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电影名汉译方法

来源 :现代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优秀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我国市场对国外文化愈发开放包容.电影名作为电影的点睛之笔,是对电影的高度总结.因此,英语电影名的汉译至关重要.文章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英语电影名汉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电影名的汉译方法,旨在提高电影名翻译质量,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五首)是其最为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多年来一直是学者的研究对象,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第三首及其英译本的研究却无人涉猎.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及其三种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和讨论.本研究目的有二:一是从田园诗的翻译视角来赏析其英译本,二是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在研究诗歌翻译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实施课程思政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结合文本主题、篇章结构和词汇教学,将历史故事、经典诗词和哲学思想等融入教学.多角度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思政元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可以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项目式学习”通过完整的实践性项目贯穿学生的学习,着重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项目成果的展示,能够有效地弥补阅读内容与实际运用的脱节,延伸课堂.文章将“项目式学习”模式与艾伦·卢克(Allan Luke)和皮特·弗利伯蒂(Peter Freebody)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即“四资源模型”)相结合,通过整体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成性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直观地展示了项目式学习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John Benjamins公司出版的《翻译研究手册》第四卷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崭新视野.文章以“Anthologyies and translation”词条为例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倾向和写作体例,总结了其主要特色和存在的不足.
语音感知能力是语言产出能力的基础.本研究以15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朗读的英语片段为样本,考察了我国大学生对多元英语口音的感知能力.结果显示,未经培训的学生对重度口音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对轻度口音感知不敏感.经培训后,学生对轻度口音的感知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均有显著提升.研究还发现英语学习者对口音的感知能力与英语口语成绩显著相关.然而决定感知能力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发现.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逐渐走进西方社会.在跨文化视阈下,中国社会衍生出一种带有民族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印记词汇,即汉语文化负载词.基于汉语文化负载词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重要一环.文章探析了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礼貌原则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与合作原则并称为交际两大原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加快了经济贸易来往,商务信函便发挥积极沟通作用.为促进双方友好交流,在英文商务信函中非常关注礼貌原则应用.礼貌原则是加强沟通有效性、成功性的必要前提.文章便以此展开分析,探讨礼貌原则对英文商务信函的影响和具体应用,并提出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中,翻译人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在翻译专业的课程中融入思政建设,既是翻译专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推动着国家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相一致;第二,课程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挖掘有机结合.课前,教师精心选择翻译素材;课中,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树立严谨认真的翻译观;课后,通过翻译素材的拓展,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完成育人的根本目标.
近年来,中国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然而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却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翻译家在对外传播方面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促进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以及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学交流.其中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普遍受到海外读者的青睐,并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将从蓝诗玲翻译的作品、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思想三方面来探讨蓝诗玲如何成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借鉴与参考.
随着国家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医学方面的交流亦不例外,提升医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医学英语翻译人才迫在眉睫.评注式翻译教学法的出现和应用为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