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厨崔二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南临水,北临山,很是秀雅。城中有名厨崔二,家传厨艺,闻名一方。崔二做厨,一般人请不到,为什么?小门小户没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白白坏了名头。

  只有一次破过例。
  那次,崔二钓鱼,落进水中,李三郎把他救起。
  崔二问,你要什么报答?
  李三郎摇头,见危救命,人之常情啊,报啥?
  崔二不让,知恩不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给你做一道菜,有材料吗?
  李三郎指指墙角,就一个大青萝卜。崔二拿了萝卜,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拿出一盘菜来,是一棵大白菜,水灵灵的,上面还趴着一只甲壳虫。
  尝尝!崔二说。
  李三郎拿起筷子,心说,还有虫,咋吃?夹起,准备扔了。
  崔二摇头,道,吃吧,是菜。李三郎无奈,放进嘴里,一嚼,一声赞叹,是半粒花生米,也不知怎么做的,酥脆松软,口舌生香。李三郎不敢大意了,仔细看白菜,还是白菜,也不知崔二从哪儿弄来的,用筷子夹一片叶子,放进嘴里,惊叫,是萝卜?
  是萝卜雕的。崔二说,伸手道,再尝尝。
  再尝尝,又不是萝卜了,一叶一味儿,有韭菜味儿,有薄荷味儿,淡而悠远,满口溢香。反正,就地取材,就是不知他怎么做的。
  这菜叫“八宝萝卜”,八种味儿,祖传的。
  至于“鱼跃龙门”,则是厨师崔二自己发明的,办法很简单,但没几人能想到。人们都说,名厨在于心灵手巧,心灵在啥?就在独创。
  崔二做出的鱼,五香佐料,桂皮茴香熬汤,浸透鱼肉,一筷下去,细白粉嫩的鱼肉入口即化,恍如奶酥。但妙在鱼还是活的,鱼嘴一张一翕,鱼头摇摆,摇荡得盘中汤汁泛起。
  此菜一出,人人惊羡,个个欲一尝为快。但是,没有几人有此口福,能尝到的,都是大官富豪。崔二做事是有规则的,等闲人没银子休想尝到。于是小城人都去看,一睹为快,一饱眼福。
  那年,圣上南游,到了小城,听说有此一味,很是兴奋,立命呈上,吃后大喜,帶上崔二回京。那时,李三郎的儿子李不书已当了崔二弟子,也沾光进了京城。
  圣上是孝子,回到京城,马上让崔二做一道“鱼跃龙门”孝顺一下皇太后。皇太后见了这道菜,喜笑颜开,箸下如雨,一条鱼吃得只剩一个头,还有一副骨架,可那鱼头还在摆动,鱼眼还滴下两滴泪。
  佛心很重的皇太后愣了一下,打了两个嗝,去睡了。晚上就高烧不止,上吐下泻。御医百般治疗,毫无办法,当夜闭了眼。
  有人说太后是食胀腹泻归西。
  有人说太后是有病身亡。
  圣上大悲大怒,认为崔二是蓄意谋害太后,关进大牢,大刑伺候,务让招供不可。
  这罪很大,不仅关系到自身,且延及全家。崔二受尽酷刑,就是不招。
  圣上急了,颁下圣旨,谁能让崔二招供,要金给金,要官给官。圣旨下发当天,李不书站了出来,接了旨,说他有办法。
  办法很简单,烧一锅热油,沸滚了,让人把崔二架出。
  李不书说,师父,招了便罢;不招,我把你放入油中,头露在锅外,做成一道“人跃龙门”的菜。
  敢情,李不书把师父“鱼跃龙门”的方法改编了一下而已。崔二看着沸滚的油,脸色煞白软在地上,招了供。李不书也因此做了官。
  可事情仍没完,不久,有人传言,谋害皇太后如果是崔二做的,他的徒弟不可能不知道。言外之意,李不书也参与了,很可能后来的事,是为了杀人灭口。
  皇帝一听,大怒,让马上拷问李不书。
  李不书当然抵死不认。但不认不行,主审官有了经验,也准备了沸油,准备烹一道“人跃龙门”。李不书当即傻了眼,乖乖画了押。
  崔二和李不书死后,满朝大臣都害了一种通病:怕鱼。他们谈鱼色变,见鱼发颤,听到“鱼跃龙门”就血压上升,以至于其中犯高血压而死的有六十人,成植物人的有四十九人。
  鱼,从此成了盘踞在他们心中的毒蛊。
  这时,他们个个心里都在暗骂崔二,这哪里是人在烹鱼,分明是鱼在烹人嘛。
  选自《短小说》
其他文献
1927年,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政局动荡之际,治安严重恶化,匪徒铤而走险,绑架、勒索大官、名人的案子经常发生。  1927年9月14日晚,官员冯耿光在上海的宅中宴客,请来的宾朋中就包括梅兰芳。冯耿光这个人不简单,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生,当过袁世凯的总统顾问,陆军少将军衔。袁世凯垮台后,他成了中国银行总裁。  正宴客之际,忽然有一个自称李姓的穿西装男子,请见梅兰芳。他说自己的母亲死
期刊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的梁将领陈庆之,自幼便跟随梁武帝萧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人称“常胜将军”。  普通六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向南梁投降,陈庆之奉命接应,功成而还。胜利班师回朝后,在大殿上,萧衍要给陈庆之加官进爵,陈庆之拒绝了,他说:“无论官大官小,都能报效朝廷。但我希望皇上能多赏赐我一些金银。”萧衍当即赏赐陈庆之黄金一万两。  后来,陈庆之又陆续立下不少军功,而每一次,他都不要升官,只要
期刊
北宋神宗年间有一件惊动了皇帝的女孩杀人案。一名十三岁叫阿云的少女被贪心叔父卖与叫韦大的老光棍为妻。阿云不愿便决定杀死韦大。  晚上适逢韦大熟睡乱砍,因力小未遂,除砍掉韦大一个手指头外没什么大碍,但杀人案就此产生。知县将阿云捉来,阿云也不抵赖,杀人案就此告破。  知县以阿云谋杀亲夫的罪名判处阿云死刑。  案子报到登州知府许遵那里,许遵不同意。许遵认为阿云罪不至死,于是簽署了自己的意见,将案子报送到大
期刊
杭州知州吴菊窗现在正为两件事头痛。  一件事是杭州城里突然来了一个江湖上人称“飞天狐狸”的飞贼。这人身手了得,神出鬼没,尤其一身轻功出神入化,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而且专挑大户人家下手。几个月来,杭州城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几乎都被他偷了个遍。衙门捕快四处缉捕,将城里翻了个底朝天,却找不到这个飞贼的任何蛛丝马迹。城里的达官显贵们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后来一起联名上书告到吏部。吏部不久下文,责令吴菊窗一
期刊
武则天当上了皇帝以后,真正体会到“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倡导开女科、取女官,允许寡妇改嫁,又将宫中许多大龄的宫女赏赐给有功未婚的将士。一时间,人们纷纷称颂武则天的恩德,尤其是天下女子莫不感到扬眉吐气。  這一天,武则天在御花园散步,行至一道清溪边,见到艳阳高照,溪水潺潺,溪畔青松翠柏,鸟语花香。她观赏着溪水里一些怡然自得而又笨拙爬行的螃蟹,觉得非常有趣好玩儿,顿时心旷神怡,便兴致勃勃地观赏逗弄着。正
期刊
1969年中苏边界珍宝岛发生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是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斗争的重要一页。虽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已过去49年之久,但那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那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身影,却始终清晰鲜活地刻在我这个亲历者的脑海里……摩擦升级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完达山脉东麓,乌苏里江中游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期刊
那年秋天,大哥结婚。母亲跟大哥说:“我们家穷,但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婚事必须要办得体体面面。”  母亲进房里拿出一条方围巾铺在床上,这围巾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从箱子里拿出来戴,围巾散发着浓浓的樟脑丸的味道。然后她又从细篾鞋篮子里拿出两双新做的布鞋,千层底的那种。她把鞋码在围巾里,包好,夹在腋下,喊我说:“老幺,跟妈妈做个伴,去后台岭上姚妈家借钱。”  出门来,天已黑尽,借着星星微弱的亮光,母亲从
期刊
几年之前,我决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主动邀请独居的妈妈到家里来住。  可能是我生了女兒之后,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可能是我年纪渐渐大了,年少时的倔强记忆逐渐变得淡漠;也可能是那天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一个独居的老人说,自己不敢随便洗澡,怕摔跤之后没人知道……  那一刻,我忽然就红了眼眶,找了个周末,硬是把妈妈从老家接了过来。  妈妈一开始是拒绝的,她很早就表过态,很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坚决不和儿女同住,哪
期刊
在花溪县有个8岁时失去右手掌的青年人,叫徐春生,靠左手画画,尤其擅长画向日葵,人称独臂画家。  这天,徐春生正在画画,家里来了个浓眉大眼的乡下姑娘,说是来求一幅向日葵。徐春生说:“在画廊里,我的一幅斗方少说也卖两三千块钱,另外你也看到了,我画画不容易,画幅画要三五天时间,很抱歉,我从来不送画。”  乡下姑娘说:“我知道,画廊里明码标价不讲价,所以上门来求个成本价。”  徐春生说:“你能出多少钱?”
期刊
少不更事,那时他们都还小。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忒栓、绢子和凤儿是同班同学。芝麻大的学校,就一个老师。凤儿是村长的闺女,在黄豆大的村子里,村长在村里人眼睛里就相当于皇帝。皇帝的闺女那不就是格格嘛。  凤儿格格就是与众不同,她很少和村里人说话,她不屑和村里人说话,村里人见到她都是大老远地和她说话。  绢子现在的爸不是她的亲爸,她的亲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城市里了,听说在那里做了上门女婿。绢子现在的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