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niu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戏剧性独白在英语诗歌中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独白形式,常常会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具有戏剧性,可以更加真实地将内容表达出来,丰富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此外,戏剧性独白有着深厚的历史以及文化渊源,戏剧性独白这种表达形式深受忏悔传统以及古典诗歌的影响。戏剧性独白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成了英美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学传统,也为未来英美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英美文学;戏剧性独白;传承发展;重要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33-02
  戏剧性独白是英美文学中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一种独有的形式,在英美诗歌当中常常可以见到它的影子。戏剧性独白形成的时间早于现代英语诗歌传统的形成,给现代英语传统诗歌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今,还有很多的诗人使用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来创作现代英语诗歌。可以看出,戏剧性独白是英美文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传统。
  一、戏剧性独白的重要特点
  戏剧性独白这个术语被使用的历史并不长,但却被广泛地使用到英美文学当中。在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时,戲剧性独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专业术语,但是戏剧性独白的深刻含义在批评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1]。对戏剧性独白进行判断,可以根据戏剧性独白的重要特征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第一,戏剧性独白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是客观性。在英美诗歌当中,说话人都会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内容进行阐述,所以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内容的主观性,但是这些内容体现的并不是作者个人的主观性,这是因为诗歌中的讲述者和作者二者之间是分离的。肖明涵曾经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研究,他将使用第一人称讲述者置身于舞台之上,第一人称讲述者的形象以及话语都变得客观化,由此可以看出戏剧化其本质是客观的。诗歌中,诗歌的首要任务就是说话,即使讲述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内容和作者具有异质性,但是加上了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讲述者和作者之间都是分离的,这也是诗歌的本质所在[2]。
  第二,戏剧性独白中的话语,文学家巴赫金认为这是“双重声音话语”。形成这个概念的原因在于,诗歌中说话人和作者二者之间是分离的,这样大众就可以在诗歌中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在舞台上讲述者可以通过各种表达方式,间接地表达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声音。但是戏剧性独白和抒情诗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因为戏剧性独白的作者不会直接将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也因此不具有权威性。作者的所思所想往往会隐藏于第一人称说话人的话语中,并且在与第一人称说话人对话的时候,对其话语进行颠覆。并且,这种形式会让作者的观点变得更为隐晦,在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时候,会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戏剧性独白对诗歌有多元化解读的作用。
  第三,戏剧性独白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戏剧性独白和浪漫主义抒情诗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戏剧性独白中说话人的话语在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中,经过了戏剧化的处理。在戏剧性独白中,说话人会以人物的身份出现在诗歌情境中,所以说话人的话语不仅可以表达诗歌所想要传递的信息,还可以隐晦地揭露戏剧所塑造的形象。在一些特色戏剧性独白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并不是说话人的讲述内容,而是通过其讲述的内容,了解到说话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其他经过戏剧化处理的隐晦含义,这些是戏剧性独白中最为精彩的部分[3]。这样的处理,可以将说话人塑造成与自身评价具有较大出入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形象,所以戏剧性独白更加重视于说话者内心的心理表现,重视对人物形象的探索。
  二、英美文学当中戏剧性独白的形成和演化
  戏剧性独白这种文学传统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与演化的过程,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演变形成现今的戏剧性独白,所以戏剧性独白有着非常独特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渊源[4]。
  (一)戏剧性独白的文学渊源
  戏剧性独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并且在维多利亚时期发展到鼎盛,但是追根溯源可以探索至古希腊罗马时期。怨诗和信体诗是欧洲古典文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两种诗体,这两种诗体表现出来了非常明显的戏剧性,对戏剧性独白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戏剧性独白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却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渊源。除此以外,西方天主教的忏悔传统对戏剧性独白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维多利亚时期之前就已然形成。英美文学中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产生于旧社会意识解体时期,当时新思想蜂拥而出,人文主义思想极其活跃,也因此戏剧性独白这种形式应运而生,并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发展。
  (二)戏剧性独白在维多利亚时期之前得到发展
  受到了天主教忏悔传统的影响,早在十四世纪,有许多的文学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于心理变化和探索,这也是英国现代文学传统形成的重要特征,并且在著名文学家乔叟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体现。
  乔叟受到了忏悔传统的影响,其文学作品都使用着现实主义的叙事框架以及写作手法,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将叙述者和作者分离,这样一来叙述者的话术就得到了戏剧化的表现,所以乔叟的文学作品为未来戏剧性独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维多利亚时期之前,戏剧性独白依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主要具有三种形式:
  首先是怨诗,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学后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戏剧性独白的发展离不开人文主义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怨诗这种古老的诗体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也因此有很多的文学家投入到怨诗的创作中。但是文艺复兴时期怨诗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点,诗人不再将历史人物作为说话人进行创作,而是给怨诗留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意思的表达也更为隐晦。   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得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怨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怨诗中体现出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怨诗不仅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还常常会使用到黑人以及印第安人作为说话人,这样一来怨诗进一步渲染了异国情调,不仅表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还进一步远离了说话人和诗人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了戏剧性。
  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有更多的诗人投入到怨诗的创作中,在这一时期怨诗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也为后期戏剧性独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可以了解到怨诗的发展为后来戏剧性独白在维多利亚鼎盛时期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并且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是信体诗,在英国文学历史发展的历程上看,戲剧性独白诗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大量的诗人创作信体诗。发展到了后来的理性时代,很多新古典主义诗人也投身于信体诗的创作中,也在这个时期很多的杰出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个时期信体诗通过戏剧性独白这种方式,更加理性地表达出了人性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理性的探索,这也是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发展之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是幽默性的口语独白,这也是英国文学的独创。乔叟曾在自己的诗歌中,加入了英语口语的元素,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作尝试,并且在英语诗歌中使用大量的口语,使得英语诗歌变得更加诙谐幽默,戏剧性独白的内涵也得到了补充,注入了新的元素,这也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元素,也成为未来戏剧性独白发展的主流元素。
  (三)戏剧性独白在维多利亚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维多利亚时期戏剧性独白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因此戏剧性独白成了那个时期最具有生命力的诗歌形式。
  在维多利亚时期,戏剧性独白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以下几大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是怨诗、信体诗以及幽默性口语独白这三种独白形式,早在维多利亚时期之前,为戏剧性独白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浪漫主义时代有很多的文学作者对独白这种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创作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因此在浪漫主义时期有很多的戏剧性独白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广传于世。
  最后,戏剧性独白作品重视对人的关注,尤其是注重于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这与浪漫主义中性格的塑造是不谋而合的,这一点也为后期戏剧性独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英国有着悠久的戏剧传统,也因此戏剧性独白的繁荣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戏剧性独白在维多利亚时期之后,成了所有英美文学作家创作的重要形式,并且直到上个时期后半叶,戏剧性独白的作品也在不断地涌现。所以戏剧性独白深刻影响着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塑造了英美文学独特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胡春琴.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传统[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45-46.
  [2]甄晶.试析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传统[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9).
  [3]张文峰.试析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传统[J].传播力研究,2019,(29):71-72.
  [4]吕争.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8,000(030):174.
其他文献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是我国基础文化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好时机,文化创新将推进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党的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把党的群众文化落到实处,让群众参与到党基层治理的全部活动之中,努力实现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充分参与到党的社会事业发展中来,让文化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实践证明,只有走近群众身边,才能走进百姓心里。因此,要从党的群众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 《羊脂球》是著名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时隔一百多年,它依然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在小说中,羊脂球虽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高尚的人格品质凸显无疑。作品中的以小见大、人性对比等手法刻画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多元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态度对于生命的意义给予了厚重而多彩的答案。  【关键词】 《羊脂球》;生命意义;启示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
期刊
【摘要】 图书出版活动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展成果,同时也是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完善的重要工具,校对工作作为图书出版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图书出版物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对工作需要不断优化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本文针对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及与编辑工作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校对功能的综合运用方式以及问题优化措施,意在提高图书出版物的质量。  【关键词】 图书出版;校对工作;定位职能发挥
期刊
【摘要】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呈多元化趋势,鄂伦春族作为最有文化特点的民族之一,其语言文化、狩猎文化、娱乐方式、服饰文化和手工制作方面都显现出风景美学价值。通过研究探求镶嵌在自然之中的人文元素,提炼出“有意味风景”的情感和文化链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审美与传承。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文化;风景美学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中央苏区教育是中央苏区文艺中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教育中的《共产儿童读本》因受众的特殊性在教材的编排和选择方面构成了区别其他教材的独特性,更区别于其他文艺的独特性。中央苏区的教育综合考虑了儿童的独特性,编写符合儿童特点的教材,从而点燃儿童的革命意识,在儿童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达到宣传和培养革命后代的最终目的。从形式特征的角度分析《共产儿童读本》,目的是厘清教育如何与革命意识相结
期刊
【摘要】 《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世界瞩目,早在19世纪《诗经》英译就开始兴盛,译者主要有理雅各、詹宁斯和阿连璧等人。詹宁斯翻译《诗经》时,运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一方面可以使译文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詹宁斯的《诗经》英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跨文化诠释失误。  【关键词】 《诗经》;詹宁斯;英译;归化;异化  
期刊
【摘要】 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有冰心一人,始终都是围绕着爱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并且将所有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眼前。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的爱有多么的深沉、感动、温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冰心作品中爱的感悟,来唤起人们心中的真情和博爱。  【关键词】 爱;哲学;现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04-03  在二十
期刊
【摘要】 耿马翁达佤族的口头传统丰富多样,且具备多种功能价值,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和保护。婚礼仪式歌是耿马翁达佤族较为丰富的口头传统之一,其不仅延续了自身原先的祝福和教育功能,还发展成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田野记录,叙写耿马翁达佤族的婚礼仪式,并论述婚礼仪式歌的教育、认识、传承文化功能,以期对耿马翁达佤族口头传统的保护和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翁达村;佤族;婚礼仪
期刊
【摘要】 当前,旅游市场空前繁荣,红色旅游进入到快速發展阶段,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作为外国游客直接了解红色旅游景点的主要渠道,肩负景区介绍和文化传达的双重使命。本文以此为研究焦点,明确红色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的重要性,指出英译的现存问题,提出可行策略与方案,为江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江西;红色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在《蒸汽屋》中,凡尔纳开创性地从科技的角度来书写东方。在他的笔下,掌握了科技的西方人是进步的、文明的,而印度人则野蛮落后,不知科学理性为何物。印度人对科技杰作——蒸汽屋的态度也是走极端,或是顶礼膜拜,或是肆意摧毁而后快,表现出既愚昧懦弱又暴力血腥的民族性格。凡尔纳把科技和东方主义结合起来,对东方人的诋毁达到了非常恶劣的程度。  【关键词】 印度;科技;东方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