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传形传蕴传道——评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教师作品音乐会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24日,“'传·习'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教师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成功举行.rn本场音乐会由上音附中专业教师,上音附中和本、硕相关表演专业在校生,以及杰出校友、表演乐团[1]共同参与到此次演出中.音乐会上演的曲目,均为上音附中作曲学科教师新近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七首作品均为室内乐体裁,不仅涵盖二重奏、三重奏至小型室内乐队等各类编制,而且运用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进行不同的组合,作品形式丰富、风格各异.如经典室内乐体裁在当代语境呈现的《弦乐四重奏4.0——家》《来自远方的歌》;塑造不同音乐(人物)形象的《三个人的游戏》《仨人行》;反映中国当代文化意蕴和人文情怀的《梅》《野人海的传奇》《》,此次音乐会充分展示了一场作曲与表演实践互动的精彩视听盛宴.
其他文献
古典音乐文化在进入20世纪后发生了巨大的质变,向来被奉为圭臬的调性法则逐渐被轻视,而聚焦于自我批判与多元创新等反叛价值的现代音乐登上舞台。阿多诺曾指出:“音乐在最近这30年里所经受的变迁直到现在几乎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考察……其结果会在无秩序之后带来秩序,关于未来的革新的思考。”  “拼贴”是这股潮流中极为重要的音乐创作手法,钟子林曾这样定义:“拼贴(collage)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视觉艺术,指把各
期刊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音乐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情绪受到带动,对于学生三观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当
期刊
一、跨界族群民歌的历史背景rn黎族与蛋民是海南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族群,从文化属性看,黎蛋都具有陆海双重文化属性.从族系属性看,一个“以海为生”,另一个则“以山为居”,一个
期刊
受交感美学观影响,德彪西的作品感官交互性强,常伴以超越听觉的画面感.德彪西的音乐中所呈现出情景性以及其生成过程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其钢琴作品《泛舟》作
期刊
对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绘画样式,建立自己的风格。所谓独特的语言方式和绘画样式,所谓个人绘画风格,必须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公共资源和个人创造。公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别于本科院校,高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实用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截至2020年,我国普通高职院校共有1430多所,艺术类高
期刊
人们对音乐有着不同的认知,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等生活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音乐因“人”的主体能动性而产生不同的音乐现象和音乐
期刊
陈应时先生的音乐结构研究既源于其学术经历,即他出身于民间音乐繁兴的上海南汇地区,据江南丝竹传承人沈风泉先生回忆,陈应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对江南丝竹、沪剧、南汇民歌很有
期刊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之一,是一种拉弦乐器.最早出现的时期是在唐朝.一些民间的街头艺人对拉弦乐器进行了创新,之后又经过了多次的改良,在中国,二胡已经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拉弦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之歌》中的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观察马勒音乐中的死亡内涵,解决笔者初听这首作品时产生的诸多不解和困惑.这首标志着马勒成熟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