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之后,园林建设除了开始向绿化方向发展之外,同时也越来越靠近“节约型园林”,既实现了园林绿化,又顺应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园林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本篇文章从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园林建设实际,对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措施作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因素;措施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工作随之受到的关注也更多。园林作为城市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绿化建设。但为了能进一步加快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众多城市开始将节约理念引入园林绿化建设,切实实现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打造,促进了我国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对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措施进行分析。
  1.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是基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理念下提出的一种园林建设新理念,主要意思是指,按照资源节约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做好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等多个环节的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园林建设对各项社会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园林建资金与建设能耗。简单来说,节约型园林就以最少能耗、最好资金建设而成的,对生态环境干扰最小的绿化园林。
  2.节约型园林建设与发展难题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容易遇到难题,从而导致园林发展受阻,节约型园林无法成功打造。园林绿化建设中可能会影响节约型园林发展的因素有:
  2.1绿化建设缺乏创造力,园林设计不合理
  节约型园林绿化设计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其设计方法对园林建设措施有直接影响。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设计者常常会照搬设计方案,将国内外某些成功的园林设计方案直接套用,从而导致设计方案不当,设计不符合园林实际。另外,还有部分设计者喜欢人为改造自然资源,或者一味追求高档,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致使园林设计出现盲目性,既破坏园林美感,又损坏园林的生态功能。
  2.2绿化技术落后
  国内园林绿化建设所采用的绿化技术暂时无法与国外相比,加之设计者本身专业素质不高,绿化设计与绿化建设时可能会出现绿化技术错误使用,比如填湖造园、反季节栽植等,这些做法不仅达不到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要求,还容易破坏当地环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资金浪费。
  2.3法律法规的缺乏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缺乏可行的法律法规,所以才会出现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不到位,园林开发盲目、无序问题。客观来说,园林建设势必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如果有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法规作指导和约束,园林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会相对减少,如果法律法规缺乏,则破坏程度加重,节约型园林无法实现。
  3.可供采取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现结合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现状,给出下列几种可供选择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措施,详细如下:
  3.1节能、耐旱地被植物的引进与应用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除了要坚持绿化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节约原则,所以在园林建设期间,既要考虑园林绿化性,又要考虑园林建设对资源的节约。以此为前提,节约型园林可大量引种节能、耐旱型地被观赏植物。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具有粗放管理、一次栽植多年生长的特点,大面积栽植则成本较低。宿根花卉大多花色鲜艳,花期较长,夏季盛花,弥补了北方夏秋开花植物较少的不足。聊城市推广应用的宿根花卉有天人菊、金鸡菊、石竹、马利筋等;耐荫地被植物有麦冬、玉簪、鸢尾等。
  3.2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
  利用树枝粉碎机,把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粉碎加工处理后,制成花木专用肥、土壤改良材料、营养基质,应用到园林绿化管理中,提高了城市园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将园林植物废弃物循环利用,不仅减缓了城市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的能力,同时对环境保护、开辟新肥源和促进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3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是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有绿化用地的利用率。全市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桥梁、阳台等空间地域开展扩绿、增绿,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生态效益。二是充分利用城市中零散空地进行增绿,对没有得到绿化的背街小巷、楼前屋后等边角地带进行栽树、铺草,有效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三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保护好现有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庭院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坚决查处擅自占用绿地,改变绿地性质、用途的行为,实施严格的绿地总量控制,积极落实《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健全绿线划定、公示、审批、社会监督制度。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国家绿化标准实施设计审批、建设监控、竣工验收等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小区绿地建设达标。
  3.4多渠道、多举措节约园林用水
  为节约用水,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某市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绿化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广泛推行节水技术,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和经验,把单位水能耗降到最低。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从绿地规划设计到绿化植物的选择到植物种类的种植搭配等各个环节,都把节水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具体做法:一是优化园林植物配置,选择当地乡土树种作为主要绿化用苗,通过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地被植物,尽量减少大面积单一种植草坪、花卉带来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采取多种树、少种草的方法,实施退草还树;二是积极推行雨洪截留、管道喷灌技术。聊城市在广场、公园等可以使用喷灌技术的绿地预设管道,安装自动喷灌设备,改变过去靠人工浇灌的原始作业方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3.5推广使用节电技术设备,建设节能园林
  近年来,由于各广场、游园和景观道路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消耗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形成了园林绿化建设不是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及夜景效果,造成经济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聊城市在对园林景观灯照明度进行控制的同时,对多个公园、游园的照明灯具进行改造,选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必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绿化,二是节能。所以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设计者除了要考虑园林的绿化与美观性能之外,还要考虑园林的节能性能,以此促进我国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认为,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可从地被植物选用、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以及用电设备节能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正确措施,切实做好园林建设能源节约,降低园林能耗。[科]
  
  【参考文献】
  [1]赵长栢.树立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之路[J].河北林业,2011(02).
  [2]朱子斌.城市生态公园—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园艺,2009(06).
  [3]吴磊.园林建设与科学发展观—谈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1(08).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解决现场作业调度问题以及向维修计划的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本文通过综合的考虑生产准备成本和偏离最优执行时间的惩罚成本,并以故障分布形式为威布尔分布的设备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高质量的木本棉基因组图谱,并对棉属进化机制及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对四倍体棉种及其它多倍体物种的形成过程的揭示,为研究棉花纤维质量和抗
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包括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等;世界经济
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隐藏的一半”,对其进行准确取样、观察和测定存在一定困难。恩奈瑟斯(北京)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植物根系原位监测仪”,日前通过了中国高科技产业
【摘要】森林病虫害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保障广州地区森林、园林和公园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检疫现状,分析了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  0.引言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当前防疫站的工作重点之一,如果病虫害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对于林木的质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孙文献教授和彭友良教授的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描绘出水稻稻曲病菌的基因组序列草图。通过比较基因组学与表达谱分析预测出影响该致病真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发达,人们在各方面的研究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粮食方面的研究更是不会懈怠,许多相关方面的学者对于粮食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是此起彼伏,尤其是关于小麦的研究,更为各界人士所关注,为我国的农业研究创造了巨大的贡献。关于小麦的研究,主要从发芽率、成长阶段护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发芽床就是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不同材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理念。科学而合理的林业建设既能促进林业产品的多样化,又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民,尤其在促进农民致富上意义重大。有效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推动生态上的平衡起到极大的作用。目前,国家下大力度进行农村建设,而林业方面的建设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对于林业建设的加强与国家政策相符合,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了林业在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