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绍岩:从中学时代起就热爱写作

来源 :当代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诗、最难忘的歌、最美好的回忆。“曾经少年时”。将记录我们的长辈们曾经的少年时代和中学生活,你将在这里看到昔日中学生的风采。 Youth, youth, the best days of my life. Many years later, these days will still be the heartbeat of everyone’s memories. The love of a boyhood may become the pursuit of one’s life; the story of a boyhood may continue in the future life. The youthful days will deduce the purest poems, the most memorable songs, and the most beautiful memories of adult students. “I used to be a teenager”. We will record the young age and high school life that our elders once had. You will see the grace of former high school students here.
其他文献
一缕花香小姑的家门是这条巷子里唯一的一个拐角。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大家总喜欢走到她家门口就把垃圾倒下了,其实,垃圾车就在前方不足50米的地方。小姑甚是烦恼,她曾想
小引这里的几十篇日记,都是当年记下来的。我翻出发黄的旧日记本,一页一页地找,摘下了这些文字。它们是零碎的、片断的,但同时它们又是温暖的,是十分难得的。这是我与汪先生
2017年春节,我是在海南度过的,这是我第一次在春节长假里没有穿厚重的御寒衣物,舒适宜人的越冬环境,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可见环境与我们是多么密切相关。巧的是,这期间我收到了辽宁省作家秋泥新近创作的短篇小说《石鲢》,作品非常艺术地刻画了人文生态和城市环境的种种乱象,在很高层面上把作者长时期的文学思考着力于笔端,阅罢,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特别高兴的是,秋泥在《石鲢》创作中,一改他惯常
一郜元宝认为,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所回避的篇章(除《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外)是《野草》最难解的~([1]),连《题辞》在内正好占一半,《风筝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说有个孩子叫车胤,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让他娘缝了一个白色的纱布口袋。车胤逮了几十只萤火虫装入口袋,晚上将其作为油灯的替代产品。  那时候,我们早就用上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即使停电的时候,也能买得起蜡烛,所以,关于捉萤火虫读书这样浪漫的事,一直没有机会尝试。听了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只是觉得好惭愧,真是像老师说的一样,我们这么好的条件,都不刻苦读书
我们从后窗户溜了进去,手里拿着手电筒,光柱在墙上四处起舞。校长的办公桌非常大,上面堆满了文件和纸张。桌子的一边摆着一台台式电脑。墙上挂着两个镜框:一个装有呕吐校长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有一天晚上宿舍熄灯后,我们方感肚子饿极,于是决定集体爬墙出去找吃的。由于饿得不行,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学生爬起墙来居然速度飞快,多少有点飞虎队的味道。我们一个个都翻过去之后,才发现有一队员落伍。  我只好再翻上高墙,结果看见小胖颓坐在地上,粗气直喘。他尴尬地解释道:“一天没吃东西了,实在没有力气爬了!”  我们只好无情地抛弃了他。  出了学校的高墙,我们远远地看到街上尚有一个小摊烟火直冒,大伙顿感饥饿
镜头对准了我们这个美丽而繁华的星球,渐渐放大:亚洲,中国,上海,一个居民小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小区中的一户人家了。现在是晚上8点多,这家的孩子,一个中学生样子的人
One day, when I was a freshman in high school, I saw a kid from my class was walking home from school. His name was Kyle. It looked like he was carrying all of his books. I thought to myself, "Why w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