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岗位证书考试与《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廖然(1986-),男,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摘要:在高职学生热衷于考证,对课堂内容兴趣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国际货运代理岗位专业证书考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顺利通过考试的同时,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是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等专业《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资格考证;课堂教学改革;国际货运代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46-02
  由于高职院校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学生的考证热情持续高涨,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考证大军中。对于学习积极性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学生来说,只要考取资格证书,平时学习就可以不放在心上。所以在学校中经常见到一下情况:“考证”前,挑灯夜读、废寝忘食的学习;拿到证书后,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看小说的比比皆是。而且,学生在考证复习期间十分盲目,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完全没有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死记硬背,别人用什么辅导书自己就去买什么,别人报什么辅导班自己也跟着报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学生考证的过程中按照考证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建立专业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以证促学”。
  一、货代考证的经验总结
  2014年之前,笔者所在的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仅把《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物流专业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岗位专业证书的认知程度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建立简单的货代知识体系即可。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正值商务部对中国货协下属的物流公司和货代公司员工持有货代岗位专业证书比例有了一定要求,这就使得报关专业学生必须拿到证书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指导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考证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1.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师资培训,了解最新命题动向
  中国货协每年都会举办货代从业人员考试的培训,在培训会上会有关于新一年考试变动情况的说明,而且会有“考证”工作做的比较好的院校老师的示范课分享。通过参加这种培训,教师能够迅速掌握最新的考试方向,在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教师主动参加考试,与学生共同学习
  高职院校教师很多都具备研究生学历,但是,大多数都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结合实际的应用型学科较少。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这就使得教师必须主动转换角色,从纯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并能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另外,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通过考证教师可以获得专业资格证书,也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一个认可。
  高职院校在考试中都是要求任课教师自己出题,教师往往会从网络上下载试题或直接使用上一年度的试题进行考试。这些试题从内容到结构都不尽合理,学生很容易通过考试,毫无学习压力。而中国货协组织的货代岗位专业证书考试的内容和大纲,恰恰是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国际货运代理》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这种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通过对学生辅导并参加“考证”,会自然熟悉考试信息,研究考试大纲要求,分析考试题型,进而引导学生复习。另外,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选用货代岗位证书的考试用书作为教材,并在期末考试中对取得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免考。对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目标统一、教学任务明确;对学生而言,学习目的性十分明确。教师取得资格证书也会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高的认可程度。
  二、“考证促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报关与国际货代,因此,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参加的资格考试包括报关水平测试及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两种。笔者主要从事《国际货运代理》的教学工作,并负责辅导学生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的专业知识。2002年起,中国货协开始推行国际货运代理岗位专业证书考试,在国际货代行业内,货代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在与我校合作企业海程邦达的交流中了解到,目前陕西省业内人士拿到这项证书的专业人员不多。我院2014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是该专业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学生在了解到这一证书的重要性后能够积极报名参加考试,有41人报名参加2015年10月25日举行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考试,而本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在专业课程计划中是2016年3月才开设的。从一开始,学生就普遍缺乏信心,认为在没有学习课程内容的情况下通过考试是不可能的。为了增强学生“考证”的信心,笔者也报名与学生一起参加考试,并从考生的角度思考应当如何复习。笔者利用2015年暑假参与中国货协的考试培训,在网上找到历年真题,结合培训会内容和考试大纲,有选择、有重点地制定了复习计划。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在培训会上,学习到很多新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知识,大大提高了笔者的教学水平。
  教师亲自参与考试并带领学生复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通过考试的信心。由于货代岗位专业证书考试分两门,一门是笔者所讲授的《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另一门是《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笔者与专业英语的辅导老师密切配合,在代理实务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必须的英语基础知识,在专业英语的讲授中带领学生对代理实务进行再次复习。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非常刻苦,除学校统一要求晚自习外,全班同学一起给自己提要求,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根据学生考试后的反馈来看,整体结果比较理想。   三、“考证”后的教学安排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本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将在2016年3月开设,但是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所有内容,对货代基础知识非常熟悉。如果再给学生进行纯理论性教学,势必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于是,通过与本专业其他骨干教师的交流,笔者决定采用分组任务教学法,把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周布置一个任务,任务都是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中及其重要的内容。如:船公司相关知识、航空公司标志辨识、海运费和航空运费计算、
  租船运输种类与异同、货运事故索赔等等。要求各组组长负责分工,组员按分工查找资料,把任务中涉及的内容弄清楚,制作PPT课件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在讲解完成后其他各组要给讲解的小组提出问题,讲解小组负责回答问题。每一个小组完成讲解和回答问题之后由其他各小组进行打分,所得分数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教师在全过程中进行协调、指导与总结,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进行回答,全班各组讲解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加分,对表现不足的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想尽办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在海运费和航空运费计算、货运事故索赔等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寻找更多新颖的案例来难倒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预想,在这种全班动员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更多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更多的知识被学生通过轻松的学习掌握。
  同时,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会的知识不会在短时间内遗忘,也有利于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报关协会举办的“IECC”报关业务技能网络竞赛。由于“考证促学”模式还在探索中,而且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教学过程十分仓促,在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过多的注重考试技巧,学生死记硬背者居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也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资格考试,学校准备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安排在上半学年,并在“考证”前安排短时间的集中辅导班。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半年的时间充分掌握货代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兼顾货代从业资格考证和“IECC”报关业务技能网络竞赛。
  在高职教学活动中,笔者的感触良多,首先,教师一定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在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更应该以教师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学习,探索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其次,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高职学生并不是智商不够,只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只要引导得当,高职学生也一样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慧红.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7(6):26-28.
  [2]刘润喜.《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124-126.
  [3]王梦楠.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体系改革及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230-231.
  [4]姚涛.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47-51.
其他文献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地方自治的思想先驱,他始终高度重视地方自治,提出了"以县为民权之单"、"践民权之真义"、遵"地方自治之次序"等地方自治思想,并
我国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优势互补,但其合作仍然存在着观念、利益、沟通、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应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联盟”,建立健全符合市
随着学琴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整个社会对钢琴教育从业者(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之弊端与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解读与分析,及其基于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情况以及当前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安全技能培养,以‘认知-分析-判断-处置’能力训练为主线,实现学生安全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职;安全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50-01  1、引言  高职
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是一次空前的文化传播活动。它突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充分体现了奥运文化与中国和谐文化、传统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质。
摘 要:“十三五”是贵州省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在于充分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特征,全面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与教学水平。文章以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为切入点,对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提升我省高中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元智力理论;性别差异;物理教学  中图
《人生艺术化与当代生活》(金雅著)于2013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中国现代美学中的“人生艺术化”思想学说为出发点,遴选了成果更丰富、观点更具影响力、价值取向相对统
目的:比较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闻效。方法:对确诊的96全名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加化疗组(化放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各48例。放疗均采用6MV-X线体外照射肿
随着电子数据库的出现,人文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搜寻资料变得更为迅捷,丰富的电子资料信息构成了一道迷人的“屏中风景”,让不少学者为之欢呼雀跃。与此同时,工具书作为传统的检索工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着改革开放所铺就的智慧道路,笔者走出了家乡小镇的怀抱,迈向了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