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HCV全长(天然)核心蛋白(C蛋白)和成熟C蛋白在HepG2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C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HCV全长和成熟核心基因
【机 构】
: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HCV全长(天然)核心蛋白(C蛋白)和成熟C蛋白在HepG2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C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HCV全长和成熟核心基因引物,以pBRTM/HCV1-3011为真核表达载体为模版行PCR;将PCR扩增产物酶切纯化后定向插入pEGFP-C1的BeglⅡ和EcoR Ⅰ位点,得到能表达全长HCV核心蛋白(C191 aa.)和成熟核心蛋白(C173 a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C191、pEGFP-C1-C173;将扩增pEGFP-C1-C191、pEGFP-C1-C173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中,28 h、5 d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5 d后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两种C蛋白在HepG2细胞中着色现象.结果 HCV核心基因PCR产物和构建的pEGFP-C1-C191、pEGFP-C1-C173经扩增测序证实.pEGDP-C1-C191转染HepG2细胞28 h后融合荧光全长C蛋白C191主要出现在核膜和胞质中,少部分出现在胞核及其膜中;而pEGDP-C1-C173转染HepG2细胞28 h后主要定位在核中和核膜上.但pEGDP-C1-C191转染HepG2细胞5 d后,其表达的融合荧光蛋白主要出现在核内和核膜上,少量在胞质中;而成熟C蛋白C173则仍然在胞核内及核膜上.pEGDP-C1-C转染HepG2细胞5 d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显示,C191蛋白和C173蛋白主要在核中、核膜着色,胞质有少量着色.结论 HCV全长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是一动态过程,先出现在胞质中和核膜上,最后定位在核中和核膜上;成熟C蛋白主要定位在核中和核膜上.这种现象为解释瞬时转染HCV不同长度C基因对p53/p21通路作用出现相反结果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查甘丙肽能否促进大鼠脂肪细胞GluT4膜位移。方法用3 H葡萄糖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2DG)摄取率;大鼠分4组:安静和运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安静和运动用药组注射甘丙肽
目的 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度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S)、未输液组(NF)、大量液体复
颅脑外伤极为常见,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伤及弥漫性脑损伤,还有颅骨骨折、气颅和迟发性脑内血肿以及外伤性脑梗塞等,病情凶险,伤残率、死亡率极高.救治越早,患者的生存率和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40~60岁女性患者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BMI
目的 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诱因、临床表现、结肠镜下特征、诊断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 2012年5月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共28例PM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
环腺苷酸结合蛋白(Epac)是环磷酸腺苷激活作用于Ras样GTP酶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现已确认Epac参与调控包括Ca2+离子处理,细胞增殖,细胞生存,细胞生化,细胞极化,细胞-细胞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TNBCs) neither express 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nor overexpress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Bec
随着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方法逐渐多样化,选择一种镇痛效果好而又对母婴无害的镇痛方法是产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的追求.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常用的分娩镇痛
目的 探讨白术生地颗粒治疗慢通过型便秘模型动物后肌间神经丛的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递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制作慢通过型便秘大鼠模型,使用白术生地颗粒进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