
  其次要树立整体诵读的意识。诗词教学,就需要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美、意境美,感悟流淌其间的节奏,轻抚情感的脉络。当然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有效地引领:在语调的处理上,要处理好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而在情感的把握上,要注意内容的情感色彩,处理好昂扬激越、凄清悲凉、深沉悲愤等基调。总之要在充分地理解了诗词的意象,把握了诗词的意境之后,再进行诵读,这样既可以更深一步体会诗词蕴涵的情感,又可获得情感升华。
  再次要树立深入探究的意识。诗词讲究“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境界,讲究“意在言外”无法言传的“神韵”,讲究自我在与自然深沉交融中,荡然而生的某种“情趣”,这或许就是诗词所追求的“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要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进入诗人所营造的境界,感悟诗人的情怀,触摸诗人的灵魂,就必须进行深入地探究、有效剖析,进行意象合理地整合。意象,就是融合了诗人、词人思想感情的“客观存在”,是理解、感悟诗词意境的着手点。在诗词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运用已知的生活经验对诗词进行整体感知,充分地发挥想象,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进而去感悟全诗的意境。比如《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游子心中的无限悲愁。
其他文献
一项针对154名全球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每10名高管人员中只有不到一人相信他们能够获得制定重要业务决策所需的准确信息。“将使业务人员相信他们掌握的数据是干净的
怎样防治梨花象鼻虫答江苏读者方永泉梨花象鼻虫简称梨花象。成虫体长3—4mm(头管除外),黑褐色,翅鞘中部和近末端各有1条黑褐色斜带,全身有灰白色的绒毛。幼虫体长5—7mm,梨花象成虫头黑色,体
森林火灾是突发性高、持续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也是林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传统的防火信息管理存在着存储数据分散、数据冗余、不易归档、林火发生时不能及时提供决策数据等诸多问题。本文利用GIS技术,针对防火日常管理的特点,对森林防火日常业务管理、火点定位、火情预测、灾后物资调度、灾后评估等功能进行设计,建立了防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防火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为管理者
泌尿结石病在红河州局部区域里高发状态。本文调查了饮水硬度与该病的关系。 对县以上医院1973—1975年尿石住院病人,按环境单元分组,计算其住院率。还收集了有关水文、地质
本文以2011年完成的某港口市政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进行研究,介绍了测区概况、工作内容、数据采集及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运行有利于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
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佩戴N95 口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胸外按压质量及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两年内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
1995年,全国公路施工企业按照新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资质重新就位。交通部直属40家各级公路施工企业已全部完成资质换证工作;其它95家主兼营公路一级
首先从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引出当前信息化的测绘行业内数据特殊性探讨;然后从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必要性等几方面论述;最后说明通用性项目管理软件在特殊行业内面临困境,并从测绘内业工作流模型方面进行构想建议,以促进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对目前AutoCAD二次开发几种主流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介绍和对比。然后,利用AutoCAD提供的VBA开发环境以及AutoCAD与Excel的通信,编写了道路纵断面自动绘制程序。为操作方便,程序设计了与AutoCAD良好交互的界面,只需在对话框中导入Excel数据文件、输入相应比例尺,即可自动生成道路纵断面图。
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是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目前,城市测绘主管部门完成了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初始建库,基础测绘工作重点已转向持续更新和应用服务。本文以济南市主城区约630 km2的1∶500比例尺DLG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为例,阐述利用多源数据、多手段进行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动态更新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