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注水”历史及其实际效应的认识

来源 :上海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工注水”(即人工回灌)试验工作的由来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发地下水已有近百年历史。上海第一口深井开凿于1860年。1949年地下水年开采量达0.88亿吨,(市区0.78亿吨),主要开采层次为二,三层,其相应的水位标高-10米左右。同年的自来水总用量1.36亿吨(工业用水0.31亿吨),可
其他文献
在坚硬岩石中,往往有各种不同成因的破裂空间——节理、层理、劈理、断裂破碎带、古风化侵蚀面、侵入接触面、成岩裂隙以及其它非溶洞或粒间孔隙所构成的孔隙空间(如火山岩中
某试验深水池构筑物,因工艺浸用要求对允许沉降控制非常严格,规定均匀沉降不大于3~4厘米,不均匀沉降不大于1厘米,故选在密实粘土地基上建造。于60年破土施工,64年3月全部建成
a.在矶土中(干料),假定含可回收铝平均21%。b.在矿石和精矿中,假定含可回收铁平均58%。c.在矿石和精矿中,假定含可回收铁平均26%。d.在矿石和精矿中,假定平均含锰40%。e.不包
中国东部数千年来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对于这个地区某些动物的绝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对于这个地区某些动物的绝衰产生纯自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气候和地
核电站是我国目前发展电力工业的新兴工程,它由反应堆、发电机房、水泵房、设备、管道系统等一系列建(构)筑物组成,外型复杂,结构形式繁多,系统间相互联系密切,沉降要求严格,
上海为控制地面沉降,自1965年底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使地下水开发利用由单一的常年开采进入季节性灌采,使含水层补采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动态均发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上海市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发展迅速,工程地质钻孔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进展。从而发现了一些以往占探工作中所未见到的工程地质现象,为正确评
“顾名思义”这个成语说明了“名”与“义”的相关关系。如果名不正则言也不顺了。由此可见正名问题的重要。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工作正在展开,一些名词的使用应该予以斟的,不然
本区以往孢粉工作研究尽少。于一九七九年全国海岸带资源调查温州试点时,对温州地区滩地四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孢粉分析,同时又选择了沿岸陆上北部和南部的两个钻孔作了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