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乐技巧运用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声乐表演是一种融合了声乐、美学、哲学等多学科交融的艺术呈现方式,主要通过灵活运用声乐技巧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带给观众一场声乐与审美的艺术享受。因此,要实现声乐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声乐技巧的运用,充分体现声乐表演中情、声、形的协调与控制,给观众营造空前的视听盛宴。
  【关键词】声乐表演;声乐技巧;艺术价值
  声乐表演是一种灵活的艺术展示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完成情感表达,同时也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表演与其他的器乐表演不同,声乐表演中需要情、声、形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经过不断发展实践,声乐表演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艺术价值,具有欣赏性、大众性、娱乐性,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声乐表演对情、声、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它们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才能充分表现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如何做好情、声、形的的统一是运用声乐技巧的关键,也是提高声乐艺术表演魅力的重要内容。
  1 声乐表演的艺术体现
  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结合了人的体力、脑力、表现力和想象力等,它讲求美学原理,与一定的审美意识相符合。要想达到好的演唱效果,一方面是演唱者自身的嗓音和身体的协调性,一方面依赖于演唱者后天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完善演唱的技巧,随着演唱者文化底蕴的提升,对声音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想象力都会随之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首先,声乐表演是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的统一。声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要达到这种客观真实性,需要重视作品的乐谱,认真研究乐谱,研究创作者的意图。同样不能忽视作品中的歌词,歌词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演唱者要在服从创作者歌词意图的基础之上,进行主观创造。主观创造主要是演唱者个性化的表现,声乐作品的表现需要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给演唱者充分的创造余地。演唱者把握好创造的余地,能够提升声乐作品的价值,形成独特的表演个性,吸引观众。其次,声乐表演也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声乐作品在创作之初,就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比如巴洛克风格、莫扎特时代的风格、舒伯特的浪漫主义色彩等。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历史风貌,才能准确表达其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发生改变,在尊重作品历史的基础上,声乐表演常常结合时代,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为观众提供新鲜的感受。最后,声乐表演是技巧性和表现性的统一,声乐表演中的演唱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优秀的演唱者都有优秀的声乐技巧。这需要演唱者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发声技巧,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力。
  2 情、声、形在声乐表演的运用技巧
  2.1 声乐表演的情
  情感是艺术交流的目的,真正传达出声乐作品的情感,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声乐表演中,情感抒发的基础是思想内容。嗓音不等于一切,任何的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演唱者要首先理解声乐作品,在全面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深入挖掘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准确表达其思想感情。在理解作品的时候,演唱者要设身处地体验作品,要联想到声乐作品的背景,创作者的时代,体会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并与声乐作品相融合,创作出演唱者自己的特点。在感知某首歌曲的时候,演唱者要进行深入地体验,不仅要站在表演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还要有角色的代入感,掌握某一角色的时代背景,体会角色的情感,将自己投入到声乐作品的情景中去,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另外,要注意感情的融会贯通。演唱者不仅要挖掘歌词的深刻含义,还要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要能够处理作品中细节上的情感。要在变化中表现情感,做到变化有序、收放自如,充分满足声乐作品中需要的不同的情感。演唱者一定要反复阅读体会声乐作品的歌词,体会创作者的生活背景,深刻理解作品,理解作品的情感,掌握声乐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2.2 声乐表演的声
  在声乐表演中,声音不是简单的发声,而是一种歌唱的技巧。只有有一定的声乐技巧,才能充分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声乐作品要求声情并茂,在理解声乐作品的情感之后,要协调好发声的技巧,才能充分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情感效果。声音的技巧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呼吸,呼吸是声音的基础,调节好呼吸才能出现好的声音效果。要想达到良好的声音技巧,必须练习好呼吸。大部分演唱者使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也是有效的呼吸方法。它通过腹部肌肉、胸腔以及横膈膜进行配合,从而控制气息,协调气息。演唱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节气息的缓、急,根据声乐作品的情绪要求,进行有序有规律地呼吸。其次是发声,只有发出声音,才能表现声乐作品。声音是通过气息的震动产生的,声带是主要的发声体。演唱者要注意练习发声,使用合适的发声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种,胸腔共鸣、头腔共鸣以及口腔共鸣。在声乐表演中,需要协调使用这三种发声方法,灵活使用好声音,准确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最后是咬字,发声的关键是咬字,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要注意配合好嘴唇、牙齿、舌头和颚,咬字时要注意声乐作品的情感,分辨好五音清浊以及轻重,在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咬字。
  2.3 声乐表演的形
  在声乐表演中,形体动作能够促进演唱者情感的表达。通过形体的连贯和目的性,可以更好地表达声乐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形体动作需要遵循其原则,必须精炼。不同的声乐作品适合不同的形体动作,演唱者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不能随意表演,要结合声乐作品的风格,达到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声乐表演中,要合理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关系着声乐作品情感的传达,观众们很容易从演唱者的面部表情中,体会到声乐作品的爱憎、喜怒等情感。相由心生,情感是演唱者内心的表达,通过面部的表情展现出来。演唱者首先要深入体会声乐作品的情感,与声乐作品形成情感的共鸣,然后将其展现在面部的表情上,通过面部表情,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观众可以从演唱者的表情中获得信息。演唱者的表情不能矫揉造作,要自然贴切。另外,要注重使用自己的眼睛,通过眼睛与观众交流,传达声乐作品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声乐艺术中,情、声、形是声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声乐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具有重要价值,只有充分掌握情、声、形等声乐技巧的应用,才能够进一步呈现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歌,王朝辉.浅谈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价值[J].黄河之声, 2014,3(17):82-82.
  [2]张瑞红.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教育, 2015,11(09):153-153.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其他文献
传统《导游业务》高职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适应现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立足工作岗位,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根据导游岗位的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导游岗位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