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期末评价中认识自我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已走了六年的历程,在课程改革成长的日子里,笔者亲眼目睹到这样的现象:在上个学期发成绩册那天,有的学生走出校门,就把成绩册撕了,丢在学校的门口,有的学生把上面的分数添写成高分,以赢得家长的夸奖、表扬,还有的明知自己的分数极差,干脆不来领取。
  这些现象触动了我的心,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笔者个人的分析:学生有如此的举动,究其原因。首先,是对老师的期末评价表示不满。其次,是学生的思想有问题,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经不起挫折,缺乏自信心。
  《纲要》明确规定指出:“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为了使在期末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方面。
  期末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一锤定音,应综合平时的作业和他自己的努力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让他们在综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请不要给他们戴上“后进生”的帽子。评价这部分学生时要有针对性。比如: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应尽量避免分数的评价。
  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加强挫折教育,利用班会课讲一些名人轶事,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作为家长和老师应淡化分数的评价功能。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这才是具有永久性的、鲜活性的评价。分数只是暂时的,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努力,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坚信这样的素质教育观点“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善待教育的教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才是教育智慧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例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经常旷课、逃学的唐同学提出这样的方案:可以用泥巴捏成与之同样大小的不规则物体,然后把这块泥巴又揉搓成一个长方体,测量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测出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他提出的这个方案把笔者和全班的发散思维激活了,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案。闵同学提出:可以把这个不规则的物体打碎得像砂子一样,然后测出砂子的体积,就知道物体的体积;尽管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因素,但是他们已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这一节课的教学笔者感到满意,师生得到了共同发展。在期末评价中,笔者在唐同学的成绩报告册上这样写道:你解决的问题让老师和全班同学感到钦佩,老师一定要向你学习。每当我看到你的座位空荡荡的时候,老师很伤心……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学生期末评价,是师生共同交流最敏感的话题,写得有艺术,则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反之就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对学生评价要慎重考虑,以育人为本,切实把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推动课程改革向前发展。让学生沐浴在课程改革的阳光之下,享受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在教师的公正合理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作者单位:562100贵州省贵定县红光小学)
其他文献
有人说:“在学生眼里,三尺讲台是一片神秘之地,台上的教师有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于是,教师与学生互换位置就是一种有趣的较量。”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乔尼在给学生讲《海伦?凯勒的自传》时告诉学生们,“你们好好预习,我将要从你们中间随机挑取一个人,上台来替我讲解海伦?凯勒”,次日,上课时,乔尼先生说:“来自德国的各位英雄,各位勇士,你们有谁能代替我上台来讲解这篇课文?谁上来,我就宣布谁是我们的英雄!
期刊
这是一个腾飞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而喧闹的时代。在人的物质欲越来越强的同时,由于缺乏相互的信任与沟通,精神世界却日渐枯萎了。然而,在工作时,不但需要有宽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对于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那些纯真而又摄取力极强的学生。那么,如何给你的学生一个纯粹而美好的世界呢?爱,是情感的源泉,只有在爱的滋润下,我们的世界才会美丽多彩,充满活力。我们必须具备爱
期刊
与往常一样,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按照惯例,扫视之后准备开讲,突然发现林潭晶同学把眉毛描得又细又长,和她那双透着灵气的大眼睛极不协调,而且还把两片小嘴唇涂得红红的。我想,倘若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把心思花在乔装打扮上,那么不但会影响小孩的自然纯朴的美,而且还会分散其注意力,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由于社会浪潮的冲击,若按老一套的办法去解决,则效果肯定不怎样。于是,我决定找她单独谈谈。  星期二中午,我将
期刊
“六一”汇报演出,一向是幼儿园庆祝儿童节的必备“大餐”。如果孩子没有机会上台表演,或者虽上了台,但是出演的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那么就成了一些家庭挥之不去的小心结。  鹏鹏要参加“六一”汇演了,班上排练了一台儿童剧《小松鼠与小白兔》,家长给他买了演出的服装,准备好了摄像机。那天,爸爸问他——  爸爸:儿子,过“六一”了,有什么愿望呀?  鹏鹏: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看我演出。  爸爸:没问题,你表
期刊
“灵机一动”这个词语大家都知道,它是指一种瞬间的创造性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个瞬间的妙想,是一种灵感。灵感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性飞跃,其外在表现有时是瞬间闪现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智慧是有很大差别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经常产生灵感的人,其智力水平大都近于中等,间或有人智力超常,其灵感与智力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一般的学生都有灵机一动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及时地抓住学生的这一瞬间,给予激
期刊
“教学评价用语”是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的重要表达方式,好的教学评价用语,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当的教学评价用语,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还会抑制学生的进步。好的教学评价用语一般可以归纳为:启发性评价用语,赏识性评价用语 ,激励性评价用语 ,反思性评价用语 。    一、启发性评价用语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
期刊
新时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最常用,最有效的应该就是说服教育了。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学生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常常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表现出厌恶。心理学上把学生对规范和要求表现出来的心理抗拒称之为“意义障碍”,它直接影响说服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注重说的艺术了。  为什么学生不理解老师的善意而产生一些障碍呢?笔者认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期刊
我对体罚这种教育现象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思考。这与我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参加工作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时侯,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且都不懂事,所以为争夺吃穿和推让劳动而打打闹闹的事儿就成了家常便饭。我爸是“善菩萨”,对这类家庭纷争很少过问。我妈就不同了,她可是要严加管教的。虽然我妈读过小学,但她却不管什么体罚不体罚。她忙于干活,很少有工夫和闲暇来评断是非曲直。认为爱吵爱闹的没有一个是
期刊
青莲居士的《行路难》诗中有一句是这样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不懈的斗争精神。而今,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却少了这种豪情壮志,甚至违背了这种精神。因此,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一句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按照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容易流入黄炎培老先生说的兴亡周期率中去。  早在1945年黄老先生与毛泽东同志谈论过这一周期律,他的主题是:一人,
期刊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提高科学素养,真正成为21世纪具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为上好探究性实验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动力,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善用各种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