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在“两课”教学中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同时为增强实效,应科学合理规划,构建长效机制;重视课堂教学,发挥辐射功能;创新教育载体,强化践行环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课” 改革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2.0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我国整个价值体系中占有支配地位,在整个社会价值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坚持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两课”的改革与建设中去,“两课”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一、 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首先,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和思潮相互交织、激烈碰撞,给大学生造成很大影响和冲击。少数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团队合作意识淡薄、抗挫能力差等问题。一些高职学生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热衷于考证等认为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对“两课”等理论课不甚感兴趣,从而给“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网络文化的兴起和蔓延,对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既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也造成了价值选择的混乱,这些都严重冲击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给“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
  最后,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等也影响着“两课”教学顺利开展和良性实施。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高职院校的扩招降低要求和标准,招收的学生的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差距较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将会导致学校各种不良现象增加。部分大学生受社会环境中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在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二、 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价值体系的核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价值形态发挥着主导作用,体现了主导理念。因此,面对上述这些挑战,高职院校“两课”建设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可把握方向,把握根本。
  (一) 抓住灵魂,深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改造、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必然引发大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这些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直接体现。“两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坚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 突出主题,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有较强的责任感,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等。因此,在“两课”教学中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学生,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关系,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就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使他们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自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三) 把握精髓,深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课堂,有意识地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访问革命老前辈、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 打牢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高职学生群体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惑,甚至有的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况。因此要进一步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两课”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在大学生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切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知行合一、品行优良的大学生。
  三、 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策略
  (一) 科学合理规划,构建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组成部分全方位地贯穿于“两课”教学的整个过程,应研究细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指标,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注意其中的相互渗透。既应设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方案,又应注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的相互合作,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应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队伍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鼓励“两课”教师兼做学生辅导员,鼓励辅导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走上讲台,做“两课”兼职教师。教学模式上应实现从关注教学内容向关注教学过程转变,从关注价值信息的认知向关注价值判断评价转变,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通过这些长效机制的构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外化为实践中的价值行为,从而切实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
  (二) 重视课堂教学,发挥辐射功能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应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深入学生实际,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把握时代的脉搏,实事求是地剖析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将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讲深讲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充分利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分析法、疑难问题解析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把课堂教学向社会、家庭,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辐射,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三方联动。
  (三) 创新教育载体,强化践行环节
  在“两课”教学中,要创新教育载体,将网络,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引入“两课”教学,切实围绕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接受,更多地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靠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选择、形成和巩固。因此,要让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体验生活,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观察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例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两课”教学改革中,就十分注意学生的实践环节,每门课都安排了八节课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确定若干个实践主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实践结束后,要制作课件,撰写实践报告、制作手抄报等,并在班上展示和评比,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很多书本没有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远新,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2]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作者简介】黎海珍(1963- ),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X线胸片与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经病理证实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实施X线胸片及CT扫描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诊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项目策划前期工作。主要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要从等着企业报项目,向主动帮助企业筛选论证项目转变;从单纯为争取上级资金做项目,向为争取进入国家长期规划盘子
报纸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雌激素受体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确诊的32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山东省宏观经济发展、吸引外商投资、税收收入及财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调整招
在进行模型预测时,要根据我国实际来确定今后20~30年的改革因素、后发优势、投资率变化和外资流入的规模及大小。同时考虑环境治理所占用GDP的份额,以及资本设备利用率和劳动
分析应用型本科IT实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IT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开展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是20世纪最有意义的乐曲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加以整理综
【摘要】阐述“五个一”工程的内涵及做法,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社团活动  德育功能“五个一”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8-02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作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学生社团活动正以多彩缤纷的态势影响着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及课余生活。笔者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研究
以传感器及其技术作为链接形成感知能力的物联网赋予了传感器及其技术更多的服务范畴和内涵,也对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传感器产品在环境可靠性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度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1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名为研究对象,在产前应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评价孕产妇的社会支持度,比较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