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背景为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遇,但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环顾当今世界,凡是跟不上全球化发展大潮的落伍者,都迅速地被边缘化了。因此,作为我们中国的企业,都希望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赢家。有一点我非常相信,也就是在进一步提高管理方面,积淀了数千年的中华智慧仍然可以发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中国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根本。
  
  经营理念:和谐稳定
  
  历史上,儒家突出“人和”,在哲学上主张“天人合一”,在政治上主张“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在处理社会矛盾上主张“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我同样认为,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谐与均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条件。作为市场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细胞,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不但要保持自身生态体系的和谐与均衡,而且要保持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均衡,更要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均衡。内部生态环境的要素即股东与员工,属于内部人际关系范畴:外部生态环境的要素即顾客、竞争者、政府与公众,属于社会关系范畴;自然生态环境的要素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基于这一价值判断,可以提出企业和谐生态的三方面,即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外部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自然关系的和谐。简单讲,就是需要我们中国企业发展超出相对狭隘的个人和集团利益的天地,把经营企业看作是对员工、政府、公众和社会的责任与天职。
  
  竞争策略:灵活权变
  
  激烈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在竞争策略方面,中国企业应当更多地秉承先哲“灵活善变”的战术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夫纤蔷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意即从商勤俭节约不难,但生财须以奇取胜。我们的经验在于采取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与出奇制胜的权变竞争艺术,重视风险控制、重视市场预测、重视快速反应,充分体现“用奇胜”。事实上,我们自己的企业也有这方面的案例:18年来,我们经过了四次改制,多次分散和出让企业的控制权,取得资源,再进行回购,加强管理。不仅在市场生存下去,而且越做越大,也越做越好,这是对《道德经》“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这句话最好的世俗诠释。
  
  管理制度:科学严谨
  
  中国古代的法家管理思想是权、术、势的灵活运用。韩非在《用人》中写道:“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依靠一种客观的标准,不能依靠主观的判断。这实际上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它的提出比西方强调流程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思想早了很多。可惜的是,有些传统的管理理念总是缺乏对精确程度的敏感和流程的可复制性,面对国际化大潮,我想,今天的中国企业可以更多地借鉴法家思想,体现出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管理的诉求,在公平与正义的特征基础之上致力于建设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奖惩措施,从而形成集体意识规范。
  
  人力资源:识人用人
  
  很多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问题,这是能够影响到企业可持续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员工缺乏敬业精神、个人主义严重、没有忠诚守信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多因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识人用人机制。事实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举贤”,墨子则主张“尚贤”,都强调贤人与治理的关系,肯定人才的作用。在判断贤人的标准上,二人都认为贤者既应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又应博学多能。反观今天,很多企业不自觉地提倡“唯物”和“唯钱”的观念,不仅没有一个良好的选拔机制,造成急功近利地提拔任用,而且只用薪资待遇一项单一手段回报人才,难免失败。其实,应以报酬制度和员工成长制度为主,在确保优胜劣汰公正合理的前提下,注重满足人才的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道德完善和审美需要,才能使企业特立独行、崛起于激烈的人才争夺环境之中。
  
  企业家精神:修身安人
  
  企业当中,可以说只有无能的领袖,没有无能的员工。儒家管理思想中,力服、才服、德服体现了管理者水平的三个层次,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是为最高层次。我们企业家仍然需要致力于不断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魅力、个人修养,一方面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兼顾安人经权之道,了解下属及员工的心理,充分进行持经达权;另一方面实践洁矩之道,体现企业领袖的气质,利用思想和感情因素形成连接群体的纽带,致力于团结一致、高昂奋进的领袖团队气质。
  
  企业文化:自强不息
  
  企业要有人文理想,企业文化应该而且必须建立于企业的人文理想。三流的企业文化,绝不会造就一流的企业。其实,面对激烈的现代国际化竞争,作为追赶者的中国企业,都应该致力于建立以道德、务实、自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重塑民族企业的普遍适用的精神,最终共同打造强大的民族产业。事实上,中国企业要立于世界之林,不能单靠资金和人员,还要靠对机遇的把握、进一步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对事业的拼命精神。一是做到把握机遇,遵守规则。大到违反自然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小到违反法律道德,都不必为、不可为。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造福一方的心态,才能赢得员工的付出和用户信赖;二是做到以德治商、贾而好儒。《论语·学而》强调的是学习之乐,企业不仅应注重员工业务培训,更应注重管理理念的培训,以及员工事业心、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培养。三是做到自强创新、诚实守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要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立自强,同时努力做到持续的创新。也唯有这样,才能使得一个企业的文化真正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品质,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底蕴。
  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毫无疑问需要面向世界,这是一个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中经历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的飞跃过程。我认为,中国式管理如果能灵活地运用,必定会利器所至,无往不利。它使我们的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发展经济、振兴中华为己任,恪守同根同源、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发扬中华优良文化,携手缔造一个和睦、和谐、理想的世界大家庭。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为改烧非设计煤种对670t/h锅炉设备进行的技术改造方案,实现了全烧低价位的霍林河褐煤。通过对改造后的锅炉全烧霍林河褐煤鉴定试验得出,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并且保证
本文简要分析了行车梁制作中常见几种通病,并分析了通病产生原因,并针对几种通病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本文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宝钢195钢所制的Ф10min×12mm圆柱形试样的塑性变形抗力进行压缩试验研究。实测了变形温度在750—1000℃、变形速率为1/s和25/s、变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事业也得到了的快速的发展,各类建筑物如雨后出笋般出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建筑结构
笔者深入研究了我国病险水库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工作人员在除险加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地勘工作对加固小型水库的重要性,试图探索出一套能够解决资金来源,提高加固小
对经不同深冷处理后的3Cr13钢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3Cr13钢的硬度;淬火后进行深冷处理+180℃×8h回火处理后没有改
利用仪器化冲击试验机进行了D36、14MnVTiRe和10CrNiCu船体结构钢的系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船体结构钢具有较低的韧脆转变温度。用裂纹扩展功取作为韧脆转变温度的判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