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二三写好作文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据说有“三怕”:一怕周树人(鲁迅),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写作文是语文中的必修课,毫无退路可言。长期以来学生常常抱怨生活枯燥,苦于“囊中羞涩”,写起来力不从心,恐惧之余恰似惊弓之鸟,谈“作文”色变,怎样才能少一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尴尬,多一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呢?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激情
  
  首先要给写作减负、松绑,尽量减少束缚,自由写作,让写作文在最大意义上变成一种期盼,增加写作的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如果不是“我要写”,而是外在的客体逼着“要我写”,根本找不到写作的快感和乐趣,久而久之,只能将学生更近地推向厌烦的边缘。虽然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着很强硬的理由,但是学生只能是太多的无奈,此时可在一定的框架内,给足学生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权,把写作文变成考试规则下的一种内在需要,以“我手写我心”。
  兴趣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只有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有的放矢,离成功越来越近。写作文也是如此,若是让学生写曾经注意过的事,或许写得比较理想;若是让他们写根本不感兴趣或是在他身上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的出色的。令学生在喜闻乐见的事件中练笔,津津有味,有话可写,有血有肉,水平与日俱增,渐渐地会不由自主地动笔,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做到“有事写—有意思—努力写—乐于写”,写得如痴如醉,正所谓“作文作文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二、“借得东风再扬帆”——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有明训!语文教材历来都是以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蕴含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文化名人的思想精华,它像一潭深渊,凝聚了历史岁月中许多沧桑,也折射现实生活中的不少阳光,面对朝夕相伴的语文教材,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源头活水”。每篇课文都可作文写作内容的来源,课文中所表现的生活和塑造的形象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课文中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作为参照的对象,古诗文中留下的至理名言格言可以用作标题和论据。运用课文中耳熟能详的材料,可令文章满口生香,彰显个性,打造出精彩。面对韵味淡雅的散文,意味悠长的诗歌……在技巧上同样独树一帜,我们不能只注重语言的品味,内容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文章的灵巧结构,精妙的手法,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精妙技巧,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便能出彩,加上自己的创新,妙笔生辉,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真谛。即是说阅读时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则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因此搞好阅读势在必行,务必调动学生的口、耳、心等感官,反复吟诵,仔细揣摩,联系生活实际,放飞想象翅膀,由此及彼,表里兼顾,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头脑中的意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量,这样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又能在见到好词妙句时见贤思齐,为自己充电加油。人非圣贤,不能过目不忘,此时就要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背诵,这样做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名篇。背诵是熟练的结果,也是诵感的积累。量变往往会引起质变,随着诵读的数量的增加,便会达到背诵,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会逐渐加深,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的境界,这样把好东西“请进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写作时自能文思泉涌,靓点迭起。
  积累即包括优秀的词句段篇,还包括生活积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出什么文章。”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比如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农村,农村是一部大书,是一步宝典,同样有挖掘不尽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应该发挥农村的优势,聚焦学生的视野,在“农”字上下功夫,引导他们观察农村、农景,写农事,通过对生活多方面的观察参与和积累,心中自会有很多想说的话和能写的话。好的语言又有好的附丽,不愁没有好的文章。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猪肚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猪肚”是说文章内容要像猪肚那样内涵丰富,充实圆满,可见“猪肚”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凡是千古流传或者当代读者喜欢的文章,这三者都能达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写作文时面对“猪肚”,要从选材剪裁、谋篇布局、主题提炼、语言推敲等方面千锤百炼。
  第一、要有周密的布局。著名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的“猪肚”部分,作者用两句话就将行人的行踪交代的一清二楚:第一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是要进入阿里山了。另一句“不懂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这是要去阿里山的标志处神木了。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边走边看,阿里山美景也就被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出来。布局相当严谨,条理相当清晰。
  第二、要有隽永的意境。一篇文章当有其引人入胜的灵魂所在,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或耐人寻味或启迪哲思的主旨。为了凸显这一主旨,睿智的作家不会只放在文章的“豹尾”部分,因为“猪肚”应该是孕育蓄势并明朗主旨的主阵地。结尾只是对主旨的概括点题或者升华而已。
  第三、要有精致的语言。语言是文章强有力的支撑,只有优美的语言才能产生文学魅力,才能够深深感动或震撼读者而使人不忍卒读。很难想象,一篇语言“贫血”而显得干巴巴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田。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
期刊
内容摘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关键词:课改 策略 生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
期刊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逐步由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特色和质量的提高转变。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受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实施,新课程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对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一、数学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内容摘要:公文作为依法行政和公务活动的工具,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作为应用写作的一种类型,与其它的文种一样,具有审美性。政治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是公文的内在需要,也是公文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公文 政治性 和谐统一    一、公文的政治性本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
期刊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而中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
期刊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的特性,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溶入体育之中,时刻围绕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作风,从而逐渐升华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体德并重 人才 途径    1、学校道德教育的规律    1.1、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培养过程,直接灌输特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内容,以及榜
期刊
内容摘要: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我认为必须立足改革,探求新路。  关键词:政治 探索 新课标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
期刊
内容摘要: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许多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学生们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了,读书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声情并茂了,课堂上一下子就失去了许多激情。于是乎,我们就把语文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把活活的教材讲“死”了,把生动的课堂“扼杀”了。  关键词:激情 语文 课堂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许多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学生们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了,读书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声情并茂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