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的绝唱《胜利时再闻花儿香》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世纪,西方歌剧在意大利诞生;直到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的背景下,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并逐渐产生了“中西合璧”式的中国新歌剧艺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大量不同种类的歌剧作品,如:《小二黑结婚》、《红珊瑚》、《刘三姐》,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他们都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西方歌剧元素,其中也有中国戏曲板腔手法的吸收,使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风格逐渐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民族声乐歌剧的综合美感得到了一个崭新审美层次的提高,90年代以后,出现歌剧创作的高潮。20世纪,中国歌剧艺术逐渐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民族歌剧,也就是突出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特点;另一种是中西合璧,借鉴西方歌剧艺术再创作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歌剧,根据同名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是一部新鲜民族歌剧(现代民族歌剧),它继承了传统的歌剧形式又打破了传统的束缚。音乐上这部歌剧运用了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和民歌调式,同时也有西洋现代音乐,其更深刻的用音乐旋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其更多层次、立体化。剧中七个重要的人物形象:金环、银环、杨晓冬、杨母、关敬陶、高自萍、多田。每每的唱段都具体的反映着不同人物性格。
  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三年冬天,地点是敌伪占领下的省城(即河北保定市)。在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的领导下,金環、银环以及杨晓东的母亲等古城地下工作的战员,组成了抗目的坚强堡垒。金环和银环是小说中的一对姊妹花,刚强的姐姐金环爱憎分明,面对死亡的大义凛然让人崇敬;而妹妹银环热情、善良、忠贞的性格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小说中杨母牺牲自己保护了儿子的生命,保护了古城地下抗日组织,勾勒出一位可歌可泣的伟大母亲形象;还有伪团长关敬陶最后起义的篇章,在人物的刻画上个性鲜明、细致入微、循序渐进。这一场野火春风的搏斗,从另一个侧面歌颂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用鲜血、生命和智慧战胜了狡诈的侵略者的壮丽篇章。
  其中金环这位英雄人物在李英儒先生的笔下成熟稳重、泼辣刚烈,25岁的她是地下党员,游击队长,一名女性在面对危险时从容淡定,对于敌人的糖衣炮弹坚定无畏,当她决定牺牲是内心平静,展现了一代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英雄艺术形象。剧中金环有四个唱段《乡谣》、《生命的光彩》、《永远的花样年华》、《胜利时再闻花儿香》,井然有序、层层推进的完成人物塑造。《胜利时再闻花儿香》便是金环最后的绝唱,金环被无耻的叛徒背叛,不幸被捕,戏剧情节经过一个“新闻发布”前的喧闹,金环的戏推向了高潮,金环在众多新闻记者的新闻发布会下,愤怒的指责日寇侵华欠下的血债,强调中国人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金环先是从明快的中板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世,到了“乡亲们流血泪,爹娘他似得惨,国恨家仇在眼前,我肩上的书包换成了枪杆”的一段义愤填膺的过渡,进入了快而有力的豪迈壮歌,描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民抗战的气势。在一字一句的有慢变快“你们说的王道乐土,你们说的大共荣圈,你们却在侵略霸占,野蛮凶残,灭绝人寰……你们欠下的血债要用血来还”列数着日寇的罪行,激起在场人的共鸣,气势如山压向多田。金环撕破了多田阴恶的嘴脸,在金环刺向多田的时候,多田对着金环开枪,金环牺牲。中枪的金环再起,满怀胜利信心的唱响“胜利时再闻花儿香,看我中华好河山。”人物又一次鲜活的展现出来,让人看到了希望,这点便是作者别出心裁的点睛之笔。在表演上,这首咏叹调是先抒情而后爆发,所以需要一个大尺度的表现张力,三个层次,先讲述,再愤怒,然后转变成对胜利的向往,一步步走向高潮,要井然有序的完成任务塑造,推进戏剧矛盾进展。
  《胜利时再闻花儿香》是一首戏剧性强烈的咏叹调,吸取了山东民歌因素和河北民歌因素其中,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加一补充乐句组成,开始金环充满感情的叙述“我家住在古城便,小村连着那大平原。清晨放羊我挥鞭,傍晚家家起炊烟”,仿佛看到宁静的小村庄,人们自由快乐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幸福感。再接着开始“那年卢沟枪声响,战火烧到我家园。水也不在清,天也不在蓝,只见城墙上弹洞斑斑。”对日寇侵华、家园被毁的控诉音乐在中低音区节奏舒缓、旋律起伏较小中进行。
  第二部分由两乐句组成,前一乐句切分节奏的两个下行调进行,突出了主人公的痛心和悲伤;后一乐句节奏加快,音调逐渐上行,表达出一种悲愤的情绪,到延长“徵”音,更加突出了这一及痛心又悲愤的情绪。
  第三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宽广,抒发了一名女性作为革命者无比的自豪感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特别是“金环我虽是女儿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为突出了金环这一伟大革命女性形象。在乐曲中,作曲以“渐慢、稍自由”的节奏,渐渐上行的音阶,逐步把音乐推向高潮。
  第四部分利用典型的戏曲河北梆子中的“流水板”,节奏急促,字多腔少,一字一板或一字两板的形式,紧打紧唱,表现出人物的愤怒,对敌人罪行的痛斥情绪。“要用血来还”更表现出中华民族抗战的决心和信念。
  第五部分是金环倒下又起来后,再抒发的情感,也是高潮。音乐气势再度起来,节奏减慢,缓缓上行音阶,表达出金环对家园的眷恋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尾声一个乐句再次重复,“看我中华好河山”结束在强拍上,最后再次突显金环伟大形象和她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美好愿望。
  这首咏叹调是“金环”角色最辉煌的突出,也是整个歌剧最浓的一笔。这首歌曲情感起伏较大,演唱时再把握好速度变化和情绪发展的趋势。刚开始,对家园描述是平静自由的,速度慢慢起来,对日寇的控诉,但注意把持住情绪。“乡亲们流血泪”主人公是悲痛的,是无奈的,致使人民肩上的书包换成枪杆,抗日的决心。渐渐的激情起来,抒发自己内心虽是女儿身,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自豪感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速度变快,字字带血、声声含泪,强烈地愤怒痛斥日寇惨绝人寰、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坚定革命信念,血债要用血来还。然后,充分爆发情感,音乐要宏伟明亮,却又带着一种眷念和回顾,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力度刚强中带着柔和来完成这段英雄绝唱。
  歌剧有人把它喻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强调可贵的民族性方面,音乐创作富有新意却又有民间风格,更是一部教育性较强的“红色经典”抗日题材作品。刘诗嵘这样说到:“我相信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欣赏了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之后,对于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一定能够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主要分析了金环的人物形象和主要的音乐唱段,并且结合笔者的演出经历,通过对自身演出的感受与体会的总结,希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学者关注、分析《野火春风斗古城》。
  参考文献:
  [1]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6.
  [2]周稽.世界歌剧总览:400年踪迹索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
  [3]卢广瑞.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D].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军.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5]孟冰,王晓玲,张卓娅,王祖皆.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D].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0.
  [6]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J].音乐研究,2005,1.
  [7]胡士平.赞歌剧新作《野火春风斗古城》[J].人民音乐,2005,12.
其他文献
摘要:频繁出现于日本影视文化中的“结缘”,在日本的现实生活中也被高度重视。本文从日本人所重视“结缘”视角出发,研究此现象的文化基础,以及此文化影响下日本整体环境所体现的调和感。  关键词:结缘;神万物有灵论;凹型文化  一、缘起  (一)“结缘”的契机  12月2日, 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于大陆影院上映,票房达5.76亿,创造了日本在华票房新纪录。该影片于11月9日在日本上映,获得2016年度
期刊
让人忍俊不禁的趣图
期刊
想收藏的喷饭强图
期刊
古灵精怪的儿童
期刊
编辑部的快乐生活    路痴事件  我奉命出去采访,我是个标准的路痴,出发前就紧张地查了老半天的地址,结果还是迷路了……  我:我迷路了……555……%#&……  郭头:喂?小威,你别急,你在哪了?旁边有什么标志?  星姐:真走丢了?!在哪了?看看我们能不能知道?  我:我旁边有个穿牛仔裤的帅哥……  众人:&%#……    滑雪事件  北京今年下了好几场大雪,公司就组织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去滑雪,作
期刊
“青砖黛瓦,故景如旧。草木无情,不解凡忧....”耳边又响起熟悉的音乐,含蓄深刻,恍若又看到記忆深处的梅郎踏雪而归。  霁月清风,琅琊榜首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得麒麟才子者得天下。”剧的开幕,即对主角梅长苏有了如此高的评价。梅长苏,江左盟宗主,琅琊十大公子榜榜首。一袭灰白长袍,长身玉立的清秀模样。却化名苏哲,以一介白衣的普通身份,进入帝都,故事便
期刊
秀逗情人 节求爱
期刊
当寝室来了一个美女    想象一下,恶狼们围着一头小绵羊时那是啥情形……  某日,C同学不知怎么躲过公寓门卫的法眼,竟然把他一美女同学带到寝室来玩了。在确认了C和该美女无啥暧昧关系后,众人都想得到该美女的联系方式,请看俺们室友们的众生相  A同学:平日里一脸正经的他立刻变得很猥亵,平日里见着女生说话都结巴的他这次见有这么多人撑着,立刻打开电脑开QQ,然后一脸期待地对着人家美女说:“请问美女有没QQ
期刊
摘要:《复活》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产生于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剧变,他的心灵辩证法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部小说里,托尔斯泰塑造了聂赫留朵夫这样一个19世纪末期俄国优秀贵族男子的形象,单纯——堕落——复苏,聂赫留朵夫的一生鲜活地为读者展示了“复活”这一主题。但在“复活”的过程中,却充满了矛盾。救赎亦或是自我救
期刊
与众不同的求爱和回复    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小伙子给他的一位同班女同学发了一封求爱信,这封信是用问答的方式写的。  亲爱的拉什米:  请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分值分别为(a)10分,(b)5分,(c)3分  1)无论我什么时候走进教室,你的眼光总是落在我的身上,这是因为:  (a)你一直暗自爱着我  (b)情不自禁想看我  (c)真的吗?是这样吗?  2)每当教授讲了一个笑话,你总是转过头来对我一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