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李保国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体讲的是个念想。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年仅58岁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追悼会有上万群众为他送别,不少人特地从邢台、石家庄等地赶来,有些老百姓泣不成声,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牵挂着奋斗过的地方……至今山区群众仍在想念着他。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李保国。
  一位教授病逝,能让老百姓念念不忘,并得到总书记号召学习,是因为李保国生前“把太行山当成自己的家,把农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李保国30多年如一日,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研发推广了28项科研成果,使140万亩穷山变成“花果山”,他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的“太行山道路”。群众说他是“我们的恩人,是和村民一起干、一起苦、一起累的好党员、好教授”,为民助民从来没拿过百姓的一分钱。这些话印证了李保国“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我办成的这么多实事本身,就是对我的最高奖励,农民的笑脸是我最大的财富”的毕生追求。
  身为共产党员,他无愧楷模称号;作为知识分子,他就是群众的科技财神;论说时代精神,他堪为太行山上新愚公。因为“农民群众的粮囤里、腰包里,都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如此情系群众、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给群众的念想自然是光辉的、永恒的。
  “念想”是句“庄稼话”,但“庄稼话”深含“庄稼理”、“庄稼情”。人生在世,如要留下念想,必须贴百姓心、系群众情,说实话、办实事、干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活。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治理沙丘、积劳成疾,病故下葬时,有成千上万乡亲们自发聚在兰考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在寒风中久久站立……焦裕禄留下的念想,永远镌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心中;习近平曾给一位离岗18年的老县委书记回信,让他珍惜荣誉,保重身体。这位就是山东寿光老县委书记王伯祥,他认为“与老百姓的利益相比,乌纱帽不算什么,群众最重要”。在职五年半,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该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百强县榜上排名第24位……虽然离岗18年,老百姓仍在“念想”着他,有两位村支书和一位退休教师用3年时间,采访500多个当地群众为他写成40万字的传记《大地为鉴》,反映了全县群众对他的念想。爱人者,人恒爱之。那些为人民求翻身得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老一辈,以及孔繁森、雷锋、周国知、王彦生等,缘何总被人民群众记在心上、视为榜样,正是因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念想”。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不要满足于在职时的鲜花和欢迎,也不要陶醉于权势下的掌声与赞扬。民心是秤。闲谈时最能反映民意,离岗后才可证见民心。谁为人民人民就念想谁。西谚说“一个人的真正财富,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对其同伴及朋友们所做的好事。当他死去,人们不会说:‘他遗留下多少财产?’但却会问:‘他生前做过多少好事?’”总而言之一句话,只有心中时刻想念着百姓,百姓才会永远念想着你!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
期刊
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是谁?许多人并不清楚,他是由周恩来举荐、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的东北爱国名将——李杜。  从军为官清  1880年出生在辽宁省义县西关半农半商家庭的李杜,6岁入私塾,他学习刻苦,名列前茅。19岁时家道中落,学徒厨师。庚子之变后俄国出兵中国东北,李杜的家乡遭溃败清兵劫掠。清兵殴打其父母,李杜上前阻止被枪击伤。强烈不满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李杜,为遭战乱的乡亲深感不平。伤愈后,李杜
期刊
他6岁习字,一本《曹全碑》打开了他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1959年,出生于陕西华县的刘建武,八百里秦川、泱泱渭水浸润下的传统文化和淳朴民风,给了他最初的滋养和艺术的启蒙。  携笔从戎,固本铸魂  1978年,怀着报国志、军旅梦,写着一手好字的他,应征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了解放军出版社。最令他兴奋的是,出版社的图书室一应俱全,他陶醉其中,如痴如迷,在党史、国学的海洋中温润思想、放飞心灵
期刊
被人誉为“内蒙古的许振超”、“金牌工人”的刘怀玉,是呼和浩特铁路局包西车辆段普通的一名轮对质量检查员,1969年包头铁路工程学校毕业后,先后干过检车员、车辆钳工等工作,他多次主动回绝进机关工作的安排,始终坚持从事一线岗位工作。48年来用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当一名好工人”的无悔誓言。  刘怀玉先后11次被评为呼和局优秀共产党员,被命名为全局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杆,先后被评为铁道部劳动模
期刊
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我们的耳畔仿佛又响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虽然十月革命的故乡已在26年前发生剧变,但人类社会仍在发生积极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凯歌前行。历史没有终结,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永存。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正是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有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才有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共产
期刊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国内外已经或即将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这一革命。但我更愿意在题目中用“庆祝”一词,因为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改变人类历史航程的伟大事件,值得庆祝。  一、十月革命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100年来,对于十月革命的评价高度对立,有称颂好得很的,也有认为糟得很的。对于这些不同的评论,我觉得很正常,角度不一样、立场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对于事件的评价
期刊
在理想信念缺失的今天,应当提倡读点历史。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国家、为黎民百姓,舍身忘我,一身正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便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文天祥生不逢时,他虽然中过状元,但这时南宋国祚已尽,元朝大军压境。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南宋宰相陈宜中逃走,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并奉命到元军议和。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敌营,与元军统帅伯颜当面争执,被扣押并送往大都(今北京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文化观,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努力谱写文化自信的新篇章,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
期刊
金秋爽,菊正黄,十九大,聚賢良。  万花成春大会堂,红旗漫卷奔小康。  气壮山河吞日月,巧绘新天谱华章。  雄安新区大手笔,白洋淀旁铸辉煌。  开发共建三沙市,竖起灯塔引路航。  切记强军护太平,枕戈南海保边疆。  筑梦天宫贯斗牛,科技创新伟业昌。  “一带一路”高铁奔,迈向世界帆起航。  望断群峰冬奥会,争雄五洲放光芒。  河清海晏惩贪腐,治国安邦国运昌。  拓展前届新局面,继往开来写华章。  
期刊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  地震强冲九寨沟,房塌景毁路难求。  軍民有序伸援手,定使灾魔低下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