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与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面对由于地面遮挡物而影响钻井开采正常进行的情况或者是由于出现钻井事故而必须进行侧钻,面对这些复杂的油气勘探开发,一般采取定向井,以使储层裸露面积得到增加,来达到提高石油采收率、减少钻井成本的目的。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十分困难,必须对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优化,针对不同井段,也要应用不同的定向井钻井轨迹控制技术。
  关键词:石油勘探;定向井钻;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采收率
  在定向井钻井施工中,我们只有对其钻井轨迹确定,才能为钻井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钻井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钻井轨迹不合理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施工受到巨大的影响,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效率下降和生产成本变高。所以加强定向井钻井轨迹控制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加上我国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上不同,给定向井钻井施工也带来巨大挑战,在钻井轨迹精度要求上更高。所以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加强对其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
  定向井钻井轨迹控制工艺技术中,前期的井眼轨迹剖面优化设计是基础,井眼轨迹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定向井施工成功的保证。
  1.1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以实现地质目的作为轨迹设计的根本原则,目前实施定向钻井的情况主要有避免地面条件限制、穿越多储层、增大目的层泄油面积、避开复杂层段等,形成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地质提出的要求,因此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要以实现地质目的作为根本原则。二是要有利于钻井施工,以提质增效、安全保障为目标,设计过程中造斜点位置的优化最为重要,在选择造斜点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地层情况,对所钻遇地层有充分了解,避开易缩颈、易漏失和坍塌的复杂层位,优选岩性软硬适中、压力系统稳定的层位作为造斜点;井斜角的设计在满足地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15度到45度之间,因为井斜小于15度会使方位难以控制,超过45度会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增大发生井下复杂事故概率;造斜率的设计要权衡地层条件和现场工具造斜性能,为实现提高钻进速度的目的,尽量选择较小的造斜率。三是要充分考虑采油工程需求,随着各类封隔器和大直径抽油泵等井下工具的不断发展,采油工程对井筒曲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较低的井眼曲率可减少油管与抽油杆的偏磨,延长检泵周期,因此在实现地质目的和顺利施工的前提下,井眼轨迹设计要尽量降低井眼曲率。
  1.2定向井井眼轨道类型设计
  定向井技术发展至今,为满足不同地质要求,形成了多样化的井眼轨道类型,但现场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只有三种:第一种为“直井段-造斜段-稳斜段”三段制的剖面轨道类型,这种轨道类型在施工比较简单,一般应用于目的层明确的情况,造斜井段相对较短,施工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在地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该轨道类型为定向井首选;第二种为“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四段制的剖面轨道类型,该类型一般不被应用,主要原因是这种类型轨道容易形成岩屑床,增大起下钻摩阻,有时甚至形成卡钻等事故,造成施工安全风险提升;第三种为“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直井段” 五段制的剖面轨道类型,多应用于地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这种类型轨道施工虽然较为复杂,但十分有利于后期的采油作业,原因是目的层处于垂直井段,有利于封隔器、采油泵或修井工具的下入,因此该类型井眼轨道应用也较多。
  2项目简介
  研究区块提供钻井、轨迹控制和 LWD 以及钻头、泥浆、录井、电缆测井、下套管、射孔、试油、轨迹控制、LWD 仪器和钻头服务。合同工作量为 20 口井,分布在油田 E、F、C 三个井场上,属于丛式井作业,井口间距约 10 m,井型大部分是定向井,有一口3D 水平井。
  3该区钻井难点分析
  研究区块主要以丛式定向井为主,井身结构一般为三开:Φ660.4 mm +Φ444.5 mm +Φ311 mm,施工难度如下:井口间距 10 m,钻进、开采同时进行,要求最小防碰系数为 1.45。
  各井段井眼大,排量高,钻具与井眼之间环空大,导致震动剧烈,容易发生钻具事故和仪器故障。稳斜段长,位移大,托压摩阻严重,导致轨迹控制难度大。页岩段易发生坍塌卡钻;油层段易發生压差卡钻,机械钻速快,井下事故风险高。GW-LWD首次在市场投入使用,在高排量、强震动的环境下需要提高 GW-LWD 的抗震性能、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全井段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比设计落后。
  4攻关方案与措施
  4.1 攻关方案
  (1)优化剖面设计,解决丛式井防碰问题。(2)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研究。
  (3)提高GW-LWD 抗震性能、测量精度技术的研究。(4)优选钻头型号,个性化GW-Bit 的研究。(5)井下安全钻井技术的研究。
  4.2 主要措施
  (1)优化剖面设计,解决平台丛式井的防碰问题。(2)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①定向钻具组合的优选与优化;②钻具组合实际钻进趋势的研究;③钻具组合与剖面设计的互相优化。(3)改进和提高:①提高 GW-LWD 的抗震性能;②提高测量精度;③降低故障率。(4)优选钻头型号和个性化研究:①邻井钻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②优选钻头型号;③个性化研究与应用;④钻头使用效果分析。(5)安全钻井技术的研究:① φ444.5 mm 井段安全钻井技术的研究;② φ311.2 mm 井段安全钻井技术的研究;③井下工具事故的预防。
  5 现场应用效果
  研究区通过应用“定向井一体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第三轮井开始改变了区块 φ311.2 mm 井段卡钻事故频发的现状。通过工程手段或者技术手段,实现全井零故障的目标,安全高效无故障,受到了甲方监督的表扬,形成了具有区块特色的定向井施工工艺,通过优化轨迹设计解决了井间防碰分离系数过小的问题,根据钻具组合趋势模拟、对比不同地层的造斜率来优化轨迹设计,通过优选钻具组合、优化钻进参数解决了漏失地层造斜率低、全井稳斜段长等难点,在兼顾井下安全技术的前提下,实现复合钻进的最大化与轨迹的精确控制,完成井的靶心距平均为6.35 m,平均滑动百分比为16.26%。定向井一体化技术实施后,研究区块的钻井情况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实现了提高机械钻速,节约钻井周期的目的。10 口井总共节余钻井周期 29.5 天,平均节余 2.95 天,实现安全无事故的目标钻井周期 25 天,创造了小井斜定向井最快的纪录。
  6 结束语
  通过向储层钻井是目前国内外获取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最为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施工技术难度高、前期投资高、收益大等特点。随着多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多元化钻井工艺技术,特别是定向钻井技术的成功应用推广,标志着钻井工艺技术已经实现摆脱复杂地层和地面条件约束[1]。定向钻井工艺是通过对地面起钻位置、钻遇地层状况、目的层深度及储层倾角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考虑后,设计钻井的井斜角和方位角,进而实现向目的层的精准定向钻进。定向井钻井施工质量主要受到井眼稳定能力、钻进速度、油气层保护情况和轨迹控制等工艺技术影响[2],这其中井眼轨迹控制是定向井施工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定向井轨迹控制工艺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鑫. 浅谈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与造斜段施工技术应用[J]. 化工管理,2018(1):212-212.
  (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员工是第一市场”的命题引起了人们对谁是第一市场的思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不同环境下的市场地位、相同环境下不同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相同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市场地位等三种情况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 内部市场(员工)和外部市场(顾客)都有可能成为第一市场,不可一概而论。  关键词:员工 顾客 第一市场
期刊
摘 要:当前,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就加强注册会计师(CPA)诚信建设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国家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也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法规, 旨在加强CPA诚信建设。
期刊
摘 要: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在领导。学习型企业领导能力的培养需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着手,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需要。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企业领导能力培养
期刊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规范会计工作及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会计改革,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会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推动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部管理与控制。
期刊
摘 要: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就是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过程, 因而研究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制定机构、制定人员和制定过程等制定要素时就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均衡。本文对笑国和我国香港、大陆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分别从三个制定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改进意见。  关键字:会计准则 制定模式 博弈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节能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下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及能约节约意识的不断深化,如何能够让电气节能更好的得以实现,从技术层面而言应当着重从供配电节能、电气照明系统节能及电气设备系统节能三个方面展开应用。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要点展开具体分析,会从供配电节能、电气照明系统节能及电气设备系统节能三个方面具体谈谈节能技术的
期刊
摘要:因为制动器的制动性能不仅依靠摩擦材料的自身性质,而且还依赖刹车片中摩擦材料的含量,通过改变其中一些陶瓷摩擦材料的含量,可以相应改变陶瓷刹车片的制动性能,通过对刹车片摩擦材料的选择,设计出四组陶瓷摩擦材料的配方组,并做了相应的性能测试,通过对行驶的路况和外界环境影响研究做出分析,得到适合不同路况的摩擦材料配方。  前言  作为汽车刹车片的摩擦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和耐磨损性,同时摩擦系数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涡轮冷却试验器为例,分析其子系统组成,并从系统工艺原理角度出发,分析其建设中对于建安配套的需求产生的原因。最终通过搭建试验器,以实验验证试验器建设的正确性,为今后同类试验器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国家对于发动机研制投入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同类试验器投入建设。分析总结试验器建设的影响因素并归纳总结对于今后同类试验器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涡轮冷却试验器;建安工程  1.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本文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流程展开论述,阐述了如何加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引言  无人机航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受天气条件和地面状况影响较小,作业方式灵活快速;第二,无人机平台自身构建及其搭载的航摄设备
期刊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化的应用不断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也导致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折。然而,由于传统工业的制约,工业电气自动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应用与不断改进,以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完善,最终达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探究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  前言  随着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