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调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具有严谨性、细致性和持续性,所以需要电力调度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及监管制度。同时在电力调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做好各项监管工作,确保电力调度系统能够规范化的运行,尽量降低或是杜绝电力调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
  1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调度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有效的电力调度,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本质上来看,电力调度监控就是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线路等进行管理,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科学性。通过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有效应用,可实时的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系统会及时的发出报警信息,以便电力企业第一时间确定出故障部位,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故障。由此可见,电力调度监控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制约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相关因素环节分析
  2.1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内部规范环节
  随着变电运行技术及变电站智能化设备逐渐普及,我国众多电力系统运行节点开始更多的采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在电力调度环节的自动化。一方面,变电站与调度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应用趋于紧密,能够全面兼顾电力的电量测量、电力控制、电力调度和继电保护等诸多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变电站的变电运行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的内部规范环节,原有的技术标准及制式与新型变电站智能化设备之间的匹配度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开关闭合、电力系统通道、电力调度动态监视等环节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2.2电力系统电力调度安全防护环节
  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运行环节除了收发及执行调度指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同步跟进电力调度的安全防护,而在这一环节,主要面临如下几个安全隐患因素:第一是电力系统物理层面上的安全威胁。这一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电力系统的硬件连接及设备元件线路等,如果主机或线路遭受攻击或损坏,电力系统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就有丢失的风险,这就给电力系统调度带来极大阻碍。第二是电力系统软件操作层面上的安全威胁。电力系统的主机与网络构建下的其他附属响应设备处于一种串联联网关系,如果变电站或电厂计算机系统主机安全防护不严格,极易给电脑黑客或电脑病毒以可乘之机。因为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而导致电力主机操作系统失灵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诸如电力调度数据存取环节缺乏严格授权、电力系统调度网账号及口令管理不善、系统管理不能全面覆盖到所有用户等问题,也都反映出电力系统电力调度环节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2.3电力系统电力调度人为因素环节
  首先,从电力调度巡查上看,基于调度时人机较为混杂这一因素,调度巡查管理容易陷入混乱无序或停于表面的局面,电力调度中的问题及安全运行隐患排查率不高,监管措施不力,电力调度监控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损害。其次,电力调度人为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电力调度员安全意识及岗位责任意识不足,工作量繁重,在执行电力调度指令时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导致调度失准(调度命令编制拟定不准确)或误下命令(调度术语使用不规范),后续人员在接班操作时如延循错误指令,很大概率会引发调度安全事故。二是电力调度员偶有误送电或延误送电的问题。导致电力调度员误送电的原因主要是调度员没有严格执行电力调度的相关制度,相关电力调度准许放行及结束手续没有梳理清楚,导致电力网络中的线路工作组出现误送电现像,进而引发电力事故。电力调度员在处理电力调度事故时可能存在延误送电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电力调度员对电力系统及电力装置设备的运行在程序步骤及方法上存在认知不足或偏差,由此造成电力用电主要客户群的供电延误情况的发生。
  3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
  3.1基于硬件安全,建立安全防护体系
  (1)由操作管理入口开始,为登陆与操作设置权限,划分管理人员为不同的类别与层级。以系统使用权限为依据,对各用户的使用范畴实施设计。也就是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针对各用户,给出使用规范与管理规范,有效维护非系统维护人员屏蔽部分功能的核心数据,防止不当操作而产生事故。(2)重视保障主系统的功能与故障诊断。自动调度系统的功能需要借助各网络服务器。建设、运行系统时,一定要留意监督与控制不同服务器指标,基于此,动态监控系统,实施相应的调整,维持系统基本功能,确保系统良好的安全性,此外,对系统故障诊断功能进行有效设计,可把错误及时报告出来。(2)注重维护计算机。系统功能的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实现,病毒与外界攻击均会影响计算机。为此,在调度系统构建过程中,务必要防护好软硬件,涵盖了病毒检测功能与防火墙的强化。可以实时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置问题。
  3.2加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排除
  人员在操作电力调度运行系統时,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不仅提高了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水平,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人员在操作中出现失误,主要是未能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并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电力企业应重视工作人员电力调度安全操作能力的培训,在培训中讲解专业的调度知识,结合案例进行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丰富工作人员操作经验。电力企业应在电力调度系统内配置远程监控设备,用不同的监控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由工作人员远程监控,既能提高安全事故预防和排除能力,还能全面掌握系统中每个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的实施解决措施,保证电力调度系统正常的工作。
  3.3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电力系统需要工作人员操作相应的设备和系统,以便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素养,才能降低电力调度工作中引发安全风险的概率。电力企业应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还包括系统故障处理等,使工作人员具备专业操作能力,并且在规范的流程中严格操作,才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电力调度工作中,通过行为控制和技术控制,有助于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在行为控制方面,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处理措施,在技术控制方面,运用调度技术减少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
  3.4创新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配置智能化设备,但是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若未能及时处理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使系统丢失运行数据,还会破坏系统正常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将创新技术应用在设备中,主要有以下2点,(1)完善系统服务器等设备;(2)备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即便设备出现问题,使用备份的数据仍能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以此降低设备问题对电力调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4结束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设备逐步增多,对电力调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在开展电力调度工作时,应当找准重点,全面分析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监控管理对策,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柳庆丰.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7,(14):215-215.
  [2]叶静.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74-174.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3年后骨密度、血清骨保护素(OPG)、相关骨代谢指标及性激素等的变化,探讨阿仑膦酸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OPG问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组)72例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OPG浓度.所有骨质疏松患者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3年,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OPG、性激素、血钙磷、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尿Ⅰ型胶
摘要:架空绝缘导线是近年来县级供电公司农网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配电线路材料,以其明显的优势代替了传统的架空裸导线,但配网架空绝缘导线频繁遭遇雷击、进水而引发跳闸、断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配网线路的安全运行。本文分析了10千伏配网架空绝缘导线在配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防雷、防水及安装方式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保障架空绝缘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10千伏配电;架空绝缘导线;应用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提高了输电线路巡检水平。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点,接着重点研究了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方法,旨在进一步强化输電线路巡检中的无人机技术运用水平,提高巡检效果。  关键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技术;应用方法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距离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力输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的组织结构有其共同的特点,均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即消化系统的衰老改变,这些改变是老年人消化疾病发生的基础。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代食管术的适应证、手术关键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结肠代食管术患者的疾病病种、手术种类、肠段移植情况和供血管的种类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 75例中,食管恶性病变66例,食管根治性切除63例,另3例及食管良性病变9例行食管改道术.顺结肠蠕动方向移植65例,逆蠕动向移植10例.结肠段经胸骨前皮下上提16例,前纵隔通道上提56例,后纵隔食管床3例.术后30 d内,有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喉癌患者行喉功能保全手术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136例原发喉癌患者,行声带切除34例,垂直半喉切除28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24例,喉3/4切除15例,次全喉切除29例,全喉切除环咽吻合术6例.T3-4期病灶切除后多采用颈部肌皮瓣修复.术后可在气管套管外放置麻醉气囊,练习进食.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1周均恢复发音功能,92例拔除气管套管.45例有不同程度呛咳,经过吞咽练习后
摘要:电力电压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要评价指标,对于治理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以及提升电力供电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作为企业的低耗节能的低碳要求,关乎电力企业的经营。本文主要是探讨在电力供电过程中,低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电力服务管理和电力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对应的深化治理方案,从较小的经济投入来解决低电压的问题,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低电压”原因;深化治理方案;探讨  随着我国
目的 检测survivin基因在老年人大肠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上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老年人大肠癌和3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老年人大肠癌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2%(27例)和12.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诱导的纹状体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分别接受尼古丁(0.2 mg/kg或2.0 mg/kg)或生理盐水腹膜腔内注射.注射7 d后,尼古丁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右侧纹状体内分别接受6-OHDA20 μg注射.免疫组织化学定量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CD3、CD4、CD8阳性淋巴细胞数.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纹状体
目的 调查京津三家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术后患者液体治疗现状. 方法 回顾性调查接受普外科手术的住院且术后禁食3 d以上的患者600例,不限年龄和性别、所患疾病种类和接受的手术类型.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实验室检查、术后3 d液体治疗内容和部分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输液反应等). 结果 588例有效病例术后每天平均补液总量为(3030±638)ml;平均每天给予葡萄糖(142±6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