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虱”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虱”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本文考查了魏晋时期“虱”语义场的构成、使用及演变情况。魏晋“虱”语义场成员基本源自先秦,包括虱、虮、蚤、蛭、螕,其中“虱”是该语义场的代表词。此后,“蚤”日益发展,开始进入“虱”语义场的核心,在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壮大之后,到明清时期“蚤”逐渐排挤了“虱”而在语言中更受青睐。
  关键词:魏晋;核心词;语义场;历时演变;虱
  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067-04
  “虱”位于《百词表》第22位,在郑张尚芳先生《华澳语言比较三百核心词表》(征求意见稿)中居72位,包括“蚤”,加*为最核心的词。魏晋时期“虱”语义场有4个成员:虱、虮、蚤、蛭。
  一、“虱”语义场的使用情况
  虱:《说文》:“虱,啮人虫。”虽然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虱”,但在汉藏语系里却可以找到与它对应的词,如藏文的shig,缅文的san[3]虱子,藏缅语*srik,可见“虱”其实渊源很深,与古代人们的生活是较为密切的。其实虱于啮人之外,也是会跳的,但其跳的本事不如蚤罢了。段注:“虱但啮人,蚤则加之善跃,故著之,恶之甚也”,可见段氏所谓加个“跃”字是说明“恶之甚”,这几近于凿了。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虱”凡34例,既可单用,能单独做主语①,也能做动词宾语,搭配成“扪虱、觅虱、择虱、搏虱、杀虱”等,也多与“虱”语义场的其他成员连用为“虮虱、蚤虱”,也可见“沙虱、虱群”的组合形式。这里酌引部分用例。
  1)夫虱生於我,岂我之所作?故虱非我不生,而我非虱之父母,虱非我之子孙。(《抱朴子·内篇·塞难》)
  2)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世说新语·雅量》)
  3)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宋书·志第十一·乐三》)
  4)兼摄性懈惰,懒事皮肤,澡刷不谨,浣沐失时,四体,加以臭秽,故苇席蓬缨之间,蚤虱猥流。(《南齐书·卞彬传》)
  5)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
  6)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晋书·阮籍传》)
  虮:《说文》:“虮,虱子也。一曰齐谓蛭曰虮。”段注:“虱,啮人虫也。子,其卵也。”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虮”7例,均见于“虮虱”这一组合形式,除上例(2)外,再如:
  7)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虮”指虱卵,一般不单用而与“虱”连用,这是该词使用时的一个重要特征,两汉时期这一特征相当明显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虮”条指出“虮”指虱卵在西汉文献中9 例,均与“虱”连用;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指出“虮”指虱卵在东汉文献中11 例,皆为“虮虱”。,魏晋时期沿用古代用法。以右文说的观点来看,“虮(蟣)”的声符“幾”有微小之义,与其虱卵之义相匹配。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讥》 :“故幾声字多含微小之义……《说文十三篇上·虫部》云:‘虮,虱子也,从虫,幾声。’此虫之微小者也。”
  蚤:《说文》:“蚤,或从虫。”《玉篇》:“蚤,啮人跳虫也。” 与“虱”同为寄生之虫。在所考魏晋文献中,“蚤”多通“早”或“爪”,而表“跳蚤”的情况不多,仅4例,且均为“蚤虱”的形式。
  8)譬犹蚤虱疥癣,虽为小疴,令人终岁不安。(《宋书·索虏》)
  蛭:《说文》:“蛭,虮也。”《玄应音义》卷十一“作蛭”注“蛭,谓入人皮中食血者也。江东名虮。”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蛭”仅出现在《肘后备急方》中,有3见,如:
  9)蛭啖脏血,肠痛渐黄瘦者。(《肘后备急方·治食中诸毒方》)
  另有一词“螕”,《说文》:“螕,啮牛虫也。”桂馥义证引戴侗曰:“螕,扁虫,著牛马食其血者也。产荐蓐之间者差小,噆人肤,俗谓荐螕,亦曰茭虱也。”《玉篇》:“螕,牛虱也。”《玄应音义》卷十一“螕等”注引《通俗文》:“狗虱曰螕。”可见,“螕”一般是吸食畜血的虱子,但不见于其他文献,很可能是俗语词。[1]
  魏晋时期的“虱”语义场,从使用频率和语法功能上来看,“虱”占主导地位,而“虮”“蚤”“蛭”用例较少,其意义用法都很简单,其中“虮”“蚤”基本与“虱”连用。显然,魏晋时期“虱”语义场中,“虱”是代表词。
  二 “虱”“蚤”的历时考察
  虱者,寄生虫也。其卵名虮,色白,成虫为虱,以吸食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之血液为生。蚤者,善跳跃,与“虱”同为寄生之虫。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整个先秦时期,目前所发现“蚤”表本义仅有2例,一为“蚤虱”连用,一为“撮蚤”;相比之下,“虱”出现11次,可做主语、宾语,搭配形式有“豕虱、虮虱、蚤虱、一虱、三虱、口中虱、县虱、贯虱”等,无论在语法功能、构词能力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要胜出许多。
  10)昌以牦县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县不绝。(《列子·汤问》)
  11)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躁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韩非子·说林下》)
  12)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韩非子·说林上》)
  13)鸱鸺夜撮蚤,察豪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庄子·秋水》)
  两汉时期,我们选取了《史记》《淮南子》《汉书》《论衡》进行了简单的考查。结果发现,“虱”和“蚤”的使用情况基本沿袭先秦。从数量上看,“虱”26例,“蚤”表本义13例,“虱”的用例是“蚤”的两倍之多;在组合形式上,“虱”的用法有所发展,这一时期还可见“破虱、头虱”等,而“蚤”在总例13例中“蚤虱”就出现了12次,还有1例是对先秦文献“撮蚤”的引用。
其他文献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发病率的75%-80%左右,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的叶酸拮抗剂,该药用于治疗晚期NSCLC已得到越来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观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给予阴道放置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对照组59例,给予阴道放置奥硝唑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就是要准确把握人民是改革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这一科学内涵,遵循个人主体与社会总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意识与改革客体的辩证统一;解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腰硬联合麻醉后留置尿管时间。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患者90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0例,分别在麻醉后1、3、5min留置尿管。结果第一、二、三组下肢感觉
我的一个同事今年3月因患肝癌而去世.终年才53岁。他在七八年前就被诊断为乙型肝炎(大三阳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医生一再告诫他绝对不能喝酒,要注意调整饮食.并按时复查,以防出现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会考虑利用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形式将为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针刺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临床针刺抗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辨证取穴规律.方法 将126 例患者随机分为3 组,以辨证取穴组44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