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大舞台 文化博览会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1日,幻景晚会《圣水观音》媒体专场在北京昌平天龙源水景剧场舞台演出。这台节目由张继钢担任总导演,集中了一批优秀艺术家,是北京奥运会特别推荐大型节目。
  
  当采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点燃“鸟巢”主火炬的刹那,东西方两个灿烂的文明实现了天际交汇,有外国媒体用浪漫的“仲夏夜之梦”来形容这一时刻。
  


  孕育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这次紧密“握手”,是千年难得的机会,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中国。
  奥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对于有着悠久文明的中国来说,通过奥运会这一窗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期为世界了解、认可,进而融入世界,是举办这届奥运会的重要目的之一。
  由于语言、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读甚至碰撞,因此也更需要交流和理解,而奥运会正是这样一个四年一度的“文化博览会”。
  
  开幕式:中国文化震撼世界
  
  开幕式是奥运会最隆重的仪式,通过开幕式展示主办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以水为主题,打造出一个蓝色世界。北京则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题,将历史、现实、未来结合,绘出一幅辉煌的中国画卷。这是中国向世界呈现的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
  巨大纸轴徐徐打开,画卷流动,书画瓷茶跃然其上,文化历史进程展现,如同卷上演员形体绘出的中国水墨,图画优美,墨韵酣畅,洒脱写意。古筝悠扬,《阳关三叠》诉说着朋友间的情谊:“旨酒,未饮心已先醇”“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尺素频申,如相亲”。
  纸,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中国人在纸上传承蕴含东方哲理的《论语》《老子》《周易》,描画深具东方意趣的水墨山水,创作独有东方韵味的唐诗宋词……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目眩神迷:这里有活字印刷的表演,丝绸之路的艰辛;有簪花仕女的优雅,击缶而歌的朴拙;有《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
  从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这些中国元素中,世界读到了中华文明的古老与深邃;从“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吟诵声中,世界读到了中国人的友善与平和;从传说中的飞天与现实中的现代宇航员先后登场,世界读到了中国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求;从郑和船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中,世界又读到了中国的开放和包容。
  2008人的击缶倒计时,29个焰火脚印,散发出璀璨光芒的星光五环,千年历史的“太古遗音”古琴演奏,“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浪潮般涌动的活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2008名太极拳手的武术诠释,32个华表之上的乐台,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中国56个民族代表的表演……宏大的气势,精美的演绎,源远流长的文化,无不令人震撼。
  活字印刷表演中“和”的字体变化,再现了传统中国人和当代中国人的理解。从古至今,关于“和”的表达不计其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和,顺于道德而礼于义”“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荏苒千年,一直到今天党和政府提倡建设的“和谐社会”,一以贯之。“和”——中国文化的精髓。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舒缓、深情的主题歌《我和你》,表达出礼仪之邦国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奥运会的主题,它的曲调则是典型的“中国风”。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出土文物证明,中国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有音乐的国家之一。这首主题歌用“五音”谱曲,而“宫商角徵羽”则是中国演奏古代乐器通用的“五音”。
  昆曲小生吟唱的“春江花月夜”,则把辉煌于四百年前的“联合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给世人。作为京剧的“师傅”,其奢美、华贵的曲调,如同中国特产丝绸一样为不少国外宾客所钟爱。
  奥运会开幕式文学创作室主任高新生说:“中国的长卷水墨画重视意境、艺术的情趣,蕴含了中国人的哲学观。用现代舞的形式表现,人变成墨,在纸上画出山水、太阳,这张纸是整体设计中最具匠心的构思。”与西方油画的画布、画框不同,“画卷”这个独特的中国色彩,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在开幕式这个最有个性、独一无二的平台上,成为艺术家和科学家们的点睛之笔,展示给世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贡献。
  拥有百年奥运梦想的古老民族在世界聚光灯下的首次亮相,引来好评如潮。澳大利亚创意大师里克伯奇说,北京奥运会的高水准让大家为此目瞪口呆。美国《新闻周刊》形容“美得令人窒息”。
  
  媒体村和奥运村:中国文化无处不在
  
  1.6万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和近3万名记者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和中国文化近距离接触。
  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有约7000名注册文字记者在报道奥运,这里也有约7000双新闻眼睛在聚焦北京。他们在新闻中心精心装饰的沙燕儿风筝、屏风字画中品味着中国元素,也在风、雅、颂的设计风格中体验着中国传统文化。
  


  主新闻中心的整个平面呈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中部是一个开阔的走廊,行走在其中,有一种被“祥云”围绕的感觉,因为立柱和墙壁上到处都有蓝绿或黄绿色调的“祥云图案”。各个楼层的屋顶皆为黑色,显得庄重素雅,而悬空挂着的一盏盏圆形灯,密密地如繁星满天。
  主新闻中心的景观设计,带有浓浓的中国味。地下一层以“风”为主题,墙壁上展示着故宫、天坛、四合院等北京的风光和民风,意合《诗经》中“风”为民歌之说。地上一层以“雅”为主题,挂有中国蹴鞠和现代足球、古代戏水和现代游泳等对比鲜明的图画,体现中国体育的渊源和对世界体育发展的贡献,意合《诗经》中“雅”为正调之说。
  乘滚梯上二层,一抬头,上方的屋顶是一片大大小小的风筝。另一处电梯的上方,则是一片粉色的风车,为空间增添了活泼之感。二层的景观风格以“颂”为主题,展示中国历代的书法名作和花艺,意合《诗经》中“颂”为古乐之说。
   “我们要呈现一种不经意间的美感!”主新闻中心景观设计负责人郭强说。
  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每个参加奥运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的记者罗斯表示:“对我来说,中国美食就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代表!”罗斯说,加拿大有很多中餐馆,他还在欧洲吃过中餐,“但到了中国才知道真正的中餐多好吃!”
  中国文化之美在运动员之家随处可见。小区大门上悬挂着“国奥村”的金字红底牌匾,上面配有仿青铜的中式雕花。运动员公寓楼体主色是“北京灰”,底层配有原木做成的院墙。木质长椅、棕红色的中式灯柱以及雕有龙纹图案的石墩点缀在茵茵绿草之中,精美而不繁复;栽有睡莲、荷花以及芦苇草的池塘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红色木柱和玻璃两种材质结合而成的长亭兼具古朴和现代之美。
  奥运村的中文学习区、民间手工艺展示区也让人驻足。“村”里的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与展示活动吸引了大批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张俊显的面塑、张二林的剪纸等,8位知名北京民间艺人以极富特色的作品展示着北京民俗文化的魅力。美国射击选手马修·埃蒙斯和妻子卡特琳娜常常光顾这里的手工艺展示现场,哈亦琦和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以至当埃蒙斯在比赛中最后一枪打出4.4环获得第四名后,他的心里很难受。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在奥运村得到诠释,每一名运动员都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国菜肴,其中北京烤鸭最受欢迎,一天要吃掉600只。
  荷兰代表团副团长称赞,北京奥运村是他见过的最棒的奥运村,既展示中国魅力,又融合了多元文化,“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丝毫不感到陌生。”
  
  游北京:体验感受中国文化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2008年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
  比赛之余,一批运动员走出选手村,走进大街小巷。更多的外国游客观赛之余逛北京的旅游景点,购物,看文艺演出。古老、现代、人文的北京,对“老外”充满魅力。他们对中国陌生的文化因走近而了解并熟悉,隔阂减少,认同感增加。
  作为北京一大特色旅游点,秀水街的“中国特色大杂烩”早已声名在外,服装、丝绸、珍珠、瓷器、茶叶、工艺品……是外国游客来北京的必到之处。
  


  “我想来买些丝绸,再带一点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回去送给朋友。”8月14日,立陶宛代表团的游泳教练兹维纳斯比赛之余来到秀水街。“看上喜欢的东西,我就‘砍价’,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这里听到最多的是各种语言的讨价还价声。即使语言不通,双方也用手指比划,或把价钱输入到计算器里“你来我往”,“砍”起价来一点也不含糊,几乎成了购物时的一大乐趣。很多外国游客是做足“功课”,有备而来。弗兰克·平托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和妻子的“北京奥运”之行,光秀水街就来了3次。令他兴奋的则是买到了又便宜又漂亮的东西。
  运动员、教练员和他们的家属、亲友团以及游客接踵而至。秀水街一周销售超过1亿元,是以往的4倍以上。
  品中国美食是众多外国游客的愿望之一。这些天,全聚德烤鸭店人满为患,用鸭丝拼出来的“鸟巢”、 用肉皮冻和鸭舌做的“水立方”总是供不应求。
  古老的前门大街经过修缮后焕然一新;重建的正阳桥五牌楼古色古香,大街两侧的建筑及景观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有600多年历史的东四六条胡同,经过修缮和整治,古朴典雅;南锣鼓巷胡同已有741年的历史,修缮整治后,成为古都风貌展示、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的特色街区;什刹海畔的烟袋斜街,修缮整治后生机焕发,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这些都是外国游客钟爱之地。
  逛簋街、听昆曲和京剧、品中国绿茶、买中国商品、坐三轮车和人“侃大山”,成为很多外国游客在京的旅游乐趣。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组委会需制定文化活动计划,并提交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内容包括:在奥运村举办象征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活动及主要在举办城市举行的同样活动,文化活动需至少贯穿奥运村开放的整个时期。
  北京的相关活动丰富多彩。奥运期间,首都博物馆推出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调集了全国26个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以珍贵文物勾勒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其中有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铜像,唐代吴道子画作《八十七神仙卷》,金代皇家用玉中的极品青玉荷叶双龟佩,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等等。军事博物馆展出“孙子兵法展”,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的另一面。
  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院藏精品书画展”“院藏精品瓷器展”和“院藏文物精品展”等十大文物展。“院藏精品书画展”将分三年九期,展出晋、唐、宋、元直至明清的历代书画艺术。奥运会开幕前,精通中国文化的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故宫武英殿的这个展览,其中的绘画珍品——《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让她流连忘返。奥运会期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最多、最频繁的时段,8月9日一天来了8位。7月31日至8月10日,故宫接待参加奥运会的官员和运动员过千名,国外媒体记者、转播商和赞助商近2000人。他们纷纷留言赞叹中国文化的古老、伟大和玄妙。
  奥运文化广场让人感受到中国式参与奥运的热情。7月13日26个奥运文化广场开幕,每个广场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国外和外省区市专业表演团队的演出,又有各社区和乡村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等业余艺术团队的表演,还有许多群众参与的互动节目,内容囊括了大屏幕转播、文艺演出、文化展示、奥运纪念品交换、志愿者服务等7个方面。一个月,已接纳游客近150万人次。
  北京整个城市,无论是志愿者、服务人员还是普通市民,人们的精神面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展现出浓厚的文化积淀。英国《卫报》网站为报道北京奥运会,特意开通了一个有趣的专栏博客,取名“北京人”,让驻京记者们讲述在北京的见闻。史蒂夫克莱姆在报道中叙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坐出租车从拳击馆赶到羽毛球赛场,却因没有相关车证而进不去。当时正下大雨,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不忍让记者被淋,自己跟保安人员解释,终于把车停到场馆近处的一个避雨处。让史蒂夫克莱姆感动的是,这位没法用英语跟他解释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举着出租车上的里程计价器反复比划,让他明白只需要支付拳击比赛场地到羽毛球场馆外远处的费用。虽然只有几块钱的差别,史蒂夫克莱姆却说,这位出租车司机的热心和真诚是他北京之行难忘的记忆。他问到的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英文如何,总是对他充满了热情和微笑。
  场馆是激烈的竞技场,北京是文明的大舞台。北京、中国时时处处展示着真诚、自信、开放和包容。
  奥运会从开幕到闭幕仅仅17天,但人文奥运理念通过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艺彰显出来。宾客近距离体验东道主“北京欢迎你”的热情;世界则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古都北京的神韵,华夏文明的魅力。
  (本文图片均由新华社发)
其他文献
萧岛泉,1929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郧县。1944年6月入党,曾担任地下交通员、武工队长、随军记者、南疆军区政委左齐将军秘书,“文革”期间遭到迫害。1983年后,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顾问杨献珍秘书。著有电影剧本《喜鹊姑娘》和《哲人之初》《一代哲人杨献珍》等。    學作诗  一  不会写诗强作诗,搜肠刮肚苦苦思。夜半梦醒忽坐起,捕捉灵感拾珠玑。  二  几经推敲得佳句,废寝忘食忙速记
期刊
我的“爱情维修工”说:爱情就像一辆汽车,跑长了路总有抛锚的时候,只要维修好了还可以继续奔跑。真的是这样子吗?  杜松是我同事中的“爱情专家”,他的潇洒外表和幽默才能使他的周围总有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围绕着他转。可是他私下里对人说,他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未曾动心,他喜欢我这一类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孩子。我只是把他的话当作开玩笑,我对他有几次将玫瑰花带到我的办公室里来也毫无反应。我知道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决不是杜
期刊
9月10日,又到一年教师节。谨以这一组文章,献给那些辛勤的园丁们:老师,您辛苦了!    小时候我性子特别慢,吃饭慢、写字慢,走路也没有其他小朋友快,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太喜欢带我玩。因为写字慢,经常被老师留下来完成作业,有的时候还会挨罚,那样我放学就更晚了,这些我还都能接受,最让我苦恼的是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题答不完的情况,为此我挨过班主任杨老师很多板子。杨老师三十多岁,接我们班的时候刚刚结婚,平
期刊
1    其实,我的择偶标准很简单:很酷很男人、细心、绅士、诚实、守信、宽容、不邋遢。“起码表面要光鲜一些,这样和他一起走在街上才有面儿。当然,最好很有钱。”我刚说完,晓岚就用一根手指撮着我的额头说:“醒醒吧你,这叫简单?简直就是完美。”完美吗?我耸耸肩,继续给我桌面上的图片调饱和度。我叫王一佳,是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各类广告和书籍。老板接的活儿越来越多,我们加班的时间越来越长
期刊
我国的民族器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屡攀高峰、屡创辉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器乐与时俱进,创新的力度与幅度加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新走势。    一、多元吸纳融汇整合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也互相渗透、互相借鉴,在多元吸納的基础上不断融汇整合,从而形成许多新兴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民族器乐同样如此,
期刊
又到一年的教师节,不禁让我回忆起那些授业于我的老师们,心中满是感激。  小学时我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表面老实巴交尊听老师的训言,实则蔫有主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级时数学老师义正辞严地对我们说:“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平时认真学了,考题怎么变化都不怕。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对待考试要平常心……” 老师话被我抽取精华,只记得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因此一到考试前,就理直气壮地不再
期刊
“原生态”,曾经是个冷僻的词汇,但是近年来,在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频繁出现,且异常火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至少它对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思想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至少能让人们知道现如今在包围我们的流行文化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它可能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田间农舍,与现代主流商业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很多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原生态民歌的艺术魅力时,开始为自己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日益
期刊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了,这是个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的学生来看我。  早晨起来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庆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您上班吗?我们过去看您。  他们没报自己的姓名,这让我一头雾水。是谁呢?我带过很多学生,这让我一下子很难猜出来他们是谁。  我看到他们俩的时候是在我的办公室里。原来是苏斌海和杨德智。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他们。  我上下打量着他们俩。 苏斌海现在出落得
期刊
我一直在脑子里搜寻一个让我可以书写的老师的影子,沉稳、亲近、安详、睿智、博学、无私……或者,是对我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给我以人生的启迪,给我以前进的动力。或许经过的老师都过于有血有肉,他们像家长一样与我们隔阂,像伙伴一样给予我们理解,又像一个旅人一样,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幼年、少年、青年,目送我来到社会上。石康在电视剧《奋斗》里写到,老师在毕业典礼上跟学生们说:“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现在你们可能会抱怨
期刊
从前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一种东西叫乡愁,而相信那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杜撰。我一直坚持说我没有故乡。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坐在海南岛某处楼房的门前,看着外边的临风的飘逸的椰子树和海岛上空特有的纯净洁白瞬息万变的云彩,突然就怀念起湘江边上那片曾经让我厌倦的土地来,并且突然就懂得了“故乡”这两个字的含义。犹如无意之中打开了一扇门扉,思绪陡然间变得幽远绵长,掠过无垠的晴空向北延伸而去。  故乡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九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