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相关性探析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不仅仅是礼仪,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基本规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国“以礼治国”的核心内容。然而,在不同的时代,礼制有所不同,因而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也有所不同。文章选取了宋代官方礼制以及民间丧葬、祭祀礼制及其实施过程之中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为研究对象,探讨宋代的社会控制方式的变革以及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期望通过这种研究加深对宋代社会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宋代礼制;民间丧葬祭祀礼制;基层社会控制;相关性
  一、贯彻官方礼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唐宋社会转型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上,而且也表现在社会控制方式的变革上。唐代以前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是通过门阀士族这一中间阶层而不直接面对基层社会,宋代门阀士族解体后,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本身处于变动中,无法作为一个整体控制基层社会。面对这一变局,国家采取建立礼制文化网络的方式直接控制基层社会,而基层社会的文化精英也采用礼制方式进行自控。研究这一控制方式对于理解宋代社会政治与宋代社会在相对尖锐的阶级矛盾与民族冲突中长期存在并得以在文化史上超越汉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礼制的全面贯彻实施。《宋史·艺文志》中对此种情况有很多记载,部分礼制是礼文与实施情况兼备,而有些礼制只有实施情况没有礼文。前者如“淳熙五年九月十三日, 孝宗幸秘书省, 如绍兴十四年之仪”,淳熙十五年九月,周必大对明堂配帝存疑,“有绍兴间典故, 可参照无疑”,可见,只有明堂配帝遵循礼制 ;后者如“天禧四年四月, 大风飞沙折木, 昼晦数刻, 命中使诣宫观, 建醮禳之”,由于《宋史·艺文志》中并未对其违反礼制之处加以记载,所以,不妨将其视为宋代礼制的贯彻实施。官方礼制的全面贯彻实施也是基层社会运行秩序得以控制的基础,这也是为何宋朝为我国古代经济、科学发展巅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礼制的部分贯彻实施。尽管单纯从理论层面分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推行礼制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事实上,当处于特殊时期时,比如政局动荡时期,礼制的贯彻实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无法落实。例如,宋代初期,时局动荡,大射礼也因此而无法举行,相关史书中对此均有记载,宋太宗还因此慰藉大臣:“俟弭兵, 当与卿等行之。”再比如宋高宗时期,由于“艰难之际宜不遑暇”,导致大朝会被停止很长时间。再者,依据礼教,凡国家大庆之时要举办大宴,但如果恰逢大灾之时,该项礼制就会被取消,这就是“凡国有大庆皆大宴, 遇大灾、大札则罢。”官方礼制的部分贯彻实施,使得基层社会自由度得以提升,宋朝在我国古代是民风较为开放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思想较为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也得益于礼制控制的部分不严格。
  二、民间丧葬及祭祀礼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众所周知,丧葬和祭祀是宋代礼制规范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宋代政府而言,希望通过对民间丧葬祭祀礼制加以规范,对民间丧葬及祭祀礼仪做出严格的等级划分,以达到树立地方大家族势力,打造地方权力核心的目的;而对民间大家族而言,则希望借助家族墓祭与祠祭礼达到巩固家族成员关系、强化族长对成员控制力的目的。
  (1)宋代丧葬礼的等级规定与社会整合。自宋代初期,统治者就对丧葬等级作出严格规定。之所以对丧葬划分严格等级,一方面是借此彰显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从而达到对社会秩序予以强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借严格的丧葬等级制度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2)宋代家族祭礼与宗族关系。在宋代,祠祭和墓祭是民间影响力最大的家族祭祀方式,通过这种祭祀礼,可以达到合族、敬祖以及强化家族血缘认同感等社会控制目的。为了达到宗族团结、强化宗族控制的目的,宋代封建家族就用墓祭作为一项有效手段。祭祀主持也趁主持祭祀的有利时机,树立在宗族中的威信。宋代思想家张载冲破之前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权利建立家庙的规定,提出普通百姓也可以立家庙,主张称庶人祭祀正厅为庙,是专门用于祭祀的场所,平时不用于居住。
  三、结语
  文章以宋代的官方礼制的实施情况以及民间葬丧礼制、祭祀礼制的实施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宋代礼制对于基层社会控制的相关性。从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官方和民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礼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基层社会控制网络,这对社会整合、宗族团结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
其他文献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地论述了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事关全局的诸多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展开,事业恢宏,史料翔实。论证深入,创建迭出。其在大量收集、发掘原始资料的基础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徽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
社会发展到当代,视觉感受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与视觉相关的学科应运而生,现代都市之中的各种视觉导引之类的标识也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眼睛所给人提供的信息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促使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角色。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教师的角
桃是深受人们所喜爱的水果,其味道鲜美种类繁多,是农民朋友增收的一种优良的农产品。本文主要对如何实现桃树的丰产栽培加以分析和介绍,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摘要]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在宫颈癌不同部位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大体标本35例,常规固定,HE染色、HIF-1α、VEG
建筑工程的技术在实施一段长时间的调整与变革之后,因为建筑材料与科学技术进行的同步带动,方可让土建工程逐渐增强了其施工技术标准。尤其是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方面优点不
本文以近年来黑龙江林区的常见病虫害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科学发展环保型经济林业是西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脱贫致富进程,提高贫困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杨子琦教授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教研室退休教师,现年87岁。她于1975年因病退休后仍矢志不渝,从未放弃教学与科学研究。她曾经身患绝症,做过5次大手术,在古稀之年以惊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