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10月31日,NBA的第51个赛季揭幕。除了公牛的三连霸,乔丹最后闪现神的光辉,这个赛季似乎没有太多波澜。这是平静的一年,但这也是一个时代的拐点,乔丹的时代在这一年终结,新时代的萌芽开始成长,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巴上,在去看那个看似平淡却充斥着梦想与希望的年代,重温那个平凡的赛季,也许,我们会发现更多意外的东西,更多不曾留意过的风景。
邓肯,比卢普斯与麦迪三位1997届的新秀,在未来成为与96届新秀抗衡甚至更胜一筹的巨星,从这个点说,这届选秀的星光,并不算黯淡。
1997,谈及NBA,言必称乔丹,顺带提下公牛队,以及乔丹接班人和所谓敌人。当真是个只知有乔丹、公牛,不知有NBA的时代。
十年之前,我们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当我们只顾埋首在坎坷的道路上匆匆前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回望下曾经驻留观赏过的风景。当我们回眸十年前的那个赛季的时候,会有太多惊奇的发现。十年过去了,似乎没有太多改变,当年的许多强队,在经过起起伏伏之后,再次站在属于强者的行列中,当年的巨星,今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依旧闪耀,当然,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菜鸟,已经成为今日不可一世的天王,许多在那个时代的新闻,在今日也许依然在重演。1997-98赛季的选秀场上,总经理们重复着明智或者错误的选择;全明星赛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今天仍会在上面露面的老相识;公牛队占据着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球迷的目光,但今天的公牛队又以一种尴尬的身份被人们关注;和十年前一样,尼克斯队依然是新闻的热门;着装令并不是只有在10年后才被人诟病,关于裁判的话题和阴谋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过时;乔丹的接班人在当年是个巨大的悬念,到了今天,这个命题也没得出满意的答案……

但更多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同:没人会想到,在那个赛季刚刚因为主将伤病结束一个糟糕赛季的马刺会因为那个年轻人成为公牛之后最强大的球队;一个以“卡特的表弟”闻名的球员会成为未来最好的后卫之一;科比刚刚在洛杉矶的板凳上盼到曙光,不要说与鲨鱼争老大,连被捆在一起称为组合的资格还没混到;国际球员们远没有今日的风光;而当时还没风光起来的高中生球员已经永远只能成为NBA历史上的风景……
回忆是个有趣的东西,它会让每个曾经在我们眼前流逝的平常瞬间,变得像妙趣横生的发现之旅。当我们追忆起时,才会发现,那段曾经平淡无奇的时光,其实也配得上伟大这个题头。
非典型选秀
NBA球员整个职业生涯的两端,是选秀和退役,就好象一个生命从产房走向养老院。我们关于那个遥远赛季的回忆,也从那年的选秀开始。
选秀大年后一年的选秀会往往不会有太多能在日后崭露头角的巨星出现,这一年的选秀大会也不例外,在日后能够够得上星字招牌的,仅有邓肯,比卢普斯与麦迪三位新秀,但这三枚仅存的硕果,在未来却成为能与96届新秀抗衡甚至更胜一筹的天王巨星,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届选秀的星光在今日看来,并不算黯淡。但在当时看来,这届选秀会除了维克森林大学的邓肯和犹他大学的范霍恩,能提得出手的新秀实在缺乏。
虽然被称为“下一个伯德”的范·霍恩是当年状元的最大热门,但马刺队在选秀上显示出了他们深远的眼光,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邓肯,一个将带领他们改变新世纪联盟格局的统治级球员。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放弃了一个赛季——1996-97赛季,“海军上将”罗宾逊因伤缺阵整个赛季,于是,马刺队索性为了得到状元签放弃整个赛季。邓肯没有让马刺失望,10年4冠的成就证明了邓肯的价值,也让马刺成为97届选秀中最大的赢家。
手中握有榜眼签的76人选择了范·霍恩,但随即便把他交易到篮网。在职业生涯的前两个赛季,范·霍恩的表现并未辱没榜眼身份,但接连不断的伤病毁掉了他的前途,臂伤、臀伤、膝伤、踝伤……各种伤病的轮番折磨,让他从“97届最有天赋的新秀”沦落到今日“富有职业精神的运动员。”
业已沉沦的凯尔特人在选秀会上作出了当时最明智的决定,选择了比卢普斯。但这并不代表凯尔特人的管理层与教练组真的是慧眼识珠的伯乐。在时任凯尔特人主教练的皮蒂诺看来,比卢普斯在传球上的天赋甚至不及沃克(天可怜见,这是怎样的“慧眼”,难怪凯尔特人中兴如此艰难),而在进攻端,6号新秀,皮蒂诺执教肯塔基大学时的旧将罗恩·莫塞尔则更合这位主帅的胃口。凯尔特人队或者说皮蒂诺对比卢普斯的耐心仅仅持续了51场比赛,未来的总决赛MVP就被送到了猛龙队。绿衫军则将复兴的希望放在了莫赛尔身上。
罗恩·莫赛尔,这个名字在今天已经非常陌生,但在当时,却是凯尔特人的希望所在,这毕竟是凯尔特人86年榜眼秀拜亚斯离奇毙命陷入选秀魔咒后,顺位仅次于“不成器”的比卢普斯的球员。况且,如果不是在选秀前传出打架和训练迟到等一系列丑闻,这个97届新秀中的天才本可以得到更高的顺位。但莫赛尔只闪耀了两个赛季,便陷入伤病困扰中,不得不在2004年——比卢普斯率领活塞队登顶的年头,黯然离开联盟。
光荣与梦想
在这届选秀中,最让人吃惊的是猛龙队,他们用宝贵的第9顺位选了一个高中生,特雷西·麦格雷迪(明智的选择,混沌的发现,凯尔特人悲剧的复制)。在当时,高中生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人们的普遍意识里,高中生只是一帮没有经过大学篮球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意识都没真正成熟的毛孩子,除了扣篮和失误频频的个人表演,似乎不能给球队更多贡献。而麦迪,只是一个在训练营中击败了全美第一高中生奥多姆,出身低级高中联赛的小伙子。而此前一年在高中时就名震天下的科比·布莱恩特也不过是十三顺位。媒体对麦迪的评价是:“有很高的潜力,但还没做好打NBA的准备。”尽管当时,那个起初比麦迪更耀眼的表哥卡特还披着北卡蓝在NCAA的赛场上闪转腾挪,但猛龙队给他的,依然是冰冷的板凳。
选秀顺位排在麦迪前面的是分别以第7位和第8位被网队和勇士队选走的蒂姆·托马斯和福伊尔,紧跟在他后面的是被雄鹿选去的10号新秀丹尼·福特森。前两位老兄在联盟中还能见到影子,福特森在上赛季与超音速的合同结束之后,已经离开NBA。4号新秀丹尼尔斯与5号新秀托尼·巴蒂,虽然顺位不低,但在球队中的地位与前几位相差不大,湮没在联盟数百号角色球员之中。
最后一位名字还不至于让今天的球迷太过挠头的新秀,是在奥本山一役中一举成名的“武圣”斯蒂芬·杰克逊,他也是那届新秀中,为数不多的在今天还能被列入球队首发名单的一员。但在当年的选秀中,他绝不比任何一个新秀风光,第二轮第14位才被太阳队选中。次轮的草根出身,让他没有获得任何保障合同,在短暂为太阳效力后,他加入CBA(美国大陆篮球协会,隶属于NBA的一个二级发展联盟)的山猫队,为了生计,还跑到南美的多美尼加共和国去打了两个赛季球。直到2000年加盟篮网,他才站稳脚跟,真正开始NBA生涯。
以上数位昔日的新秀代表了97届新秀们的现状,除了数得着几位大红大紫的巨星和角色球员之外,大多数已经不见踪影。他们身上凝聚了97届新秀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起点高低不同,但最后决定他们成功的,除了机遇、天赋之外,更多的是对机会的积极等待与自身的不懈奋斗,他们的光荣与殒落又何尝不是NBA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秀们的真实写照呢?
最后的公牛
那个赛季,整个联盟依然被笼罩在公牛王朝的红色铁幕之下,但诸侯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公牛强权的挑战,西部势力经过多年韬光养晦,在为与公牛王朝争锋的砺兵秣马中,整体实力已经渐渐开始压倒东部群雄。乔丹离去,带走的不单是公牛的霸权,还有整个东部的强势。
同今天国人谈及NBA必谈姚易类似,在那个年代,谈及NBA,言必称乔丹,顺带提下公牛队。翻开当时的NBA杂志封面,一半是以乔丹为主的公牛队员,另一半是所谓乔丹的接班人们与所谓的敌人们。当真是个只知有乔丹公牛,不知有NBA的时代。公牛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公牛的强大实力不必赘述,浩如烟海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可以让今天的球迷充分领略公牛王朝的魅力和飞人陛下的神奇。1997-98赛季,公牛的最后一个称霸赛季,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人们对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投以最后的关注呢?对于战士来说,这是最后一次挑战神权的机会,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
在这个赛季开始前,继前一年与公牛队签订了3014万美元的巨额薪金合同后,乔丹与公牛队又签订了一年3314万美元的超级合同。不过这不是公众关于乔丹讨论最集中的话题,乔丹的去留才是牵动人心的悬念。此时的公牛依然强劲,赛季开始前的预测只集中在哪支球队会在总决赛中与公牛相遇,而不是谁会取代公牛夺得总冠军。公牛强大的根源很显然是乔丹,但他连续两次只签一年的超级合同也表明了他随时可能会结束职业生涯。随着赛季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了他离开的确定性,全明星赛上刻意而为的23分,赛季末杰克逊的不再续约,都表明了这一切,而公牛队总经理杰里·克劳斯已经开始为后乔丹时代的重建着手准备了。

尽管乔丹去向已定,但只要他还在场上,公牛就是不可战胜的球队。常规赛没有任何悬念,公牛收获与西区头名爵士队相同的62胜20负的战绩,位列东区头名。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仅凭相同的战绩,卡尔·马龙甭想从最后一季征战赛场的乔丹的头上抢到MVP头衔,球迷是不会答应的。乔丹的常规赛结束了,只剩下季后赛为圆满谢幕搏杀了。随着总决赛的逼近,乔丹的公牛生涯就要走到尽头,公牛王朝的耀眼光芒,此刻更像是刺眼的夕阳余辉。
爵士的反击
与乔丹同处一个时代是爵士二老的悲哀,尽管爵士是唯一一支有能力去挑战公牛霸权的球队,但还是没有能力撼动这个强大的对手。虽然公牛队在战胜爵士的过程当中,也有巧合和奇迹的成分存在,但连续两次总决赛都上演相似的一幕,就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了。尽管在实力上相差一筹,马龙和斯托克顿仍然是那个时代乔丹遇到过的最强劲的对手。1997年的总决赛上,乔丹在关键的第五场比赛中带着急性肠炎击败了爵士,一举奠定胜局,最后用六场比赛击溃爵士。爵士没有像其它被乔丹击倒的球队一样一举崩溃,毕竟他们也同样处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97年的夏天,他们几乎未作任何人员交易,仍以97年总决赛的班底向总冠军发起冲击。他们的自信并非盲目,即使那一年的总冠军被爵士获得,想必大家也丝毫感觉不到意外。
爵士在那个赛季拥有恐怖的攻击力,场均得到112.6分,排名联盟第一,而失分为105.4分。主力球员马龙,每场比赛轰下27分10.3个篮板,每场比赛能制造10.2次罚球,对对手防守的冲击力甚至比乔丹更强。队中有四名投篮命中率在5成之上的球员,三位三分命中率在4成之上的投手,从攻击力的角度而言,他们甚至比公牛队更强。一个赛季下来,他们在整体实力强大的西部获得了62场比赛的胜场。这并不是爵士力量的全部,季后赛,才是他们露出爪牙的时刻。
乔丹的敌人
有意染指总冠军的绝不仅仅是爵士,总冠军的心不能被低估,季后赛球队的心同样不能被低估。整个公牛称霸的时期,诸强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同公牛争冠的努力,即便公牛成为史上最强球队的96年,凭借“手套”佩顿和“雨人”坎普,超音速还曾经连续两场扳倒公牛,并未甘心投降。
1997年,乔丹已经35岁了,越来越迫近的退役让一直被乔丹压得抬不起头的列强们又找到了新的希望。夺取即将出现真空的霸权,成了各队紧迫的任务,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
步行者在赛季开始前炒掉了拉里·布朗,乔丹曾经的敌人,“大鸟”伯德接印执掌步行者。荷兰人施密茨在这个赛季基本保持了健康,破天荒地出战73场。从勇士队得到的穆林成为球队的3号得分手,每场比赛可以为球队贡献11分。阵容齐整的步行者队在伯德的指挥下,98年1月份取得12胜2负的惊人战绩,整个赛季横卷58场胜,从强权过度到王权。
超音速在赛季前动了大手术,7张新面孔出现在他们的阵容名单之中。巅峰不再的坎普被送至雄鹿,换来尚未被酒精毁掉的贝克。再加上通过交易得到的杰罗姆·科塞、格雷格·安东尼、阿隆·威廉姆斯和戴尔·埃利斯,球队阵容深度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赛季末,他们取得了61胜21负的战绩,光荣成为NBA历史上第三支连续6个赛季在常规赛中取得55+胜场的球队。
热火与尼克斯这两支球队在上一个赛季的斗殴事件后因祸得福,一个为球队找到了铁血的感觉,另一个球队则被甘当拖把的主帅感染,全队上下一心,在与尤因续约后,拉里·约翰逊宣称,“我们的目标是总冠军”,虽然他们在季后赛中唯一击败的对手是宿敌热火。热火倒掉的有点气闷,他们本该比尼克斯更有资格说出这句话,尽管他们的实力也没法和公牛爵士相比。莫宁、马什本、P.J.布朗、以及赛季中段得到的布伦特·巴里,这个阵容足够豪华。
经过漫长的准备,这些球队只盼着能在季后赛场上得到实力的证明,获得同王者角逐天下的资格,洗刷曾经的耻辱,追逐近在眼前的冠军梦想。那一刻,你听得到天空中的隐隐雷声。
新势力觉醒
在老一代的势力加紧抢班夺权的同时,新一代的势力正在慢慢崛起,还在热衷于争夺公牛手中霸权以及即将因为乔丹离去带来的统治力真空的老牌强队们不会预料到,真正的敌人将会来自于这些不曾被列入到权力名单的球队中。比卢普斯此时尚在游荡,老布朗刚刚去了未来在总决赛中靠一胜技惊天下的76人,活塞此时还尚未形成气候。太阳虽然有基德、纳什两大当代控卫在手,但基德还不是今日三双如家常便饭的老妖,麦克戴斯这样的搭档也不够格去挑战强权,而纳什还只能在板凳上做精力超级旺盛的基德的替补,在这个防守才刚刚开始形成风气的时代,纳什还不可能带着还在初中和大学奋斗的小斯、马里昂上演空中大灌篮。但马刺和湖人,已经开始向着强队的行列进发,不久,他们就将统帅新的时代。
湖人这边,大鲨鱼奥尼尔正值盛年,挟亿万美元合同之势在湖人的赛场上带领埃迪·琼斯与范·埃克塞尔肆虐西部诸强的篮下禁地。板凳上,二年级菜鸟布莱恩特紧紧把握自己每一秒上场时间,在成为最佳第六人的热门同时,做着取代乔丹的梦想。湖人已经初步显现王者之像,当赛季,湖人全队6人得分上双,平均每场轰下111.7分,仅次于爵士队。全季61场比赛的胜场和西雅图并列西部第2,如果再考虑到这支球队深厚的板凳(板凳匪帮的首领可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杀人王科比·布莱恩特)和蓬勃的朝气,他们是当季第三好的球队。
圣安东尼奥这边,邓肯在职业生涯的首个赛季,包揽了全部的西部当月最佳新秀,靠场均21.1分11.9个篮板的惊人数据毫无悬念地攫取新人王桂冠。他和大卫·罗宾逊组成的双塔每场比赛砍下42.7分、22.5个篮板,波波维奇在教练席上坐定指挥,迎来邓肯,他终于不必再受上个赛季区区17胜带来的满肚子窝囊气,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再有了。这个赛季,马刺取得了56胜,在他们的前面是爵士、湖人和超音速三大巨头,不远的未来,这些球队都得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距离,是很远。
神之绝唱
7场鏖战或许会让已经严阵以待的爵士暗自庆幸,但他们也许不会想到,生死决战唤醒了藏在公牛队员心中的战意。Come and fight! 只是爵士面对的对手是拥有300勇士般战意的百万军团,这是传奇王朝的最后一役,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对爵士的首战,与步行者7战带来的疲惫开始袭击公牛队,首战的下半场,乔丹的命中率从61%下降到30%,并在关键时刻出现两次致命的失误,最终以85比88输掉首场比赛。
首战失利强烈刺激了公牛队,在盐湖城的第二战,乔丹轰下了37分,其中最后一节拿下了13分。率领球队以93比88胜出,为公牛队扳回一城。第三站公牛队返回主场,这场比赛中,公牛摆出了强硬的防守架势,但最后的结果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常规赛进攻之王爵士在这场比赛中仅拿到区区54分,创下24秒进攻制施行以来最低得分纪录。第四战,虽然乔丹和皮蓬双双状态不佳,但关键时刻强悍的防守再次帮助公牛队取得胜利,整个下半场,罗德曼死死防住对方头号得分手马龙,最后一节,常规赛命中率在五成以上的老马龙命中率只有12%,公牛连续三场挫败爵士。第五战,运气显然不在公牛这边,比赛开始不久,皮蓬就因为背伤复发下场,他们丢掉了比赛,公牛被拖入了第6战。
1998年6月14日,1998年总决赛第6战在盐湖城举行,这是乔丹最后一次出现在总决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完全成为了乔丹的表演时间,该场比赛中,乔丹轰下了45分,超过全队87分得分的一半。这场比赛最神奇的时刻,发生在该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准确地说发生在最后的11秒,比赛的最后时刻,乔丹从马龙手中“成功”抢断(这是一次有争议的抢断,根据赛后录像,乔丹的动作并不干净,有犯规嫌疑,但裁判并没有吹响哨子)后,向球场右侧突破,防守他的是拉塞尔——97年,乔丹就是用同一招,向右虚晃后变向,晃倒拉塞尔投入最后致胜进球,拉塞尔没有第二次上当,死死贴住乔丹,另一位火热的射手科尔此刻被斯托克顿死死看住,最后,乔丹选择慢悠悠地带球到前场,投出一记教科书般的标准跳投,球进,给爵士留下的是6.9秒时间和一分的差距……公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87比86,公牛赢得了总冠军。当终场哨声响起,乔丹高高跃起,这一刻被摄像机永远留下。画面上乔丹留下了一个停在空中的背影,随着这一刻,曾经无比强大的公牛,一个彪悍的时代,也永远成为了一个背影。一切都结束了。
接不了班的接班人
乔丹的最后一个赛季,尽管联盟内并不缺乏新老球星,但斯特恩已经未雨绸缪,开始大肆宣扬接班人,那么,在乔丹依然占据所有荣耀的时刻,这些新老巨星又处于怎样的状况?

从1984年执掌NBA起,明星制成为斯特恩的看家法宝,J博士、黑白双雄、“飞人”乔丹,NBA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招牌巨星,对这些巨星的疯狂热捧又促进NBA迅速抢占市场,在美国本土,NBA得以和棒球、橄榄球并驾齐驱,在国际上,影响力日盛。到了乔丹时代,明星制的影响力达到空前的高度,世界各地的球迷都把23号作为偶像,从沙漠到冰原,电视机里都会有NBA的比赛,乔丹带着杰里·韦斯特的剪影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一盛景至少持续了接近10年,当乔丹准备离开的一刻,斯特恩突然发现,竟然找不到承担NBA代言人这个巨大荣誉的接班人。在乔丹还在场上飞翔的时刻,这场关乎NBA未来命运的造星运动就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不仅是NBA,依靠NBA糊口的运动厂商,篮球媒体们也自发地加入到这场决定未来钱包轻重的运动中来。希尔、哈达威、卡特、艾弗森、科比、麦迪都曾经出现在这个涂涂写写的名单中。在1997-98赛季,“天选之子”的荣耀,属于希尔与“便士”哈达威。
希尔是最早被选定的乔丹接班人,1994年,希尔以首轮第三位进入NBA。希尔天赋出众、技术全面,可以胜任多个位置,身体素质出众,球风飘逸、潇洒,没进入NBA之前就已享誉全美。
除了优异的球技之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希尔外形俊朗,举止优雅,每每出现在公众面前,必定是一身品味与风度并重的得体装扮,深得一心想把球员搞成一个模子出来的绅士的斯特恩欢心。
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希尔出道时正逢乔丹首次退役,他的到来填补了人们对巨星的渴望。希尔菜鸟赛季的表现堪称完美,依靠场均19.9分、6.4个篮板、5.0助攻的全面数据,和基德并列为最佳新秀,首次参加全明星赛就成为全明星票王,球迷对他的宠爱可见一斑。在职业生涯的第三个赛季,他甚至交出场均21.4分、9.0个篮板、7.3次助攻的恐怖数据,全盛时期希尔的强大实力可见一斑。1997-98赛季,尽管活塞没有进入季后赛,希尔仍交出21.1分7.7个篮板、6.8次助攻的全面数据,虽然在得分能力上与同时期的乔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已经是同一阶段的巨星中的佼佼者。
另一位钦定接班人哈达威,比希尔还早一年进入联盟,与比他更早一年的奥尼尔结为搭档。这对组合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引领球队取得的战绩,都颇为抢眼,奥尼尔早就被认定是超级中锋的未来接班人,哈达威也被看作乔丹的另一个接班人。对于哈达威的赞誉在当时比奥尼尔更为夸张,哈达威被称作“乔丹与魔术师的合体”。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赞誉并不无道理。身高2.01米的便士身体素质惊人,无论是速度还是弹跳均十分惊人,球风极具观赏性,突破凌厉,是一位高开高走的飞人球员。尽管拥有出众的个人能力,打球却并不自私,菜鸟赛季每场比赛便能贡献6.6次助攻。与奥尼尔搭档的几个赛季,均带领球队进入季后赛,其中1994-95赛季,他与奥尼尔领军的魔术队,在季后赛中淘汰了刚刚复出的乔丹率领的公牛队,技惊四座,誉满天下。
但便士的运气却不怎么样,1996-97赛季他遭遇搭档奥尼尔出走与更严重的伤病打击,全赛季出战59场,1997-98赛季仅出战19场,随后的几年中,他不断遭受伤病袭扰,状态全无,最终,便士成为了一个遥远的传说,乔丹接班人的名号也被安到新的继任者之中。
另一位接班人希尔之后的命运也并不比便士好更多,1999-00赛季,如日中天的格兰特·希尔遭遇严重的踝伤,遂被交易到魔术队,此后几年持续被伤病困扰,近年来虽然伤病好转,但状态已经消耗殆尽,难复当年之勇。
老枪依然响亮
对于全世界的球迷而言,对乔丹离去不高兴肯定比高兴的人多,但在NBA联盟的球星中,肯定是相反。乔丹离去,终于让这些长期被压制的巨星看到了一丝曙光,所有关注终于不用都给那个23号了。
对乔丹离开,最高兴的,非皮蓬莫属,这个天才巨星一直在乔丹身边扮演副手的角色。但其实他并不心甘情愿,一直以来皮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独自带队,闯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证明自己即使不依附在乔丹羽翼之下,也能作出一份成就。这是可以理解的,况且今天我们知道,乔丹本人绝非当时的媒介描述的那样完美,集人性优点于一身,心比天高的皮老二在这个被形容为“自大、偏执、有强烈控制欲”的篮球之神旁边的日子绝不痛快,一旦皮蓬在某场比赛的表现比乔丹更好,乔丹就会在队内训练中选择和皮蓬一对一,将他防死,打爆,而一旦表现不好,冷嘲热讽就扔上去,这二位的关系颇有点像变形金刚中的威震天与红蜘蛛,貌合神离,只是因为共同目标和无法逾越的威慑力才紧密团结在一起。
1997-98赛季是皮蓬来到联盟中的第11个赛季,在他已经度过的十个赛季中,除了乔丹离开的不到两个赛季内,他的得分从来没超过21分,这当然不是因为能力限制,因为乔丹的存在,拥有优异战术阅读能力的皮蓬只能作为三角进攻的发起和组织者,却轮不到他做终结者。1997-98赛季,皮蓬终于等到了乔丹真正离开的机会,但命运却吝于给他另起炉灶的机会,这个赛季,皮蓬职业生涯第一次遭遇严重伤病,缺阵达35场。尽管当季他还没有大幅度下滑,但在这之后,他的表现却每况愈下,伤病也频频袭来。
乔丹的敌人们这个赛季依然活跃在场上,为了那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在总决赛击倒乔丹的机会搏杀,犹他二老前面已经讲过,他们是所有对手中最接近成功遭受的打击也最大。乔丹的另一位仇敌——唯一曾经令乔天王在场上动粗的米勒,在这一年则迎来了他和乔丹对决的高潮,东部决赛上的7场巅峰之战。系列战第6场比赛,米勒给了乔丹一个“惊喜”。比赛最后时刻,游走在三分线外的米勒将紧紧贴防的乔丹狠狠推出场外,这一切骗过了裁判的眼睛,此时已经无人防守的米勒接过队友的传球,一记漂亮的三分投射,绝杀了公牛,将总比分扳成三比三平。平时受惯了裁判照顾的乔丹哪里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赛后美联社用了这样的导语“裁判没吹,就不算犯规”,以此讽刺米勒的表现和针对乔丹的“明星哨”。尽管在乔丹离开后,在2000年,米勒终于得到机会杀入总决赛,但奈何此时,他已经进入衰退期,已经没有能力阻挡如日中天的OK组合。而1997-98赛季,正是他衰退的开始,终于等到可以不再被笼罩在阴影之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力飞翔,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能被一起列入这个名单的还有佩顿、巴克利和德雷克斯勒。佩顿当时还处于壮年,抢断依旧犀利,可惜不再有当年在总决赛场上与乔丹厮杀时一样优秀的队友,纵然温·贝克彼时还未沦为酒鬼,但也绝没有实力能与奥尼尔、马龙这种级别的内线怪物抗衡;德雷克斯勒一则已经过了拥有平地滑翔能力的年纪,二则一枚戒指到手已经没有多少上进心,可怜了搭档巴克利爵士,年轻力壮在菲尼克斯混的时候,横在前面的不是湖人就是公牛这样的庞然大物,年老体衰了寻思趁着乔丹不在找几根粗大腿抱着混戒指,乔丹又杀回来不说,两个搭档还真加个老字的抬头变成老搭档了,除了一起唏嘘,不能再有别的指望。

虽然乔丹已经离开了,但老家伙们还是没有出头的机会。既然连神话都会老去,更何况凡人,他们在乔丹霸道最为炽张之时,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给予反抗,在他们只顾着曾经的目标争高下的时候,世界已经在离他们远去。
菜鸟向前冲
当老一代的巨星慢慢老去,褪去背负的光环的时候,新一代的巨星们,已经开始对老江湖们掌控的天下跃跃欲试。
费城,艾弗森迎来了未来将自己带到总决赛地板上的老帅拉里·布朗,踢走了一直为了老大地位和他明争暗斗的斯塔克豪斯,稳稳坐住了76人老大的位子。开赛之前,特立独行的小艾忙着呼朋唤友,忙着接连不断的官司,就是一直抽不出时间去参加训练营,没空去见见三番五次邀约会面的新帅布朗,直到新赛季开始前,这对师徒才有机会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老帅布朗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被人压的角色,在吃了艾弗森一个回合的哑巴亏之后,老布朗也下了拔刺头的决心,整个赛季,艾弗森的出手次数被严令控制。艾弗森从此每日天人交战,时刻游走在老帅布朗安排好的战术打法和随心所欲之间,这对师徒的暗战刚刚开始。
苦寒之地的明尼苏达森林狼建队未久,就迎来了高中生中少见的进入联盟就像大学生一样发光发热的即插拔型USB选手加内特,加上号称第一街球高手以及N年后自称天下第一后卫的马布里,外加古格里奥塔,虽然没能凑不上七,但三匹狼的名号说出去也够威风,况且还从垫底鱼腩成为季后赛球队。唯一让他们头痛的就是与加内特的续约,谈到续约,加内特张口就是1.2亿美元,从来没有哪个新秀有如此大的胃口,在YES OR NO间迟疑了一个赛季,眼看加内特和公牛眉来眼去要步奥尼尔奔美元而去的后尘,只得咬牙应下。却不想会因此引得另外俩狼起了狼子贪心,撒腿而去。更未曾想到,这份合同引发的蝴蝶效应会引起一场至少间接导致一代雨人变成肉人的大罢工。
洛杉矶,科比·布莱恩特还只是个表现欲强烈,求胜欲望与能力并不对等的二年级菜鸟,只能给埃迪·琼斯做第六人,整个赛季,他只有一场比赛首发。在当时看来,哈里斯把他按在板凳上是有道理的,尽管在这个赛季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全明星先发球员(这个纪录后来被詹姆斯打破)但这个新秀赛季就只顾着和乔丹斗牛逞威风的年轻人对于比赛的控制力还很微弱,一得到机会便疯狂出手,尽管他出场时间比埃迪·琼斯少了整整10分钟,出手次数却仅比琼斯少1次。该年季后赛对爵士的第四场比赛中,科比在距离比赛还剩4分钟时出场,连续投出三记 air ball (三不沾),让主帅哈里斯只能干跺脚。这三记三不沾和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让人们在一个夏天之后看到了科比的自尊与努力,他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练习投篮和防守,还靠着杰里·韦斯特的面子找来一个叫乔丹的特约嘉宾进行特别指导。
华盛顿,已经抛弃了不祥的子弹这个队名的奇才队聚集了一堆“奇才”。密歇根大学五虎中的两虎——韦伯和朱万·霍华德在这里扎堆儿,虽说当年一副麻将牌还能余出个COSPLAY易先生旁观的局面不再,哥俩也能捉对儿出去喝喝酒,泡泡美女,顺便每场还能为球队贡献40分、17个篮板,再加上得分、助攻一把抓的数据狂人斯特里克兰,除了哥几个对防守没甚兴趣,球队横竖进不去季后赛,场面上还算能让首都人民不把脸丢光。只是韦伯老兄不安分是老传统,赛季前就搞出带大麻上飞机的丑事,赛季中又闹出和好兄弟朱万一起在酒吧骚扰不良少女的花边,赛季结束又搞出酒后驾车携带大麻且在公路上大玩极品飞车被警察逮个正着的猛料,成功上演丑闻三部曲,未等短摆赛季开始,就被首都球队净化市容送到小城萨克拉门托。
中锋的天下
联盟发展到今天,顺应了世界潮流,大型动物成了稀罕物。不过1997-98赛季,却没有这样的忧虑,那时,正逢中锋潮流的鼎盛时期,成名中锋随便一抓都是一大把。且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良好结构。
奥拉朱旺、尤因、大卫·罗宾逊三人此时在联盟混迹已久,与乔丹同年进入NBA的奥拉朱旺已经获得两枚总冠军戒指,此时已经算得功德圆满。但这个赛季奥拉朱旺已经老态尽显,因为伤病仅仅出战47场比赛,职业生涯首次没有收获20+10的两双数据。大卫·罗宾虽然刚从病床上爬起来,但身边却填了个名义上的大前锋,未来最具统治力的内线球员,组成双塔阵容,教练席上又迎来了名人堂教练种子波波维奇,在临退休之际见到了总冠军的曙光。尤因幸也不幸把根扎在纽约,在加上面相不惹人爱,球风过于朴实,不太受素来以苛刻闻名的纽约媒体待见,赛季开始不久,被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刊专文拍砖,很是郁闷。
中生代中锋则以莫宁为代表,莫宁在赛季中段被查出新陈代谢系统罢工之前,场均贡献19.2分,9.6个篮板的准两双数据,是热火的第一攻击点兼篮板手,可惜天不作美,赛季后段身体亮起了红灯,之后数年在赛场和病床间往返,最后终靠后生韦德、奥尼尔成全圆了戒指梦上演一出NBA版的励志剧。
穆大叔当时还“年青”,没人就生日这个话题拿他开涮,在老鹰队内线一柱擎天镇守篮下,场均贡献13.4分,那时斯老板还没对他摇手指开禁,每场比赛穆大叔还能摇上3.4次手指而不必像嗑药一样摇头晃脑。该赛季,穆托姆博连续第三年进入全明星赛,在场上晃悠了19分钟还很照顾对手面子只摇了一次手指。
青年一代比较冷清,只有奥尼尔在撑门面,老一代廉颇老矣,奥拉朱旺再也没机会没能力打的大鲨鱼躲更衣室里哭鼻子。离开奥兰多的迪斯尼,到好莱坞的摄影棚里上上镜头也很是过瘾,奥尼尔这一年过的很舒服。巴斯老板很大方,小弟科比很听话,罚球虽然一如既往地烂,好歹砍鲨战术还没被发明出来。更重要的是,与任何一支日薄西山的强队不同,湖人此时正如红日初升,马上就要重铸辉煌。留给奥尼尔的,将是无尽的光荣与梦想,当然,还有数不清的美元。
后记
1997-98,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乔丹,在一片末世论的恐慌声中结束了他的时代;西强东弱的格局开始形成,防守成为主流;旧的偶像在老去,但新的偶像已经开始成长;不同国界,不同肤色的孩子穿着乔丹、魔术师的球衣在不同的场地上享受着篮球带来的乐趣;他们中有很多人将成为这个曾经只能被放在梦想中的篮球圣地的顶级巨星,新的时代正在开始;等待着NBA的是60年来最大的混乱——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罢工。大乱方大治,在经过短暂的动荡之后,NBA又恢复了往日生机,没有了乔天王,艾天王、科天王、勒天王的比赛一样能给我们带来精彩和激动。当篮球让艾弗森成为新生代偶像时,安东尼已经成为初中生篮球场上不可阻挡的巨星;当乔丹背对摄像机跳起的一瞬,欢呼的不仅有科比,还有在电视机前的勒布朗·詹姆斯。当徐济成翻遍NCAA和高中的花名册也没发现像样中锋并把这一切告诉一个叫苏群的记者并把这份见闻写到一份篮球杂志上为大郅即将开赴NBA的美好前景摇旗呐喊时,姚明也许在宿舍里和刘炜侃大山,易建联在简陋的街边球场上获得阵阵欢呼,霍华德又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扣篮获得小伙伴们的阵阵掌声……1997-98,不是一个结束,更像是一段充满希望的开始。
还在热衷于争夺公牛霸权以及即将因乔丹离去带来权利力真空的强队们不会预料到,真正的敌人将会来自于这些不曾被列入到权力名单的球队中。
87比86,公牛赢得了总冠军。当终场哨声响起,乔丹高高跃起,这一刻被永远铭刻。随着这一刻,曾经无比强大的公牛,也永远成为了一个背影。
乔丹离去对球星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郁闷的事儿,乔丹离去,终于让这些长期被压制的巨星看到了一丝曙光,所有关注终于不用都给那个23号了。
当老一代的巨星慢慢老去,褪去背负的光环的时候,艾弗森、科比等新一代的巨星们正在崛起,已经开始对老江湖们掌控的天下跃跃欲试。
1997-98赛季,并没有现在球队们对中锋乏力的忧虑,那时,正逢中锋潮流的鼎盛时期,成名中锋随便一抓都是一大把。且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良好结构。
邓肯,比卢普斯与麦迪三位1997届的新秀,在未来成为与96届新秀抗衡甚至更胜一筹的巨星,从这个点说,这届选秀的星光,并不算黯淡。
1997,谈及NBA,言必称乔丹,顺带提下公牛队,以及乔丹接班人和所谓敌人。当真是个只知有乔丹、公牛,不知有NBA的时代。
十年之前,我们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当我们只顾埋首在坎坷的道路上匆匆前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回望下曾经驻留观赏过的风景。当我们回眸十年前的那个赛季的时候,会有太多惊奇的发现。十年过去了,似乎没有太多改变,当年的许多强队,在经过起起伏伏之后,再次站在属于强者的行列中,当年的巨星,今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依旧闪耀,当然,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菜鸟,已经成为今日不可一世的天王,许多在那个时代的新闻,在今日也许依然在重演。1997-98赛季的选秀场上,总经理们重复着明智或者错误的选择;全明星赛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今天仍会在上面露面的老相识;公牛队占据着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球迷的目光,但今天的公牛队又以一种尴尬的身份被人们关注;和十年前一样,尼克斯队依然是新闻的热门;着装令并不是只有在10年后才被人诟病,关于裁判的话题和阴谋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过时;乔丹的接班人在当年是个巨大的悬念,到了今天,这个命题也没得出满意的答案……

但更多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同:没人会想到,在那个赛季刚刚因为主将伤病结束一个糟糕赛季的马刺会因为那个年轻人成为公牛之后最强大的球队;一个以“卡特的表弟”闻名的球员会成为未来最好的后卫之一;科比刚刚在洛杉矶的板凳上盼到曙光,不要说与鲨鱼争老大,连被捆在一起称为组合的资格还没混到;国际球员们远没有今日的风光;而当时还没风光起来的高中生球员已经永远只能成为NBA历史上的风景……
回忆是个有趣的东西,它会让每个曾经在我们眼前流逝的平常瞬间,变得像妙趣横生的发现之旅。当我们追忆起时,才会发现,那段曾经平淡无奇的时光,其实也配得上伟大这个题头。
非典型选秀
NBA球员整个职业生涯的两端,是选秀和退役,就好象一个生命从产房走向养老院。我们关于那个遥远赛季的回忆,也从那年的选秀开始。
选秀大年后一年的选秀会往往不会有太多能在日后崭露头角的巨星出现,这一年的选秀大会也不例外,在日后能够够得上星字招牌的,仅有邓肯,比卢普斯与麦迪三位新秀,但这三枚仅存的硕果,在未来却成为能与96届新秀抗衡甚至更胜一筹的天王巨星,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届选秀的星光在今日看来,并不算黯淡。但在当时看来,这届选秀会除了维克森林大学的邓肯和犹他大学的范霍恩,能提得出手的新秀实在缺乏。
虽然被称为“下一个伯德”的范·霍恩是当年状元的最大热门,但马刺队在选秀上显示出了他们深远的眼光,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邓肯,一个将带领他们改变新世纪联盟格局的统治级球员。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放弃了一个赛季——1996-97赛季,“海军上将”罗宾逊因伤缺阵整个赛季,于是,马刺队索性为了得到状元签放弃整个赛季。邓肯没有让马刺失望,10年4冠的成就证明了邓肯的价值,也让马刺成为97届选秀中最大的赢家。
手中握有榜眼签的76人选择了范·霍恩,但随即便把他交易到篮网。在职业生涯的前两个赛季,范·霍恩的表现并未辱没榜眼身份,但接连不断的伤病毁掉了他的前途,臂伤、臀伤、膝伤、踝伤……各种伤病的轮番折磨,让他从“97届最有天赋的新秀”沦落到今日“富有职业精神的运动员。”
业已沉沦的凯尔特人在选秀会上作出了当时最明智的决定,选择了比卢普斯。但这并不代表凯尔特人的管理层与教练组真的是慧眼识珠的伯乐。在时任凯尔特人主教练的皮蒂诺看来,比卢普斯在传球上的天赋甚至不及沃克(天可怜见,这是怎样的“慧眼”,难怪凯尔特人中兴如此艰难),而在进攻端,6号新秀,皮蒂诺执教肯塔基大学时的旧将罗恩·莫塞尔则更合这位主帅的胃口。凯尔特人队或者说皮蒂诺对比卢普斯的耐心仅仅持续了51场比赛,未来的总决赛MVP就被送到了猛龙队。绿衫军则将复兴的希望放在了莫赛尔身上。
罗恩·莫赛尔,这个名字在今天已经非常陌生,但在当时,却是凯尔特人的希望所在,这毕竟是凯尔特人86年榜眼秀拜亚斯离奇毙命陷入选秀魔咒后,顺位仅次于“不成器”的比卢普斯的球员。况且,如果不是在选秀前传出打架和训练迟到等一系列丑闻,这个97届新秀中的天才本可以得到更高的顺位。但莫赛尔只闪耀了两个赛季,便陷入伤病困扰中,不得不在2004年——比卢普斯率领活塞队登顶的年头,黯然离开联盟。
光荣与梦想
在这届选秀中,最让人吃惊的是猛龙队,他们用宝贵的第9顺位选了一个高中生,特雷西·麦格雷迪(明智的选择,混沌的发现,凯尔特人悲剧的复制)。在当时,高中生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人们的普遍意识里,高中生只是一帮没有经过大学篮球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意识都没真正成熟的毛孩子,除了扣篮和失误频频的个人表演,似乎不能给球队更多贡献。而麦迪,只是一个在训练营中击败了全美第一高中生奥多姆,出身低级高中联赛的小伙子。而此前一年在高中时就名震天下的科比·布莱恩特也不过是十三顺位。媒体对麦迪的评价是:“有很高的潜力,但还没做好打NBA的准备。”尽管当时,那个起初比麦迪更耀眼的表哥卡特还披着北卡蓝在NCAA的赛场上闪转腾挪,但猛龙队给他的,依然是冰冷的板凳。
选秀顺位排在麦迪前面的是分别以第7位和第8位被网队和勇士队选走的蒂姆·托马斯和福伊尔,紧跟在他后面的是被雄鹿选去的10号新秀丹尼·福特森。前两位老兄在联盟中还能见到影子,福特森在上赛季与超音速的合同结束之后,已经离开NBA。4号新秀丹尼尔斯与5号新秀托尼·巴蒂,虽然顺位不低,但在球队中的地位与前几位相差不大,湮没在联盟数百号角色球员之中。
最后一位名字还不至于让今天的球迷太过挠头的新秀,是在奥本山一役中一举成名的“武圣”斯蒂芬·杰克逊,他也是那届新秀中,为数不多的在今天还能被列入球队首发名单的一员。但在当年的选秀中,他绝不比任何一个新秀风光,第二轮第14位才被太阳队选中。次轮的草根出身,让他没有获得任何保障合同,在短暂为太阳效力后,他加入CBA(美国大陆篮球协会,隶属于NBA的一个二级发展联盟)的山猫队,为了生计,还跑到南美的多美尼加共和国去打了两个赛季球。直到2000年加盟篮网,他才站稳脚跟,真正开始NBA生涯。
以上数位昔日的新秀代表了97届新秀们的现状,除了数得着几位大红大紫的巨星和角色球员之外,大多数已经不见踪影。他们身上凝聚了97届新秀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起点高低不同,但最后决定他们成功的,除了机遇、天赋之外,更多的是对机会的积极等待与自身的不懈奋斗,他们的光荣与殒落又何尝不是NBA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秀们的真实写照呢?
最后的公牛
那个赛季,整个联盟依然被笼罩在公牛王朝的红色铁幕之下,但诸侯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公牛强权的挑战,西部势力经过多年韬光养晦,在为与公牛王朝争锋的砺兵秣马中,整体实力已经渐渐开始压倒东部群雄。乔丹离去,带走的不单是公牛的霸权,还有整个东部的强势。
同今天国人谈及NBA必谈姚易类似,在那个年代,谈及NBA,言必称乔丹,顺带提下公牛队。翻开当时的NBA杂志封面,一半是以乔丹为主的公牛队员,另一半是所谓乔丹的接班人们与所谓的敌人们。当真是个只知有乔丹公牛,不知有NBA的时代。公牛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公牛的强大实力不必赘述,浩如烟海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可以让今天的球迷充分领略公牛王朝的魅力和飞人陛下的神奇。1997-98赛季,公牛的最后一个称霸赛季,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人们对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投以最后的关注呢?对于战士来说,这是最后一次挑战神权的机会,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
在这个赛季开始前,继前一年与公牛队签订了3014万美元的巨额薪金合同后,乔丹与公牛队又签订了一年3314万美元的超级合同。不过这不是公众关于乔丹讨论最集中的话题,乔丹的去留才是牵动人心的悬念。此时的公牛依然强劲,赛季开始前的预测只集中在哪支球队会在总决赛中与公牛相遇,而不是谁会取代公牛夺得总冠军。公牛强大的根源很显然是乔丹,但他连续两次只签一年的超级合同也表明了他随时可能会结束职业生涯。随着赛季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了他离开的确定性,全明星赛上刻意而为的23分,赛季末杰克逊的不再续约,都表明了这一切,而公牛队总经理杰里·克劳斯已经开始为后乔丹时代的重建着手准备了。

尽管乔丹去向已定,但只要他还在场上,公牛就是不可战胜的球队。常规赛没有任何悬念,公牛收获与西区头名爵士队相同的62胜20负的战绩,位列东区头名。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仅凭相同的战绩,卡尔·马龙甭想从最后一季征战赛场的乔丹的头上抢到MVP头衔,球迷是不会答应的。乔丹的常规赛结束了,只剩下季后赛为圆满谢幕搏杀了。随着总决赛的逼近,乔丹的公牛生涯就要走到尽头,公牛王朝的耀眼光芒,此刻更像是刺眼的夕阳余辉。
爵士的反击
与乔丹同处一个时代是爵士二老的悲哀,尽管爵士是唯一一支有能力去挑战公牛霸权的球队,但还是没有能力撼动这个强大的对手。虽然公牛队在战胜爵士的过程当中,也有巧合和奇迹的成分存在,但连续两次总决赛都上演相似的一幕,就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了。尽管在实力上相差一筹,马龙和斯托克顿仍然是那个时代乔丹遇到过的最强劲的对手。1997年的总决赛上,乔丹在关键的第五场比赛中带着急性肠炎击败了爵士,一举奠定胜局,最后用六场比赛击溃爵士。爵士没有像其它被乔丹击倒的球队一样一举崩溃,毕竟他们也同样处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97年的夏天,他们几乎未作任何人员交易,仍以97年总决赛的班底向总冠军发起冲击。他们的自信并非盲目,即使那一年的总冠军被爵士获得,想必大家也丝毫感觉不到意外。
爵士在那个赛季拥有恐怖的攻击力,场均得到112.6分,排名联盟第一,而失分为105.4分。主力球员马龙,每场比赛轰下27分10.3个篮板,每场比赛能制造10.2次罚球,对对手防守的冲击力甚至比乔丹更强。队中有四名投篮命中率在5成之上的球员,三位三分命中率在4成之上的投手,从攻击力的角度而言,他们甚至比公牛队更强。一个赛季下来,他们在整体实力强大的西部获得了62场比赛的胜场。这并不是爵士力量的全部,季后赛,才是他们露出爪牙的时刻。
乔丹的敌人
有意染指总冠军的绝不仅仅是爵士,总冠军的心不能被低估,季后赛球队的心同样不能被低估。整个公牛称霸的时期,诸强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同公牛争冠的努力,即便公牛成为史上最强球队的96年,凭借“手套”佩顿和“雨人”坎普,超音速还曾经连续两场扳倒公牛,并未甘心投降。
1997年,乔丹已经35岁了,越来越迫近的退役让一直被乔丹压得抬不起头的列强们又找到了新的希望。夺取即将出现真空的霸权,成了各队紧迫的任务,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
步行者在赛季开始前炒掉了拉里·布朗,乔丹曾经的敌人,“大鸟”伯德接印执掌步行者。荷兰人施密茨在这个赛季基本保持了健康,破天荒地出战73场。从勇士队得到的穆林成为球队的3号得分手,每场比赛可以为球队贡献11分。阵容齐整的步行者队在伯德的指挥下,98年1月份取得12胜2负的惊人战绩,整个赛季横卷58场胜,从强权过度到王权。
超音速在赛季前动了大手术,7张新面孔出现在他们的阵容名单之中。巅峰不再的坎普被送至雄鹿,换来尚未被酒精毁掉的贝克。再加上通过交易得到的杰罗姆·科塞、格雷格·安东尼、阿隆·威廉姆斯和戴尔·埃利斯,球队阵容深度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赛季末,他们取得了61胜21负的战绩,光荣成为NBA历史上第三支连续6个赛季在常规赛中取得55+胜场的球队。
热火与尼克斯这两支球队在上一个赛季的斗殴事件后因祸得福,一个为球队找到了铁血的感觉,另一个球队则被甘当拖把的主帅感染,全队上下一心,在与尤因续约后,拉里·约翰逊宣称,“我们的目标是总冠军”,虽然他们在季后赛中唯一击败的对手是宿敌热火。热火倒掉的有点气闷,他们本该比尼克斯更有资格说出这句话,尽管他们的实力也没法和公牛爵士相比。莫宁、马什本、P.J.布朗、以及赛季中段得到的布伦特·巴里,这个阵容足够豪华。
经过漫长的准备,这些球队只盼着能在季后赛场上得到实力的证明,获得同王者角逐天下的资格,洗刷曾经的耻辱,追逐近在眼前的冠军梦想。那一刻,你听得到天空中的隐隐雷声。
新势力觉醒
在老一代的势力加紧抢班夺权的同时,新一代的势力正在慢慢崛起,还在热衷于争夺公牛手中霸权以及即将因为乔丹离去带来的统治力真空的老牌强队们不会预料到,真正的敌人将会来自于这些不曾被列入到权力名单的球队中。比卢普斯此时尚在游荡,老布朗刚刚去了未来在总决赛中靠一胜技惊天下的76人,活塞此时还尚未形成气候。太阳虽然有基德、纳什两大当代控卫在手,但基德还不是今日三双如家常便饭的老妖,麦克戴斯这样的搭档也不够格去挑战强权,而纳什还只能在板凳上做精力超级旺盛的基德的替补,在这个防守才刚刚开始形成风气的时代,纳什还不可能带着还在初中和大学奋斗的小斯、马里昂上演空中大灌篮。但马刺和湖人,已经开始向着强队的行列进发,不久,他们就将统帅新的时代。
湖人这边,大鲨鱼奥尼尔正值盛年,挟亿万美元合同之势在湖人的赛场上带领埃迪·琼斯与范·埃克塞尔肆虐西部诸强的篮下禁地。板凳上,二年级菜鸟布莱恩特紧紧把握自己每一秒上场时间,在成为最佳第六人的热门同时,做着取代乔丹的梦想。湖人已经初步显现王者之像,当赛季,湖人全队6人得分上双,平均每场轰下111.7分,仅次于爵士队。全季61场比赛的胜场和西雅图并列西部第2,如果再考虑到这支球队深厚的板凳(板凳匪帮的首领可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杀人王科比·布莱恩特)和蓬勃的朝气,他们是当季第三好的球队。
圣安东尼奥这边,邓肯在职业生涯的首个赛季,包揽了全部的西部当月最佳新秀,靠场均21.1分11.9个篮板的惊人数据毫无悬念地攫取新人王桂冠。他和大卫·罗宾逊组成的双塔每场比赛砍下42.7分、22.5个篮板,波波维奇在教练席上坐定指挥,迎来邓肯,他终于不必再受上个赛季区区17胜带来的满肚子窝囊气,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再有了。这个赛季,马刺取得了56胜,在他们的前面是爵士、湖人和超音速三大巨头,不远的未来,这些球队都得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距离,是很远。
神之绝唱
7场鏖战或许会让已经严阵以待的爵士暗自庆幸,但他们也许不会想到,生死决战唤醒了藏在公牛队员心中的战意。Come and fight! 只是爵士面对的对手是拥有300勇士般战意的百万军团,这是传奇王朝的最后一役,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对爵士的首战,与步行者7战带来的疲惫开始袭击公牛队,首战的下半场,乔丹的命中率从61%下降到30%,并在关键时刻出现两次致命的失误,最终以85比88输掉首场比赛。
首战失利强烈刺激了公牛队,在盐湖城的第二战,乔丹轰下了37分,其中最后一节拿下了13分。率领球队以93比88胜出,为公牛队扳回一城。第三站公牛队返回主场,这场比赛中,公牛摆出了强硬的防守架势,但最后的结果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常规赛进攻之王爵士在这场比赛中仅拿到区区54分,创下24秒进攻制施行以来最低得分纪录。第四战,虽然乔丹和皮蓬双双状态不佳,但关键时刻强悍的防守再次帮助公牛队取得胜利,整个下半场,罗德曼死死防住对方头号得分手马龙,最后一节,常规赛命中率在五成以上的老马龙命中率只有12%,公牛连续三场挫败爵士。第五战,运气显然不在公牛这边,比赛开始不久,皮蓬就因为背伤复发下场,他们丢掉了比赛,公牛被拖入了第6战。
1998年6月14日,1998年总决赛第6战在盐湖城举行,这是乔丹最后一次出现在总决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完全成为了乔丹的表演时间,该场比赛中,乔丹轰下了45分,超过全队87分得分的一半。这场比赛最神奇的时刻,发生在该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准确地说发生在最后的11秒,比赛的最后时刻,乔丹从马龙手中“成功”抢断(这是一次有争议的抢断,根据赛后录像,乔丹的动作并不干净,有犯规嫌疑,但裁判并没有吹响哨子)后,向球场右侧突破,防守他的是拉塞尔——97年,乔丹就是用同一招,向右虚晃后变向,晃倒拉塞尔投入最后致胜进球,拉塞尔没有第二次上当,死死贴住乔丹,另一位火热的射手科尔此刻被斯托克顿死死看住,最后,乔丹选择慢悠悠地带球到前场,投出一记教科书般的标准跳投,球进,给爵士留下的是6.9秒时间和一分的差距……公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87比86,公牛赢得了总冠军。当终场哨声响起,乔丹高高跃起,这一刻被摄像机永远留下。画面上乔丹留下了一个停在空中的背影,随着这一刻,曾经无比强大的公牛,一个彪悍的时代,也永远成为了一个背影。一切都结束了。
接不了班的接班人
乔丹的最后一个赛季,尽管联盟内并不缺乏新老球星,但斯特恩已经未雨绸缪,开始大肆宣扬接班人,那么,在乔丹依然占据所有荣耀的时刻,这些新老巨星又处于怎样的状况?

从1984年执掌NBA起,明星制成为斯特恩的看家法宝,J博士、黑白双雄、“飞人”乔丹,NBA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招牌巨星,对这些巨星的疯狂热捧又促进NBA迅速抢占市场,在美国本土,NBA得以和棒球、橄榄球并驾齐驱,在国际上,影响力日盛。到了乔丹时代,明星制的影响力达到空前的高度,世界各地的球迷都把23号作为偶像,从沙漠到冰原,电视机里都会有NBA的比赛,乔丹带着杰里·韦斯特的剪影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一盛景至少持续了接近10年,当乔丹准备离开的一刻,斯特恩突然发现,竟然找不到承担NBA代言人这个巨大荣誉的接班人。在乔丹还在场上飞翔的时刻,这场关乎NBA未来命运的造星运动就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不仅是NBA,依靠NBA糊口的运动厂商,篮球媒体们也自发地加入到这场决定未来钱包轻重的运动中来。希尔、哈达威、卡特、艾弗森、科比、麦迪都曾经出现在这个涂涂写写的名单中。在1997-98赛季,“天选之子”的荣耀,属于希尔与“便士”哈达威。
希尔是最早被选定的乔丹接班人,1994年,希尔以首轮第三位进入NBA。希尔天赋出众、技术全面,可以胜任多个位置,身体素质出众,球风飘逸、潇洒,没进入NBA之前就已享誉全美。
除了优异的球技之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希尔外形俊朗,举止优雅,每每出现在公众面前,必定是一身品味与风度并重的得体装扮,深得一心想把球员搞成一个模子出来的绅士的斯特恩欢心。
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希尔出道时正逢乔丹首次退役,他的到来填补了人们对巨星的渴望。希尔菜鸟赛季的表现堪称完美,依靠场均19.9分、6.4个篮板、5.0助攻的全面数据,和基德并列为最佳新秀,首次参加全明星赛就成为全明星票王,球迷对他的宠爱可见一斑。在职业生涯的第三个赛季,他甚至交出场均21.4分、9.0个篮板、7.3次助攻的恐怖数据,全盛时期希尔的强大实力可见一斑。1997-98赛季,尽管活塞没有进入季后赛,希尔仍交出21.1分7.7个篮板、6.8次助攻的全面数据,虽然在得分能力上与同时期的乔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已经是同一阶段的巨星中的佼佼者。
另一位钦定接班人哈达威,比希尔还早一年进入联盟,与比他更早一年的奥尼尔结为搭档。这对组合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引领球队取得的战绩,都颇为抢眼,奥尼尔早就被认定是超级中锋的未来接班人,哈达威也被看作乔丹的另一个接班人。对于哈达威的赞誉在当时比奥尼尔更为夸张,哈达威被称作“乔丹与魔术师的合体”。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赞誉并不无道理。身高2.01米的便士身体素质惊人,无论是速度还是弹跳均十分惊人,球风极具观赏性,突破凌厉,是一位高开高走的飞人球员。尽管拥有出众的个人能力,打球却并不自私,菜鸟赛季每场比赛便能贡献6.6次助攻。与奥尼尔搭档的几个赛季,均带领球队进入季后赛,其中1994-95赛季,他与奥尼尔领军的魔术队,在季后赛中淘汰了刚刚复出的乔丹率领的公牛队,技惊四座,誉满天下。
但便士的运气却不怎么样,1996-97赛季他遭遇搭档奥尼尔出走与更严重的伤病打击,全赛季出战59场,1997-98赛季仅出战19场,随后的几年中,他不断遭受伤病袭扰,状态全无,最终,便士成为了一个遥远的传说,乔丹接班人的名号也被安到新的继任者之中。
另一位接班人希尔之后的命运也并不比便士好更多,1999-00赛季,如日中天的格兰特·希尔遭遇严重的踝伤,遂被交易到魔术队,此后几年持续被伤病困扰,近年来虽然伤病好转,但状态已经消耗殆尽,难复当年之勇。
老枪依然响亮
对于全世界的球迷而言,对乔丹离去不高兴肯定比高兴的人多,但在NBA联盟的球星中,肯定是相反。乔丹离去,终于让这些长期被压制的巨星看到了一丝曙光,所有关注终于不用都给那个23号了。
对乔丹离开,最高兴的,非皮蓬莫属,这个天才巨星一直在乔丹身边扮演副手的角色。但其实他并不心甘情愿,一直以来皮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独自带队,闯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证明自己即使不依附在乔丹羽翼之下,也能作出一份成就。这是可以理解的,况且今天我们知道,乔丹本人绝非当时的媒介描述的那样完美,集人性优点于一身,心比天高的皮老二在这个被形容为“自大、偏执、有强烈控制欲”的篮球之神旁边的日子绝不痛快,一旦皮蓬在某场比赛的表现比乔丹更好,乔丹就会在队内训练中选择和皮蓬一对一,将他防死,打爆,而一旦表现不好,冷嘲热讽就扔上去,这二位的关系颇有点像变形金刚中的威震天与红蜘蛛,貌合神离,只是因为共同目标和无法逾越的威慑力才紧密团结在一起。
1997-98赛季是皮蓬来到联盟中的第11个赛季,在他已经度过的十个赛季中,除了乔丹离开的不到两个赛季内,他的得分从来没超过21分,这当然不是因为能力限制,因为乔丹的存在,拥有优异战术阅读能力的皮蓬只能作为三角进攻的发起和组织者,却轮不到他做终结者。1997-98赛季,皮蓬终于等到了乔丹真正离开的机会,但命运却吝于给他另起炉灶的机会,这个赛季,皮蓬职业生涯第一次遭遇严重伤病,缺阵达35场。尽管当季他还没有大幅度下滑,但在这之后,他的表现却每况愈下,伤病也频频袭来。
乔丹的敌人们这个赛季依然活跃在场上,为了那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在总决赛击倒乔丹的机会搏杀,犹他二老前面已经讲过,他们是所有对手中最接近成功遭受的打击也最大。乔丹的另一位仇敌——唯一曾经令乔天王在场上动粗的米勒,在这一年则迎来了他和乔丹对决的高潮,东部决赛上的7场巅峰之战。系列战第6场比赛,米勒给了乔丹一个“惊喜”。比赛最后时刻,游走在三分线外的米勒将紧紧贴防的乔丹狠狠推出场外,这一切骗过了裁判的眼睛,此时已经无人防守的米勒接过队友的传球,一记漂亮的三分投射,绝杀了公牛,将总比分扳成三比三平。平时受惯了裁判照顾的乔丹哪里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赛后美联社用了这样的导语“裁判没吹,就不算犯规”,以此讽刺米勒的表现和针对乔丹的“明星哨”。尽管在乔丹离开后,在2000年,米勒终于得到机会杀入总决赛,但奈何此时,他已经进入衰退期,已经没有能力阻挡如日中天的OK组合。而1997-98赛季,正是他衰退的开始,终于等到可以不再被笼罩在阴影之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力飞翔,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能被一起列入这个名单的还有佩顿、巴克利和德雷克斯勒。佩顿当时还处于壮年,抢断依旧犀利,可惜不再有当年在总决赛场上与乔丹厮杀时一样优秀的队友,纵然温·贝克彼时还未沦为酒鬼,但也绝没有实力能与奥尼尔、马龙这种级别的内线怪物抗衡;德雷克斯勒一则已经过了拥有平地滑翔能力的年纪,二则一枚戒指到手已经没有多少上进心,可怜了搭档巴克利爵士,年轻力壮在菲尼克斯混的时候,横在前面的不是湖人就是公牛这样的庞然大物,年老体衰了寻思趁着乔丹不在找几根粗大腿抱着混戒指,乔丹又杀回来不说,两个搭档还真加个老字的抬头变成老搭档了,除了一起唏嘘,不能再有别的指望。

虽然乔丹已经离开了,但老家伙们还是没有出头的机会。既然连神话都会老去,更何况凡人,他们在乔丹霸道最为炽张之时,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给予反抗,在他们只顾着曾经的目标争高下的时候,世界已经在离他们远去。
菜鸟向前冲
当老一代的巨星慢慢老去,褪去背负的光环的时候,新一代的巨星们,已经开始对老江湖们掌控的天下跃跃欲试。
费城,艾弗森迎来了未来将自己带到总决赛地板上的老帅拉里·布朗,踢走了一直为了老大地位和他明争暗斗的斯塔克豪斯,稳稳坐住了76人老大的位子。开赛之前,特立独行的小艾忙着呼朋唤友,忙着接连不断的官司,就是一直抽不出时间去参加训练营,没空去见见三番五次邀约会面的新帅布朗,直到新赛季开始前,这对师徒才有机会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老帅布朗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被人压的角色,在吃了艾弗森一个回合的哑巴亏之后,老布朗也下了拔刺头的决心,整个赛季,艾弗森的出手次数被严令控制。艾弗森从此每日天人交战,时刻游走在老帅布朗安排好的战术打法和随心所欲之间,这对师徒的暗战刚刚开始。
苦寒之地的明尼苏达森林狼建队未久,就迎来了高中生中少见的进入联盟就像大学生一样发光发热的即插拔型USB选手加内特,加上号称第一街球高手以及N年后自称天下第一后卫的马布里,外加古格里奥塔,虽然没能凑不上七,但三匹狼的名号说出去也够威风,况且还从垫底鱼腩成为季后赛球队。唯一让他们头痛的就是与加内特的续约,谈到续约,加内特张口就是1.2亿美元,从来没有哪个新秀有如此大的胃口,在YES OR NO间迟疑了一个赛季,眼看加内特和公牛眉来眼去要步奥尼尔奔美元而去的后尘,只得咬牙应下。却不想会因此引得另外俩狼起了狼子贪心,撒腿而去。更未曾想到,这份合同引发的蝴蝶效应会引起一场至少间接导致一代雨人变成肉人的大罢工。
洛杉矶,科比·布莱恩特还只是个表现欲强烈,求胜欲望与能力并不对等的二年级菜鸟,只能给埃迪·琼斯做第六人,整个赛季,他只有一场比赛首发。在当时看来,哈里斯把他按在板凳上是有道理的,尽管在这个赛季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全明星先发球员(这个纪录后来被詹姆斯打破)但这个新秀赛季就只顾着和乔丹斗牛逞威风的年轻人对于比赛的控制力还很微弱,一得到机会便疯狂出手,尽管他出场时间比埃迪·琼斯少了整整10分钟,出手次数却仅比琼斯少1次。该年季后赛对爵士的第四场比赛中,科比在距离比赛还剩4分钟时出场,连续投出三记 air ball (三不沾),让主帅哈里斯只能干跺脚。这三记三不沾和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让人们在一个夏天之后看到了科比的自尊与努力,他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练习投篮和防守,还靠着杰里·韦斯特的面子找来一个叫乔丹的特约嘉宾进行特别指导。
华盛顿,已经抛弃了不祥的子弹这个队名的奇才队聚集了一堆“奇才”。密歇根大学五虎中的两虎——韦伯和朱万·霍华德在这里扎堆儿,虽说当年一副麻将牌还能余出个COSPLAY易先生旁观的局面不再,哥俩也能捉对儿出去喝喝酒,泡泡美女,顺便每场还能为球队贡献40分、17个篮板,再加上得分、助攻一把抓的数据狂人斯特里克兰,除了哥几个对防守没甚兴趣,球队横竖进不去季后赛,场面上还算能让首都人民不把脸丢光。只是韦伯老兄不安分是老传统,赛季前就搞出带大麻上飞机的丑事,赛季中又闹出和好兄弟朱万一起在酒吧骚扰不良少女的花边,赛季结束又搞出酒后驾车携带大麻且在公路上大玩极品飞车被警察逮个正着的猛料,成功上演丑闻三部曲,未等短摆赛季开始,就被首都球队净化市容送到小城萨克拉门托。
中锋的天下
联盟发展到今天,顺应了世界潮流,大型动物成了稀罕物。不过1997-98赛季,却没有这样的忧虑,那时,正逢中锋潮流的鼎盛时期,成名中锋随便一抓都是一大把。且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良好结构。
奥拉朱旺、尤因、大卫·罗宾逊三人此时在联盟混迹已久,与乔丹同年进入NBA的奥拉朱旺已经获得两枚总冠军戒指,此时已经算得功德圆满。但这个赛季奥拉朱旺已经老态尽显,因为伤病仅仅出战47场比赛,职业生涯首次没有收获20+10的两双数据。大卫·罗宾虽然刚从病床上爬起来,但身边却填了个名义上的大前锋,未来最具统治力的内线球员,组成双塔阵容,教练席上又迎来了名人堂教练种子波波维奇,在临退休之际见到了总冠军的曙光。尤因幸也不幸把根扎在纽约,在加上面相不惹人爱,球风过于朴实,不太受素来以苛刻闻名的纽约媒体待见,赛季开始不久,被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刊专文拍砖,很是郁闷。
中生代中锋则以莫宁为代表,莫宁在赛季中段被查出新陈代谢系统罢工之前,场均贡献19.2分,9.6个篮板的准两双数据,是热火的第一攻击点兼篮板手,可惜天不作美,赛季后段身体亮起了红灯,之后数年在赛场和病床间往返,最后终靠后生韦德、奥尼尔成全圆了戒指梦上演一出NBA版的励志剧。
穆大叔当时还“年青”,没人就生日这个话题拿他开涮,在老鹰队内线一柱擎天镇守篮下,场均贡献13.4分,那时斯老板还没对他摇手指开禁,每场比赛穆大叔还能摇上3.4次手指而不必像嗑药一样摇头晃脑。该赛季,穆托姆博连续第三年进入全明星赛,在场上晃悠了19分钟还很照顾对手面子只摇了一次手指。
青年一代比较冷清,只有奥尼尔在撑门面,老一代廉颇老矣,奥拉朱旺再也没机会没能力打的大鲨鱼躲更衣室里哭鼻子。离开奥兰多的迪斯尼,到好莱坞的摄影棚里上上镜头也很是过瘾,奥尼尔这一年过的很舒服。巴斯老板很大方,小弟科比很听话,罚球虽然一如既往地烂,好歹砍鲨战术还没被发明出来。更重要的是,与任何一支日薄西山的强队不同,湖人此时正如红日初升,马上就要重铸辉煌。留给奥尼尔的,将是无尽的光荣与梦想,当然,还有数不清的美元。
后记
1997-98,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乔丹,在一片末世论的恐慌声中结束了他的时代;西强东弱的格局开始形成,防守成为主流;旧的偶像在老去,但新的偶像已经开始成长;不同国界,不同肤色的孩子穿着乔丹、魔术师的球衣在不同的场地上享受着篮球带来的乐趣;他们中有很多人将成为这个曾经只能被放在梦想中的篮球圣地的顶级巨星,新的时代正在开始;等待着NBA的是60年来最大的混乱——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罢工。大乱方大治,在经过短暂的动荡之后,NBA又恢复了往日生机,没有了乔天王,艾天王、科天王、勒天王的比赛一样能给我们带来精彩和激动。当篮球让艾弗森成为新生代偶像时,安东尼已经成为初中生篮球场上不可阻挡的巨星;当乔丹背对摄像机跳起的一瞬,欢呼的不仅有科比,还有在电视机前的勒布朗·詹姆斯。当徐济成翻遍NCAA和高中的花名册也没发现像样中锋并把这一切告诉一个叫苏群的记者并把这份见闻写到一份篮球杂志上为大郅即将开赴NBA的美好前景摇旗呐喊时,姚明也许在宿舍里和刘炜侃大山,易建联在简陋的街边球场上获得阵阵欢呼,霍华德又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扣篮获得小伙伴们的阵阵掌声……1997-98,不是一个结束,更像是一段充满希望的开始。
还在热衷于争夺公牛霸权以及即将因乔丹离去带来权利力真空的强队们不会预料到,真正的敌人将会来自于这些不曾被列入到权力名单的球队中。
87比86,公牛赢得了总冠军。当终场哨声响起,乔丹高高跃起,这一刻被永远铭刻。随着这一刻,曾经无比强大的公牛,也永远成为了一个背影。
乔丹离去对球星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郁闷的事儿,乔丹离去,终于让这些长期被压制的巨星看到了一丝曙光,所有关注终于不用都给那个23号了。
当老一代的巨星慢慢老去,褪去背负的光环的时候,艾弗森、科比等新一代的巨星们正在崛起,已经开始对老江湖们掌控的天下跃跃欲试。
1997-98赛季,并没有现在球队们对中锋乏力的忧虑,那时,正逢中锋潮流的鼎盛时期,成名中锋随便一抓都是一大把。且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良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