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来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垂体腺瘤的雌、孕激素受体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并结合内分泌功能分类和临床影像学检查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垂体腺瘤ER阳性率为77%,PR阳性率为67%。大的巨腺瘤ER、PR阳性率低于微腺瘤(PR间x~2=8.158,P=0.017【0.05)。细胞生长活跃的腺瘤ER、PR常阴性。不同功能类型的垂体腺瘤ER、PR阳性率亦不同。结论:研究提示ER、PR与垂体腺瘤的分化侵袭有关,ER、PR检测可能是垂体腺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显微镜或内窥镜下经单侧眶上外侧微创入路切除前颅底或鞍区肿瘤,以及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已被许多临床医师所采纳,并作了各种改良[1].该入路避免或减少了对
目的探讨卫生Ⅷ项目在实现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公平性目标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卫生Ⅷ项目/卫生Ⅷ支持性项目对母婴保健与健康影响”专项评估中的孕产妇入户调查数据库.分析项目
我们自1998年9月开展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术以来发生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得到较好的处理,无死亡和栓塞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本文作者报道了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应用伽玛刀(7刀)治疗34例位在外删膝状体后的视路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结果。位在膝状体后视放射(postgenicubte optic radiations)或纹状
作者采用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切除5例巨大岩斜坡脑膜瘤.全切除3例.2例恢复良好.另1例遗留对侧偏瘫和同侧Ⅲ、Ⅴ、Ⅵ脑神经功能障碍;次全切除的1例遗留持久性动跟神经瘫痪;而部分切
目的:报告施行血供重建治疗儿童烟雾病153例经10年(平均15年6个月)“上疗效随访:方法:经格拉斯哥预后计分、智商测定、经颅多普勒(TCD)、脑血管造影及头颅CT扫描与术前对比。结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硬脑膜侵犯与其它复发因素的关系。方法:对83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的垂体腺瘤病人术中采集硬脑膜标本作病理检查,并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促
目的 分析连续血液净化辅助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对狼疮性肾炎合并狼疮性肺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52例狼疮性肾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