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们为何多高寿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抗战老兵迎来一波百岁潮,很多老兵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难岁月,有的仍生活清苦,有的还带着陈年伤病,那是什么让他们得享高寿?

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风景


  浙江金华104岁的抗战老兵杜金水前不久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世界很美好,我想多看看”。
  杜金水是个工兵,抗战时主要从事修理工事的工作。不过,别看他是个工兵,却曾多次参战:“驻防温州时,我记得日本人曾两次打进来。有一次,我们正在一个祠堂里吃饭,日本兵就打过来了,我们立即与他们展开战斗。”
  如今,杜金水的生活很有规律,起床、吃饭、睡觉的时间,就像在部队一样按时按点。杜金水还很乐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风景。”家人透露,老爷子一直很开朗,总说“那时候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杜金水很喜欢聊天,他的这些故事常年讲。对于老人的抗战故事,晚辈都已耳熟能详,可是每次听老人讲述,大家都一样认真和投入。都说聆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抗氧化剂,看来这也是老人的一个长寿密码。

生命力顽强,心态平和


  接触过抗战老兵的人都会发现,老兵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国内知名摄影师王天定曾多次寻访抗战老兵,他发现,有的老兵因战争致残,却仍坚持每天义务清扫大街;有的老兵坚持操练,常年坚持冷水浴,年近百岁仍可以做几十个俯卧撑。
  河北邯郸94岁的老兵张恒泰身体一直很好,精神矍铄,至今仍常常在当年的红色景点给游客当导游讲抗战故事。
  广东广州的抗战老兵黄洪生活很清苦,年近70岁时还在以卖报纸维持生计。但他却很积极乐观,半个多月前,黄洪度过了百岁生日,他说:“经历坎坷,不怨天不怨地,有啥不开心,说过就算了,不会往心里去。”

最难得的是“能吃”


  有专家和学者对抗戰老兵的健康状况做过统计和研究,发现老兵们大多“能吃”,这是通往长寿路上最难得的事情。
  营养师于仁文曾接触过不少老兵,他发现,一些年近百岁的老战士还行动自如、口齿伶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个好牙口。
  于仁文说,老人牙口好,就能直接吃水果,比起喝果汁营养更全面;老人牙口好才能细嚼慢咽,不至于囫囵吞枣让胃常受累;老人牙口好,可以吃爽脆的蔬菜,而不用吃烂乎乎的煮青菜,这样能够保留绿叶菜中的维生素、抗氧化物等,能更好地帮助控制“三高”。
  (摘自《家庭科学·新健康》,2018年11期)
其他文献
去冬,笔者在大荔县参加了一次对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的实地考察,有幸结识了一批在改革开放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乡土人才.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碳金融市场发展也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中国被世界各国看成是碳交易市场的最大潜力国。本文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参照国外碳金融体系的
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
李叔同(1880-1942),39岁出家为僧,法名弘一法师,在近代史上,他的法名比俗名更为人所知。李叔同自幼家境富裕,这也让其受到良好的教育,尤精诗词、篆刻、书法、音乐,这为其以后
有人说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然而,面对着站在人生重要转折点,又整日念叨着“红了芭蕉,绿了樱桃,流光容易把人抛,上学工作也难找”的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彻底,许多旧制度的桎梏并没有真正打破,因此,必须从创新户籍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健全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设计低碳节能建筑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是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低碳节能是我国建筑领域能否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数字电视渐渐地出现并且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娱乐的主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有益微生物,能为机体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其作用是在进入机体后,通过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起到提高宿主特异性或非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