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内容的挖掘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多种审美内容,这些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所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在教学中重视并挖掘审美内容。
  一、基础性方面
  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课通过各类文章的讲述,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更总要的还在于要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信息,并进而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从而成为欣赏美、创造美得必要手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悲伤情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的雄伟气势,就足以表现对语言的感受是审美能力的标志之一。可以说,人类对美的信息的获得,对美的欣赏的实现、美的创造的完成、美的观念的确立,无不与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讲,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绪的第一把钥匙。
  二、综合性方面
  语文教学广泛的描述功能,使得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语文课文的美誉的综合性表现在课文的选择上。已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有写自然美的《春》《济南的冬天》;有写人性美的《散步》《羚羊木雕》;有写艺术美的《安塞腰鼓》等,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无不涉及。课本内容还涉及美感的各种形态:如《骆驼寻宝记》在骆驼身上体现的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之美,花木兰替父从军反映的女英雄之美;大自然的雄奇壮观,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村夜风景,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灿烂,若出其里”的磅礴气势。还有邓稼先和闻一多的人格力量,方仲永和陈元方的众说纷纭……可以说,语文课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世界大门,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美的陶冶。
  三、实践性方面
  语文课的实践性主要在于“学以致用”。对课文的每次讲解阅读都是对美的欣赏和实践,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去实践,并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事美的创造。实践离不开具体的能力,元遗山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内涵,没有一点含糊;才能在阅读中发觉文章的深刻,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相反,这些内容仅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反复实践。现在在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特别注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力等,这正是美育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美育实践性的具体落实。
  四、理论性方面
  语文课中美学内容的理论性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感性形象的领悟启迪。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寓理性与感性之中是美的事物的特点。对语文课的讲解阅读必须能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鞭打丑,从而领悟作者的审美思想,得到关于美的理性启示。第二是作品中审美观的理性表达。如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驮走大漠,燕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这些夹杂在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议论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色彩,这是文学作品所独有的特点。第三纯理论的美学论文。这部分课文数量不大但地位不可低估,因为它是美学理论的直接灌输。这三个层次相符相助,形成了语文课中美育的理性特征。
其他文献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具体说,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读透教材,巧设问题  教师在问题设计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以教
期刊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语文课更是如此。段力佩先生曾经说:“要使课堂始终吸引学生,使大家人在课堂,心也在课堂,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教师的艺术魅力越大,课堂就越有味,教学效果就越好。如何使课堂生味?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一、导语生趣   常言道:好戏看开头。导语如同戏的序幕,序幕一拉开,就让学生进入了某种气氛或情趣中,从而有助于新课的学习。好的开头,应如高手对弈,第一着就能为全局的胜
期刊
一、激发兴趣  1、開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名胜古迹、工厂,参与班内联欢会、故事会、学校的运动会、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活动、郊外踏青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注重积累素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动获得的材料,活动之后,让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把活动写下来,并写出所感所想。这样就开拓
期刊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
期刊
课文教参上提到,《岳陽楼记》中的三、四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分别表现“迁客骚人”览物而悲和览物而喜的思想感情。不少资料书在提及《岳阳楼记》中此处的景物描写与人物(“迁客骚人”)的情感关系时,也提到是洞庭湖的“气象万千”之景观使得“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并提之以“触景生情”来分析。但是,我认为,我们在理解这两个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与“迁客骚人”的情感关系时,如果
期刊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名篇佳构意蕴深远,内涵丰富。不同的读者,由于性情学养及欣赏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篇作品会有不同的解读。正如人们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文学鉴赏活动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众多读者也有不同的解读,尤其是对“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的理解。有读者认为此句表达了作者以身许国誓死戍边,立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
期刊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教师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人”而看成“仆人”。不错,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接受知识,有知才有能,知识越丰富,自学能力就越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在于应该如何看待讲,怎么讲和讲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期刊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
期刊
首先,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让不少学生养成了自以为是、傲慢、自私自利的性格,这些学生很少经受过挫折和失败,当挫折来临时,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没处理好,也会让他们精神崩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少父母的呵护和陪伴,或家庭条件比较而言要差些,他们孤独自闭,心理压抑,形成冷漠的性格。所
期刊
一、建立校本病句库  (一)病句库性质的界定  要建立病句库,必须要搞清它的性质。尽管在开头我已确立了病句库以校为本的性质,但从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需求来看,病句库以校为本的性质还需要细化,即一则是原生态的个性,二则是规范化的共性,三则是发展的延续性。  原生态的个性病句库中至少要有60%的病句直接来自于咱们学生的作文,且还是直接由“粤方言思维定势”造成的病句。有了这个个性,可以让学生明白他们常出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