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冷却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数据中心中,数据中心整体输入功率的40%是被制冷设备所消耗的,在极恶劣的情况下,这个数会达到60%。电力正在成为一种紧缺资源,应该用于极大程度地发挥服务器的效能,而不是浪费在对制冷设备的非必要驱动上。除了降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的电力管理之外,业界一直有关于采用节能型制冷系统的低单位面积碳排放的“ 绿色” 数据中心的讨论。
  数据中心需要使用空调系统来降低由服务器和其他热源产生的热量,且空调系统需要冗余配置,实现每天7×24小时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必须符合IT设备制造商的设计规范。数据中心关键制冷系统中的风机、压缩机、水泵等设备的压缩机能耗占比较高。理论上讲,只有在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数据中心内部温度时才需要空调系统内的机械制冷。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无需制冷压缩机工作,室外的冷源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入室内,从而减少压缩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这种直接或间接利用外界冷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缩短压缩机运行时间的做法,业内称之为自然冷却方式。
  应用自然冷却的精密空调产品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直接自然冷却: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可以直接将室外低温空气送至室内,为室内降温。当室外温度高,不足以带走室内热量时,则开启机械制冷。
  间接自然冷却:室外侧冷源通过某种热换工质将机房热量转移到室外侧,可分为乙二醇干冷器式间接自然冷却、氟泵式间接自然冷却和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
  间接自然冷却的三种方式,对比如下:
  运行模式:氟泵式间接自然冷却系统只有压缩机运行和自然冷却运行两种模式,在5摄氏度以下才能实现自然冷却功能;乙二醇干冷器式和风冷冷水机组式系统除了这两种模式外,还具备混合模式,大大延长了自然冷却的运行时间,在20摄氏度以下就能实现自然冷却功能。
  换热能力:氟泵式间接自然冷却系统换热效果较差,水泵和室内外风机能耗较大。即使在冬季进行自然制冷,虽然压缩机不启动,但是因为氟利昂的比热容较水小,约为水的比热容的1/3,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盘管走的都是氟利昂,要达到和以水为工质相同的散热量,流量至少要增加3倍以上,泵和风机功耗都将大大增加。间接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系统换热效果中等,主要受制于风冷冷水机组结构空间限制,自然冷却盘管换热面积较小。
  在以上三种自然冷却方式中,乙二醇干冷器式间接自然冷却系统换热效果较理想。水的比热是氟利昂的约3倍,在冬季进行自然制冷,水泵以及室内外风机运行消耗也少很多,同时还有多种灵活的运行模式以及动态水温控制管理等功能,比自然蒸发式氟泵机组和自然制冷的冷水主机进一步节能。
  可靠性:氟泵式间接自然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低,主要原因是系统核心部件压缩机液击及氟泵气蚀的频率较高。压缩机故障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时,无法保证蒸发器的冷媒全部为气态,压缩机液击的风险较大。频繁的液击易导致压缩机损坏,氟泵气蚀是由于泵的吸入段可能存在气液态混合的氟利昂。
  乙二醇干冷器式自然冷却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可靠性高:室外机组和室内机房空调都采用成熟的技术,稳定可靠。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乙二醇干冷器式间接自然冷却方式在可靠性、节能性方面是一种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当数据中心处于较低温度地域,空气环境条件较好,建筑等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新风直接自然冷却是节能方面的极佳选择。
  (本文由世图兹(STULZ)集团提供。该集团于1947年在德国汉堡建立,是全球化的精密空调设备生产制造商,也是全球IT应用领域领先的精密空调品牌。STULZ于1986年进入中国,于2005年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目前拥有7800平方米的厂房,300余名员工,年产量10000台机组。在快速发展自身规模的同时,STULZ中国生产基地秉承德国严谨的专业技术,确保为中国市场提供极高端、优质的精密空调。)
其他文献
行业化已经成为中高端管理软件的发展方向。很多人认为,小微企业的需求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必要用专门的行业化软件来满足其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个书刊文化产业企业,创福美图就渴望能够获取适合其业务发展的行业化解决方案。  新业务提出新需求  创福美图是国内最早以经营国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等专业图书和期刊杂志为主的专业文化公司之一。其经营的书刊品种包括房地产、家具、卫浴、服装、时尚
2月的成都还带着一丝寒意,但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却是一片热火朝天——2月21日~22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软洽会在成都市举办。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授予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成都成为全国第三个、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会上还举行了中国软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第二次会议。  很“硬”的软件名城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居西部第一;2011年主营业务收
在PC销量下滑的阴影下,传统PC产业链企业,包括英特尔、微软、戴尔、Acer等,纷纷表示将进入可穿戴计算领域,以提升其低迷的PC业绩。就在这些企业举着可穿戴计算大旗开始挥舞时,各种可穿戴计算设备早抢先进入市场。最近,携1000多万美元的融资开发智能手表的国外厂商Pebble,宣布其智能手表的预售量达到27.5万块。在国内,百度与咕咚网推出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手环,目前已在京东商城开卖;果壳电
大数据,是炒作,也是期待。这是HDS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IU)针对亚太区用户做的大数据应用调查得出的结论,也是亚太区用户大数据应用情况的真实写照。  调查报告主要有四点结论:第一,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分析的价值,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大数据至少可将企业的营收提升25%以上;第二,大数据应用的进展低于预期,50%以上的企业并没有制定明确有效的大数据战略;第三,81%的企业一线员工无法获得所需数据;第四
对比在“最难就业季”打破脑袋也找不到一份工作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今年高职教育95%的就业率,确实让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们感受到了些许的优越感。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对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要求更高的领域,职业院校毕业生依旧会被“低薪”与“前途难料”所困。  近几年,IT产业发生了深度变革,企业用人的需求也从低端技术型人才转向了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这样的领域。在刚刚结束的201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和易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和易用性的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指纹识别技术备受关注。  关注52%用户的需求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最新发布的2014年十大消费者趋势显示:智能手机用户中,52%的人更青睐于指纹识别而非密码,48%的人对“人眼识别屏幕开锁”表示感兴趣,74%的人认为,带生物认证功能的智能手机将在2014年成为
“在目前国内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学科中,人才培养模式往往缺乏系统的体系。在师资、课程的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输送直接符合企业心意的人才。”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卢苇对高校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的痛点深有体会,“计算相关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甚至老师的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一直存在差距。如何弥补这种鸿沟,是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培养新型信息管理人才  校企合作在高校教学、科研的创
去年,更具开放性的安卓平台终于坐上了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与此同时,全球针对安卓平台的恶意软件攻击也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瞻博网络移动威胁防护中心发布的《瞻博网络2011全球移动威胁报告》(以下简称《威胁报告》)显示,仅2011年的后七个月,针对安卓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就上升了3325个百分点。  移动恶意软件数量增长迅猛  移动恶意软件已进入新的成熟阶段。该《威胁报告》的
Cintiq Companion新帝超级平板电脑  近日,Wacom公司发布Cintiq Companion新帝超级Windows 8版的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可以运行多种完整版的创意软件,同时具备Wacom新帝数位屏的各种专业特性,比如全高清液晶屏、2048级压力感应以及支持倾斜感应的Wacom专业笔等。该平板电脑采用英特尔第三代酷睿处理器和Intel HD Graphics 4000显卡,在用户
作为一名一直在英特尔中国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信息化是基础,计算力是原动力。产业环境和应用环境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意味着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以英特尔为代表的IT企业切实感受到有责任也有义务持续进行信息产业的创新。  个性化催生微创新  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希望朝着创新型经济的方向发展。在宏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