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铁笔烙出“葫芦画”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在山西洪洞。民间流传着一首谚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吟唱已久的民谣现如今已名扬海内外。每年4月上旬至中旬,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华侨纷纷到洪洞大槐树烧香跪拜,寻根祭祖。每当想起家乡的大槐树,我就会想起我的《寻根祭祖》葫芦烙画。提起我的葫芦烙画往事,又与北京有着一段深深的情缘。
  


  与葫芦结缘是在2005年。清楚地记得那天我独自到山西临汾尧庙游玩,看到两排各种大小不同的葫芦挂在那里,每个葫芦上面都精雕细琢地作了画——人物的、花鸟的、山水的……金黄色的葫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葫芦皮上画的线条自然柔美。更令我惊叹的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向来只见过十多厘米高的亚腰葫芦,而这里两尺多高的大号亚腰葫芦,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正看得入迷,旁边一位长发先生向我介绍:每个葫芦上的画都是用一种专用的烙铁烙出来的。这一刻,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门独特的艺术——葫芦烙画。当我得知身边这位长发先生就是临汾市博物馆馆长司马迁先生,而这些葫芦烙画全部出自此人之手时,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一番长聊后,司马老师得知我也爱画后,很爽快地送给了我一些大葫芦籽。因为我那时在北京通州区做着烧饼生意,于是带上葫芦籽到北京发展。
  当时我的烧饼店开在通州区武夷花园,紧靠一片小树林,每逢周六日附近有个狗市,平时就是靠这些客流量来维持生计。我把门口一大片小树林开荒种葫芦。春天撒下各种品种的葫芦籽,秋天我竟收获了两麻袋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葫芦。丰收的喜悦使我放弃了每天的午休时间,在干完工作的休闲时刻再去加工我的葫芦。为了做好烙画,我特意买了一本关于烙画工艺的书籍,还有烙画的烙笔,自己不断地揣摩与学习、探索研究,经常到旧货市场走访,虚心向玩葫芦的老艺人讨教烙画技法。刚开始,我只是在一些长相不太好的葫芦上练练技法。烙葫芦画没有我想象那般简单——线条的粗细、烙铁的温度高低、笔尖在葫芦上行走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烙画的效果。
  我因为有绘画的功底,只经过了两次失败,在短时间内便走入成熟阶段。靠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我以古代神话人物、古代仕女,以及十二属相为主要烙畫题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烙画风格。其实,烙画和写作一样需要安静,每一个葫芦上需要做什么样的画,要根据这个葫芦的造型来决定,这需要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不同长相的葫芦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葫芦烙画,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才别有一番情趣。在烙画的过程中,烙笔在葫芦表皮上烙过后散发出的那种气味,可谓满屋飘香。每次作品的完成,都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每到休闲的时候,我就拿起自己的葫芦作品欣赏半天,爱不释手,沉浸在自我陶醉的世界……


作者的葫芦画——弥勒佛

  头一年种葫芦的时候,我没什么经验,不注重搭架子,葫芦蔓子在地上树枝上随处攀爬,到处结果,我更不懂得修理瓜蔓,藤条上的葫芦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收获后,有的葫芦长得歪瓜裂枣,甚至杂交发育不良,如同花生粒大,我照样把它收藏好。北京人称这些没长大的葫芦为“小捻子”,并有很多人专门喜好这种小玩意儿,整天拿在手中揉搓。时间一长,小葫芦就变成了金黄色,非常漂亮,极有收藏价值。
  经过几年的种植,如今,我已熟练掌握了一套从一颗葫芦的种子下地后,到破土而出、拉蔓搭架,以及在生长期间给葫芦架上模具,最后收获的过程中如何去皮、自然风干,加工以后如何保存等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我在烙烧饼的岁月里,同时也用业余时间烙着葫芦。这期间,我风风火火搬了无数次的家,无论我搬到哪里,就把葫芦带到哪里,葫芦就像我的心肝宝贝。我每搬到一个地方,总能结识一帮市井中的文人骚客,有时为了晾干我的葫芦,我把葫芦并排挂在我的烧饼摊前,引得这些食客在买烧饼的同时还能欣赏葫芦烙画。当他们带有讽刺性地喊我“艺人”时,我嘿嘿一笑,回上一句:其实,我只是个烙匠,除了烙烧饼,还烙大饼、葱花饼、馅饼,还有葫芦!
  不知不觉,利用业余时间我竟烙出了大大小小两大提包的葫芦。正值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生意停业,于是我背上葫芦到北京有名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卖葫芦。
  那天的事情记忆犹新。我上了公交车,刚开出三站地,我敞着口的提包里的“宝贝”,就被一个30岁左右的北京人发现了,于是和我搭话,问我搞这么多葫芦干什么?我说到潘家园古玩市场卖去。小伙子来了兴趣,非要让我拿出来看看。刚开始我拿出一个约十厘米高的“五骏全图”来,葫芦上画的五匹骏马正在旷野上奋蹄奔驰。一番交谈,小伙儿说他喜欢古代神话人物,我就又拿出一个十多厘米高的“千里眼”来——葫芦上的“千里眼”着一身盔甲正在腾云驾雾,右腿屈膝,左手在额头前搭起凉棚,恶煞般的面孔上一双大眼睛正在望着千里之外,肩上扛一杆长枪,有点像孙悟空的架势,整个画面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看得出来,小伙子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作品。一番讨价后,最后以100元的售价卖给了那个小伙子。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售出去,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卖葫芦的过程中,令我最为恼火的事情,是2007年在通州区三元村市场发生的。我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把一个一尺多高的大号亚腰葫芦锯开口以后做了个盖子,把里面的葫芦籽全部掏净,做成一个可以装酒的器具酒葫芦,然后在上面画上“活佛济公”——济公正头顶破帽身穿破衣摇个破扇子脚穿破拖鞋走着,脖子上套一串大佛珠,右手正拿个酒葫芦喝着酒。我刚把葫芦拿出市场,就被一个开酒坊的女人发现了,她非要看看,刚把葫芦递到妇女手中,并叮嘱她拿好了,谁知话音刚落,葫芦“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破了。把我气得头发根子都立起来了,无奈之下,女人给我赔了一百元钱让我回去修葫芦。
  那年4月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我独自一人前去游玩,回来后用葫芦创作了一个“寻根祭祖”的作品。葫芦上一边写着圆形字“寻根祭祖”,另一边画的是大槐树前的那个门楼,此葫芦被我舅舅荣世红收藏。


作者大兴区瀛海镇怡乐村住房内加工烙画作品

  2008年奥运期间,我特意以奥运福娃为图案,以“北京欢迎你”为主题,分别做出两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彩烙吉祥葫芦,在北京前门地铁附近卖,最后卖的只剩下一个“晶晶”了,其他几位“葫芦福娃”早已流传于民间……
  除了葫芦烙画,我还利用三合板为材料,分别烙出了“淑女伴鹤”“松鹰图”“独虎下山”,以及传说中的“女娲造人”等等。我把这些佳作装裱成框挂在我的书房里,为的是在我劳累的工作过后,为自己营造一份闲情,享受这份艺术的熏陶……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第一幕:rn场景:原始森林[森林鸟鸣声]rn 人物:原始人A、B、C,两只兔子rn道具:打猎工具、砍伐工具rnB有气无力地对A说:哥啊,好饿!咱去找点吃的吧!rnC说:我也好饿.
期刊
一、发展中国家的抗HW治疗现状 WHO曾报告,发展中国家必须立刻施以治疗的HIY感染患者已达500一600万人,然而迄至2003年末实际接受治疗者不足40万人 First, the status of an
湘潭市位于内陆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是湖南省直辖市和全国甲类开放城市.
“我是从哪儿来的,你,在哪儿把我捡起来的?”孩子问他的妈妈。  她把孩子紧紧地搂在胸前,半哭半笑地答道--  你曾被我当作心愿藏在我的心里,我的宝贝。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
上海有条绍兴路。绍兴路上有家汉源书店。2002年春节的第一天,有个年轻人在这家书店里坐着发呆。他一言不发,目不斜视,从年初一到年初七,一连坐了七天。这个年轻人便是今天分
秋天来了,正是苹果上市的季节.又红又大的苹果,惹人喜爱.教室里吃苹果的同学也多起来了,可是,我却发现,垃圾桶里总有学生吃剩下的半拉苹果.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给学生讲讲艰苦
  "学术立校"是中世纪大学创立以来大学价值追求的核心。从德国洪堡大学引领教学科研两翼发展的现代大学变革,到威斯康星思想照耀下社会服务进入现代大学职能并催生了美国高
自从太极拳中提出“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姿势动作,其他“内家拳”也纷纷强调这些要点,流传至今,武术界还保留并强调这些要点。但这些动作的真传就从未被掌握其真理的武术家公开过,他们只是隐晦地表述一点点方法,留下真相的一点点蛛丝马迹。致使武术界几乎每个门派、甚至每一个师傅关于“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都有不同的解释,把这姿势动作弄得十分玄奥,甚至各种乱七八糟的歪曲亦是层出不穷。至今,严峻的现实是,有很多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