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手段。然而由于系统穿刺点的随机性,导致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漏诊率。临床上为提高阳性率所采取的饱和穿刺,不但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增加了无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因此,精确识别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显得极为重要。随着精准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影像学对于肿瘤的定位越发精确,以超声增强造影、弹性
【机 构】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23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2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手段。然而由于系统穿刺点的随机性,导致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漏诊率。临床上为提高阳性率所采取的饱和穿刺,不但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增加了无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因此,精确识别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显得极为重要。随着精准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影像学对于肿瘤的定位越发精确,以超声增强造影、弹性成像、核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与磁共振图像融合引导下的前列腺靶向穿刺技术应运而生,甚至机器人引导的靶向穿刺也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及应用。靶向穿刺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靶向穿刺技术应用的进展进行概述。
其他文献
慢性肾脏病(CKD)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肾性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肾性贫血的一般治疗手段多为外源性补铁和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近年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稳定剂能够纠正肾性贫血,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HIF是一种检测和适应细胞氧水平的调节器,转录激活调节氧稳态与代谢的基因。本质是一种低氧诱导、DNA结合蛋白二聚体。另外有实验发现HIF稳定剂对急性肾损伤有治疗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ED)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男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现阶段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在ED领域受到广泛肯定。干细胞通过复杂的旁分泌机制产生的外泌体,作为干细胞移植的替代性治疗载体也备受关注。本文就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及其在ED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血液透析(HD)患者认知障碍(CI)很常见,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已有研究证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CI与血管危险因素、非血管危险因素以及HD等有关。随着透析人口的老龄化,CI也可能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但是关于HD与CI的相关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了解CI的相关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HD患者血压波动与CI关系以及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并总结了CI对HD患者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多种病因、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炎症,其慢性炎症反应并不局限于肠道,其中肾脏起病隐匿,发病率低,容易被忽略。IBD常见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结石、淀粉样病变等。本文从IBD合并肾脏损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等方面作一综述。
铁死亡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它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SLC7A11是铁死亡的关键调控基因,二肽基肽酶4(DPP4)和谷氨酰胺酶2(GLS2)对铁死亡过程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铁死亡的发生过程与多种肿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铁死亡相关因子(SLC7A11、DPP4和GLS2)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移行细胞癌最为常见,依据是否侵及肌层可分为浸润性膀胱癌和非浸润性膀胱癌,其中浸润性膀胱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方法,但术后肿瘤复发等情况仍不容乐观。尿道复发为肿瘤复发的一种,发生率为1.3%~13.7%,因其临床表现不明显及患者随访检查不及时等情况,往往发现较晚,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因此探讨膀胱癌术后尿道复发危险
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膀胱癌的基础研究中。常用的有原位移植模型、诱发性模型、自发性模型及组织工程模型。本文就目前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建立及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切缘阳性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问题,长期以来术后切缘阳性率是判断手术质量及患者预后、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切缘阳性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切缘阳性意味着前列腺癌组织很可能未被完整切除,患者出现生化复发乃至临床进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影响切缘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肿瘤体积大小、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手术方式、术者的经验及病理科医生对标本处理及诊
尿脓毒血症有疾病进展快、发病机制不清、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泌尿系统微创腔内碎石手术的推广,尿脓毒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检测对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尿脓毒血症早期预警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又称为Ⅲ型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之一,在中青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约占30%~40%。目前国内外指南认为CPPS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治疗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近些年一些物理治疗方法相继出现,特别是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CPPS在临床上得到推荐和研究。目前ESWT治疗主要使用的是聚集式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