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和硝酸甘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硝酸甘油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184例ERCP诊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3组,ERCP术后分别给予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组)、生理盐水(安慰剂组)静脉内持续泵注12h,观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发生率并行对比分析。结果9例给予硝酸甘油后发生不良反应,停药并退出本次研究。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组、安慰剂组分别为38.7%(24/62)、51.8%(28/54)和37.3%(22/59),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P发生率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组、安慰剂组分别为6.4%(4/62)、9.3%(5/54)和23.7%(14/59),生长抑素组(x2=7.13,P=0.01)和硝酸甘油组(x2=4.22,P=0.03)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生长抑素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41)。结论ERCP术后静脉给予生长抑素或硝酸甘油均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效果大致相同,且前者安全性好于后者,但两者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均无明显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35例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病因以及ERCP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包括黄疸27例(77.1%)、腹痛22例(62.9%)、呕血2例(5.7%)、黑便1例(2.9%)、便血1例(2.9%),出现Quincke三联征4例。胆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肝胆恶性肿瘤(29例),良
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得到不断提高。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ndoscopicmulti-bandmueosectomy,MBM)是近期推广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微创技术,与传统
摘 要:《印典》与《史记》《汉书》互证,不仅可以使《印典》中收录的玺印有更为可靠的文献基础,而且可以使《史记》《汉书》这两部经典文献的研究取得新突破。二者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关键词:《印典(四)》;《史记》;《汉书》;互证  (一)沈犂大守章(《汉典》第2323页第二栏)  此封泥收录于《封泥汇编》46页。《印典》释文作“沈犂大守章”。其中的“犂”字,应当为。作者对此字的隶定不准确。,从牛,黎
期刊
一百多年来,阑尾切除术一直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发展,许多疾病可以在保留器官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治疗。
患者女,67岁,主因纳差3个月,加重伴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舌体肥厚可见齿痕,心、肺、腹、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3g/L,肝功示白蛋白24.7g/L,连续3次大便潜血阳性,血沉、肾功能、心肌酶学、肿瘤系列、甲状腺系列、胃镜和胸部CT未见异常。
异常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是指啮齿类动物及人类结直肠上皮中形态明显区别于周围正常隐窝的单个或聚集成簇的异变隐窝(如腺管染色加深,面积扩大;腺管开口呈椭圆、锯齿或裂隙状;上皮层增厚,轻微隆起等),发生先于结直肠息肉,故被视作结直肠肿瘤的最早期癌前病变,可经弧甲蓝或靛胭脂染色后于光镜或放大内镜下检测。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经胸骨上窝进入纵隔进行纵隔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健康实验用猪20只,首先在胸骨上窝处行1.5cm切口,随后向胸腔内建立1个隧道,最后软式内镜经隧道进入纵隔并对纵隔进行观察,统计完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顺利完成对所有猪纵隔的观察,术中未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和动物死亡。术后5只猪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另外有4只猪并发气胸,其中3只在1~6d内死亡。结论软式内镜经胸骨上窝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联合胃肠镜检查中,先做胃镜对肠道清洁度有无不利影响,为合理检查顺序提供参考。方法单中心随机盲法观察性研究。65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先做胃镜后做结肠镜)和B组(先做肠镜后做胃镜组),根据改良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标准评估2组肠道清洁度,并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肠镜达盲时间、在操作室总时间、麻醉诱导和恢复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全结肠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4±0.34比
患者女,62岁。2006年因间断上腹部不适行胃镜检查,于距门齿35cm处食管下段见一直径0.3cm黏膜下隆起,活检钳触之活动可,弹性好,隆起表面光滑(图1);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物(性质待定)。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食管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节细胞变性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反食、呕吐及食管外症状等。传统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内镜下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或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以及腹腔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