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门槛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人的生死就像隔着一扇门,那么迈过这道门槛时的际遇,谁能预设?
  也能预设。有报道说,美国加州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一位四十岁的女子通过邮件邀请亲友,来参加一场为期两天的派对,唯一要求是,谁都不许哭泣。
  三十多位亲友从各地赶来,带来女子最爱吃的食物,播放着她最钟爱的音乐,大家饮酒跳舞,彻夜狂欢,直到迎来告别时刻,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平静离去。
  女子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她选择了在欢乐簇拥中迈过门槛。
  也有人,迈过去了,却一直徘徊在门槛边。一场婚礼上,新娘幸福地被慈爱的长者挽着,交到新郎手上。长者不是新娘的父亲,她的父亲死于十年前,而父亲捐出的心脏,出席了女儿的婚礼。
  另一位男子在门槛边停留的时间更久些,他的一副完美骨骼成为英国一所中学的教具,在孩子们好奇求知的眼光下,默默“工作”了四十年,不久前學校给他办了一个体面的葬礼,灵车、棺木一样不缺,他终于在师生们的注视下入土为安。
  最近朋友圈里有一条:“昨晚喝酒喝得一高兴,某某说到了死亡,说人到最后,破衣烂衫,朝着风雨交加的黑夜狂奔而去,不再回来。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死亡最别致的想象,不恐怖也不悲伤,生机勃勃,义无反顾。”
  生与死,都是一场壮举。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杰出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列御寇《伯牙善鼓琴》、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  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向初中
“推断题”,属于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创新考题,该题型首次现身是在2017年高考新课标三套试卷中。题目提供一个百余字的文段,文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命题者指出了其中的第一处问题,要求考生参照命题人指出问题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该题型综合考查了两种能力。其一是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题目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要求考生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原文呈现】  绿水青山图  北京一考生  “满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四朋的318国道边,有热烈的格桑花,有艳俏的美人蕉,点缀在银杏和桂树之间,一辆又一辆汽车呼啸而过,
命题角度大盘点之:聆听十九大(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报告热概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
我在初中阶段的努力,最开始完全只是因为小家子气,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争一口气。因为那个时候,在我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家里先后建了两个鞭炮场,而我爸爸,有七个兄弟姐妹,因此围绕财产分配、管理职位方面的问题,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我又是整个家族里第一个进城上初中的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风凉话传到我耳朵里。  我就是因为听不惯这些风言风语,才开始发奋学习,完全是一种赌气的行为,并不是说知识给我带来了多大
佛经云:“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不起一念。”当岁月静好、万物和谐之时,我们往往能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安定,而一旦环境变化,内心的和谐与宁静立即会被打破。此时,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会令自己坚不可摧,笑着与这个纷繁万变的世界周旋下去。  身逢太平盛世,生于小康之家,内心之静固然易得,然而若是不幸遭遇黑暗的时代,仿佛革命才是主流。梁实秋在动荡的时代中,顶着被写为“资本主义的走狗”的帽子和一身病
【2018年高考备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习近平说:“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推动了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改革开放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一
名作简介:  《娱乐至死》由尼尔·波兹曼所著,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本书已经被翻译为8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大约卖出了20万册。2005年,时隔20年后,波兹曼的儿子安德森再版了这本书,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媒介生态学专
从散文中初识朱自清,是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印了四十多张朱自清的《春》,人手一份。那时的我还未完全从童话世界中走出来,乍一拿到这篇文章,自然感到索然无味,意兴阑珊。  到了初中,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我才惊喜地发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极平淡朴实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不舍的离别,描绘着一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读后泪流满面的我哑然了……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去读《春》,从字里行间竟
文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记得莫言在诺奖典礼上这样说道:“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秋天,霜落,朔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动情时,你会明白什么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绝望时,你会知道什么是“断肠声里忆平生”。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