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环和中国女子自行车运动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qwjt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社会活动家伊丽莎白·卡迪斯顿曾说:“自行车是一种能使女性获得力量,并在社会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工具。”著名女权运动领袖苏珊·安东尼说:“自行车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能更彻底地解放女性。”
  沒人能想象到,100多年前,女性骑自行车出行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很多女性身体力行,打破了世俗偏见,形成了中国女子自行车运动,引发的社会风尚变革促进了中国女性思想的进步。据文献记载,首开中国女性骑自行车风尚的人是唐金环。
  首开女性骑车风尚
  1886年,唐金环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祖父是粤商领袖唐廷植。兼容并包的家庭环境,使得唐金环从小眼界开阔,饱读诗书、外语流利的她思想很是开放。
  十四五岁时,唐金环就骑着新式自行车出现在上海街头。此事被报纸报道,引发舆论哗然,斥责其伤风败俗,说她作为大家闺秀竟敢骑自行车当众溜达。
  这种对女性的偏见并不仅限于当时的中国。西方社会许多女性为了骑自行车,脱掉花边长裙,开始穿裤装,引发了一场理性穿着运动。西方的卫道士将目光瞄准了罪魁祸首自行车。
  伦敦的《国家评论》上发表了一位医学博士的文章,称骑车会使女性患上心悸、抑郁以及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1895年,美国《文学文摘》发表的论文,则一口气列举了数条女性骑车的弊端,认为长期骑自行车会导致女性产生一张“怪异而疲倦的脸”,包括黑眼圈、凸眼球、紧绷的嘴唇、粗糙的皮肤等,且是永久性难以改变的。
  在中国,类似的声音并不比西方声势小,许多人找到了唐金环的父亲唐荣俊,告诉他管好自己的女儿。本身就希冀改良中国社会的唐荣俊不仅没有呵止女儿,反而为女儿的勇敢感到高兴。
  在父亲的鼓励下,唐金环愈加频繁地骑车上街,鼓舞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骑车出现在公众视野,带动了上海女性骑车新风尚,并为女子自行车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女子自行车运动
  上世纪30年代,工程师唐观翼在上海推广现代自行车运动,他开设车行,组建上海车会,设计生产“翼牌”自行车,并组织自行车骑行竞赛,首次允许女性参加。这本来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事情。但迫于社会传统思想压力,响应的女性寥寥无几,他只能求助唐金环。
  此时唐金环已经随丈夫施肇基长期定居国外,但她认为以体育事业助力祖国振兴的想法非常好,决定身体力行推动该项运动。于是,唐金环报名参加了上海车会,成为第一位女会员。在唐金环的影响下,上海很多女青年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
  依照唐金环建议,唐观翼根据中国女性服饰特点,将自行车原本的横梁变为“V”形,方便了女性骑行。唐观翼将生产出来的首辆“翼牌”女士自行车赠送给了唐金环。唐金环手扶女士自行车的照片,被刊登在当时的报纸上,再次引发了争议。
  1935年,在上海体育场举办了万国自行车大赛,上海车会组织女子组参赛,女运动员们全部是齐耳短发,身着深色运动衫和运动短裤、白运动短袜和球鞋,青春洋溢,活泼健美,展示了中国女性的全新形象。随后,女性参加自行车竞赛风靡一时,到1938年上海车会举办上海市第三届自行车运动会时,参赛女选手已经增加至60人。原本热爱旗袍美女广告画的商业画家们也开始将袒露健美四肢的自行车女郎作为创作题材。
  唐金环推动女子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运动本身,短发、西裤等开始走入女性的世界,引发了女性观念上的变化和着装风潮的改变,进而促进女性进行自身角色的反思和重新定义,同时着装的精简也为女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奠定了基础。女子自行车运动由浅入深地促进了思想解放,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自行车车手站到了与男性车手比肩的位置,赋予了自行车运动更多审美元素。
  编辑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
其他文献
无师自通游戏迷  1988年出生的甘霖是山东临沂人,他的童年时代,电脑开始作为办公用品走进社会。得知父母所在的学校有了电脑,甘霖特别想去看看。父亲被缠得没办法,答应带他看一次。  甘霖看到桌子上的机器,快速冲过去,瞪大双眼看看,然后问父亲:“怎么打开?怎么玩游戏?”看着儿子急不可耐的样子,父亲摇摇头,打开电脑让他自己玩。父亲前脚一走,他就开始东点点西戳戳,自己琢磨起来。父亲上课回来,见他玩得很来劲
期刊
李克农,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特工之王”。在寂静的敌后战场上,李克农机警理性,数次在生死关头化险为夷,把忠诚献给了党和国家;在家庭生活里,李克农与妻子赵瑛的爱穿过枪林弹雨,历久弥坚。  素手年華,共同成长  李克农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父亲是当地一名小职员。18岁时,李克农到北京,应聘进《通俗周刊》社做发行工作。《通俗周刊》是一份反映时代现实的刊物,没过多久就被反动势力封杀,办刊人员遭到逮捕,李克农只
期刊
接过口弦传承的接力棒,李旭和妻子王冬梅一直在探索。当口弦和西洋乐器相遇,它终于入了年轻人的耳,走进年轻人的心。  三代人一条心,把情思注进口弦  1984年12月,李旭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幼年时,他跟随母亲安宇歌下乡,接触到了口弦。懂事后,李旭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习制作、弹奏口弦。12岁时,他便掌握了多种口弦的弹奏方法,还自己制作了一款竹口弦。  李旭的外婆出生在东北一个艺术世家,能歌善舞,还能填词
期刊
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美好生活自然包括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很多选秀类节目、歌唱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总让人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如今,《国家宝藏》《信·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先后播出,改变了以往娱乐综艺节目独霸荧屏的现象,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高质量文化节目是文化清流。《国家宝藏》作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期刊
前些时候,媒体披露了山东某地钟某峰、郑某冰、葛某高等10名犯罪嫌疑人打着退伍军人旗号在街头闹事,砸坏警车,损毁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涉嫌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等,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看了这则新闻,我心里很是纠结。如果这些人不是退伍军人,如此举动当然让人愤怒,这是在败坏退伍军人名声啊!不过还有种可能是他们真的当过兵。后者才是我纠结的根源所在,从一名退伍军
期刊
伦敦地铁算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的地铁吧,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借着去爱丁堡大学接女儿回国的机会,我顺便看了看伦敦名人故居以及其他景点。在伦敦,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恐怕就是地铁了。  若是看到伦敦的地铁图,那可是大开眼界,四通八达,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我不懂英文,大事小事都得向女儿请教。第一次坐地铁,我就惊呆了。手机无信号,地铁上没有一个人打电话。那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段地铁线路吧,站台窄得要命,我都不敢
期刊
基因编辑人类生殖细胞具有“两低一高”的特点:医学必要性低、技术可控性低、群体危害性高。绝大多数病人家庭无需基因编辑,只需通过基因测序后进行受精卵的选择就可以做到,且副作用更小。基因编辑技术非常容易,所以很多人能够做,学生物的本科生就可能到县医院做。而选择改变什么性状、改变什么基因以及改变多少基因,很难取得共识,由此会导致一片混乱。一旦允许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就很难阻止大规模改变人类基因的问题,而
期刊
弗林·麦加利在自己位于纽约的餐厅里,从冰箱中取出新鲜牛排,用小锤轻轻敲打,然后放在盘子中,撒入各种调料,用手揉捏。“这样能够让牛排味道和口感更加出众。”这个已经被《纽约客》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誉为“烹饪天才”的男孩非常自信地说。尽管他刚满20岁,但是已经成为名厨7年了。  弗林的脸上有些雀斑,浓密的栗色头发拢向一侧,有个顾客曾说那像是“绝美橄榄油拌沙拉”。弗林喜欢用院子里种的奇花异草做菜,让妈妈
期刊
在美国,以约翰·缪尔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多达200多处,这位环保主义者毕生从事自然保护。他走遍名山大川,著书歌颂自然,为生态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约塞米蒂发声  出生于苏格兰小渔镇的缪尔,从小就向往大自然。学生时期,缪尔常利用节假日徒步穿行在山野间,同学们因此给他取了外号“山里来的约翰”。后来,缪尔随家人移居美国并考入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实验室工作。  1867年,29岁的缪尔做实验时弄伤
期刊
早上,医生未至,县城医院的诊室门口已排起长队。“听说医生水平高,亲戚推荐我来看他的门诊。”“是啊,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人们交头接耳。不久,一位黑人男性出现在诊室门口,开门而入,穿上白大褂,开始看诊。  黑人医生让病人手心朝上,把腕部放到脉枕上,自己则用指尖轻触病人的脉搏,大约1分钟后,他问:“你最近有什么不适?吃饭情况如何?”患者说着方言,黑人医生专注地记录在病历上。接着,他查看了病人的舌苔,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