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用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最富有生命意义的所在。它滋养生命,塑造心灵;它点燃热情,播撒希望。在这里,涓涓细流汇成一条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在这里,心与心碰撞,火与花共燃,沟通交流,构筑一个个知情意趣的演绎舞台。下面我谈谈课堂教学用语的性质和特点。
  1.导语
  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可以一下子将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觉得前方“仿佛若有光”,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迫不及待地朝着敞开的知识大门迈进、进发。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设计导语,给人们留下了一些精彩难忘的艺术镜头。如《荷塘月色》的导语:“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颂过荷花、赞美荷花、赞美过月亮,(这时,学生就会回忆学过的描写荷花月亮的诗句),人们都会说‘花好月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荷塘月色》美景的。”
  2.诠语
  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进行叙述并解释的语言。它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广泛的教学语言,最通俗、生动、活泼,带有趣味性、启发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比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北平故都秋天的悲凉景象有那么沉重的眷恋情感呢?”有一次我这样解释: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酷暑盛夏时一提到“冷”这个字眼,你的心里立刻就会感到舒爽许多,便情不自禁地向往冬天的白银世界;提到“热”字,立即感到烦躁难耐,当然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讨厌夏天。郁达夫当时对社会环境的心理感受大概和我们对“冷”与“热”的感受是一样的。这样的诠释,我想学生一定可以轻松接受并理解刚才的问题。
  3.问语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针对教材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一个或几个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达到一定深度和力度的问题,就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认识趋于深化。如我讲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这篇课文结束时,留给学生一点时间看书、提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假如五样是‘朋友、父亲、母亲、孩子、爱人’,老师你怎么取舍?”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笑了。我顺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这个人是咱们学生中的某一位,你该怎么办?现在在你的五样中逐一划去,最后只剩下一个。”沸腾的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都在思考。
  4.趣语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学的添加剂和润滑剂,是教学机智的表现,是教师深厚语言积淀的体现,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感染力。比如分析《相信未来》中的诗句,作者是指正值玫瑰色的青年年华,难道他不想品味十六岁花季的芬芳,不想做十八岁的梦吗?难道他不带着燃烧的希冀、如诗如画的憧憬吗?难道他们不希望向你们中许多人一样“几室几厅”明窗净几,却偏要在贫困、悲哀、黑暗、冤屈中度过吗?难道他不想堂堂正正地做个有志气的人吗……这是为什么呢?如魏书生老师在教学《统筹方法》一文时,让学生口头列举现实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实例,不少学生列举的是做饭、烧水之类,针对此既不能简单否定,又不能滞留不前,当时魏老师风趣地说:“咱们能不能把自己从狭小的厨房里解放出来啊?把眼光投向最广阔的天地。”学生会心一笑,课堂深入发展。
  5.曲语
  利用含蓄而曲折的语言有趣地表达本意,不悟不透,富有新意,使学生产生联想,受到启迪,通过类比分析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掌握应有的知识,可谓一石双鸟,一箭双雕。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背诵荀况的《劝学》,第一位学生,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另一位学生,一口怪味的“三合一”(家乡话、普通话、自己的话),无人能懂。两位读罢,全体学生急不可耐地期望老师对两位朗读水平有天壤之别的学生作出评价,我此时却若无其事地微笑着,环视每一位学生,良久,我才一字一顿地说:“各有特色,各有特色!”话音刚落,全班一片爽朗的笑声。是奖?是罚?心照不宣。这种委婉的效果,颇具幽默感,远远胜于毫不留情的评头品足。
  6.复语
  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可以反复强调,重复显示,但不是原话重复,应精心设计,从多角度、多方位、正反两面重复,针对教学重点,重锤敲打,给予学生心灵的震撼,使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学生熟知的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一词中,其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红”字,色彩艳丽,是视觉形象,而“闹”字又将红杏描绘得非常生动,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写得好像有了声音,这是听觉形象。它赋予春意以生命,把春天勃勃的生机活脱脱地描绘出来,这就是把视觉形象转化成了听觉形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会再次接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教师就要采用复语,加深对“通感”手法的理解。
  7.补语
  在教学过程中常发现有些课文没有深入理解或解释不够全面,致使学生出现思维堵塞、中断或卡壳现象,这时教师须给予必要的补充说明,使信息的传入呈连续状态。如《荷塘月色》一课时,把《西洲曲》的主要内容做简单介绍:一个家住江南的好姑娘和家住江北的情人,在去年梅花盛开的季节,曾在西洲共赏梅花,从那分别以后,姑娘思念情人,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在夏天“伯劳”鸟展翅时,她等待情人,在开门不见情郎时去采莲;在秋天忆郎而不见时,她“望飞鸿”、“上青楼”;在冬天梅花又开之时,她更想起了过去赏梅的情景,于是便想折梅寄给江北的情人,就连自己的梦魂也飞往当时两个人相会的西洲。《西洲曲》写出了一个失落姑娘的离愁别苦,《荷塘月色》则写了一个百感交集的“我”,忆古比今,作者的心情怎能“静”?
  总之,课堂用语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又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应不断探讨,大胆尝试,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江苏2008年考卷第23题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高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提出建议。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任务型阅读题型作为一种考查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试题形式,近几年在中考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然而,综览部分中考英语试卷中的这类试题,笔者发现它们的命题还存在几种失范现象。本文以具体案例分析其失范之处,并试图作纠正。  一、语篇分析失范  [案例1]  2012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英语试卷第六项(B部分),要求阅读下列短文后完成表格中的信息。短文节选如下:  The stressful school lif
目的:对心衰患者实施参附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遴选时间节点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之间,将在我院展开治疗的心衰患者127例为对象,按照随机
摘 要: 本文从一道题讲起,通过展示老师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悟”,实现“鱼”和“渔”两者兼得。  关键词: 教师思维过程 学生感悟 方法迁移 反思提炼  有感于模拟考试中,一个较难选择题的得分率差异,我们班的得分率高出平行班很多,反思应该是得益于我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注意展示思维过程,而不是满足于把某个题目给学生讲了,让他们听懂就可以了,并且给出类似的题目及时训练。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授之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现状,指出了中等职业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改革建议  数学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课程的设计应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加强数学知识在专业数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进一步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责、权、利三者,责字当头,权是保证责的贯彻实行,利则是对一个人履行职责的社会报酬。看一个干部,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他对责、权、利三者的态度。责字当头的是好干部。把
目的: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目前已成为骨科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极易发生骨不愈合、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能是新瓶装旧酒,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物理教学 细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
摘 要: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新课标在甘肃已实行一轮,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根本变化,已经初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高中化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协作—课堂小测——课堂小结”。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1.自主学
最近,我们到蠡县邀请10名先进党支部书记,就“如何当好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这1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有的是建国以来几经上下的老支书,有的是近几年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