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不是封面上硕大的书名,而是书名下两行小小的文字:“真正的归属感不要求你改变自己,真正的归属感要你做真实的自己。”受好奇心的驱使,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作者布朗女士提到,在她小时候,有位亲戚送给她一辆特别漂亮的自行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骑着这样一辆自行车是许多孩子的梦想。可是两次之后,作者就再没有骑它出去。反而经常骑母亲的那辆灰色自行车。在之后漫长的时间里,作者都无法跟家人解释当初不再使用那辆漂亮的自行车的原因。直到长大后,在和心理分析师谈起这件事时,作者才意识到,当时她用力抗拒的是一种感受——“我是特别的,我和别人不一样。”用作者的话说,“那是一个孤独的位置,让我感到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
  作者的这段经历让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长路。在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和周围人一样,无论是学生时代买的文具盒或作业本,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加入某个群体。尽管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并不合自己的心意。但是,“这样,我就和周围人一样了”的想法,让我即使真的对这件物品不喜欢、对这个群体不满意时,也甘愿接受。如今想来,这也是自己内心的“羞耻感”在“作祟”:不想被落下,害怕被落单。于是“刻意地融入”,而不是真正的“归属”。可以说,作者让我重新认识了之前的那个自己。这真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作者的文字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儿童,学会接纳儿童的“与众不同”。某次家长会后,一位母亲拉住我,向我“倒苦水”。她告诉我,有一天孩子跟她说自己在班级里没有朋友。母亲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回答,班里的女生都是长头发,只有自己是短发;女生玩的跳皮筋、挑花珠等游戏,自己都不怎么感兴趣;女生看的书、用的作业本,也都觉得不适合自己……母亲说,有一次孩子硬要买一支笔,说班里女生都在用,如果自己不用在班里就显得格格不入。第二天,孩子却把笔还给她,说不喜欢,用着不舒服。还有一次,她问孩子要不要考虑留长发。孩子刚开始同意了,后来觉得不舒服,还是算了。母亲问:“老师,我家的孩子是不是性格有缺陷?”
  我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这个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她话不多,不起眼。课间,别的女生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就在座位上看书、写字。我曾经建议她,要多和班级里的同学沟通交流。但当我听到她母亲的这番话时,我有点为自己的“莽撞”建议感到愧疚。同时,又为这孩子“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感到一丝敬佩。原来,孩子已经努力过,并且下了很大一番功夫。但是,当她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真的感到不舒服时,她并没有选择继续“刻意迎合”,而是勇敢地闯入了“旷野之境”,接纳自己的“不一样”。尽管在这过程中,她会面临困境,内心会感到孤独、脆弱,感觉自己没有朋友。于是,我先安抚了这位母亲的情绪,坚定地告诉她,孩子不是性格有缺陷,她很正常,并表示之后会和孩子聊一聊。
  第二天的活动课,我观察到这个孩子依旧独自坐在校园亭子里。我走近她,告诉她不是没有朋友,而是还没有“看到”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朋友,那就是自己。正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晰地设置了自我界限,誠实地说出了内心的感受,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我还告诉她,她比学生时代的我更有勇气,敢于接纳自己和周围的不一样,勇敢做自己。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布朗女士提到的,在寻找内在归属感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拥有“勇敢七大原则”:设定界线、保持可靠、勇于担当、尊重隐私、正直真诚、不做评判、宽容大度。
  “像所有有价值的努力一样,我们需要克服内在的脆弱并且激发自己的意志力,勇敢地冲破内心的舒适区,才能拥有真正的归属感。”我很庆幸能够遇到这本书,我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遇到这本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涯课;高中生;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6-0042-02  【作者简介】刘玄佛,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200135)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一生中不断地調整,寻求个人最佳的发展。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和填报志
【关键词】亲子关系;爱的表达;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8-0067-04  【作者简介】周细兰,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福建莆田,3511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成人感、自我意识也随之不断高涨。当强烈的自主意识遇上父母的责骂、啰唆时,他们习惯性以冷暴力、言辞争辩等行为来对
汪道涵(1915—2005),安徽嘉山人,1932年春参加革命,1940年3月任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1941年任淮南行署副主任、财经部部长,1945年10月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兼建设厅副厅长,1946年12月任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1948年6月任山东胶东区行署主任,1949年2月任安徽省财办主任。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9月9日,汪道涵从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岗位调任华东财经
【关键词】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猴子管理法则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8-0012-04  【作者简介】陈勇,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江苏丹阳,212323)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很多小学生时间管理意识不足、方法缺乏,对生活、学习无计划且效率较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长期处于“被安排”或随意状态,导致无法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不断深入。四川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开始筹划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组织。1922年10月,王右木受团中央的委托,在成都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而在此之前的9月,恽代英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泸县支部。四川留日学生唐伯受陈独秀委托,到重庆开展建团工作。成、渝、泸等地青年团组织成立后,成为四川地区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4年春,我在川陕省干部学校学习期间,被派到通江县开展农村工作。当时接待我们的是县委书记张琴秋。一个女县委书记,对我们这些山里走出的目不识丁的穷苦妹子来说,已经是件新鲜事。初次相识,只见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女青年,身着灰布列宁装,腿上打绑腿、腰间扎皮带、头顶红星帽、皮带上还挎着小手枪,漂亮威武,英姿飒爽,一看就是位精明能干、文武双全的红军女干部。  在张琴秋身边工作期间,她逐渐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和
【关键词】自信;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69-03  【作者简介】高佳,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南京,2111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意图】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他们有获得他人肯定评价的强烈愿望,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本班学
学习,永远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厌学,则是这个话题中沉重的内容之一。  走近这个主题,会感受到这个内容背后的多元性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学校、教师、同学……再深入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层层叠叠的系统中透露出来的各种元素:有的厌学孩子用厌学诉求对家庭、父母和谐的渴望;有的则是多次努力后成绩依旧没有很大改变的“退行”;有的用厌学的症状将一个个家庭的问题对外进行了呈现;还有的孩子用厌学告知学校的
【关键词】高中;人生主题;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2-0014-04  【作者简介】王向梅,银川市第六中学(银川,750004)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时常对“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的未来在哪里”等问题感到困惑。如果这些困惑持续得不到解决
主持人语  根据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委颁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文件要求和中央、省、市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以改善学生学业状况为抓手,开展对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引导。2017年9月—10月,该区组织14所实验学校进行学生学业状况调研,调研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从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的基本能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