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不同地表覆被下活动层的水热差异研究

来源 :冰川冻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天然状态和工程活动状态下不同场地(砂砾路面、铲除植被、草甸地表)的活动层水热状态监测研究, 对比分析了不同工程活动对场地活动层的水热传输特征和冻融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工程活动改变了场地下垫面性质, 造成了不同场地活动层冻融过程、活动层厚度等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多年冻土变化. 冻融期间工程活动场地活动层的水热状态变化要比天然场地强烈而且差异较大, 工程活动场地冻土的稳定性比天然场地低.
其他文献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已有数据资源,不造成科研设施的重复投资,数据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NASA对地观测系统(EOS)提供了大量的包括MODIS在内的免费数据资源,为此,EOS Data Dumper(EDD)通过程序模拟EOS数据门户的正常下载流程,采用了先进的Web页面文本信息捕捉技术,实现定时自动下载研究区的全部EOS免费数据,并通过免费的DIAL系统,向互联网重新发布,实现复杂的基于时空的数据查询
建立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路基的目标是对青藏铁路工程实验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各种专题数据和DEM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形成以基础地理数据为依托,能够进行多时相、多维空间表达的虚拟铁路.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集成、系统功能和数据项目.该平台利用GIS组件技术和C#.Net开发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开发而成.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使用到的数据提供了
对慕士塔格西坡冰碛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表明:<1 mm的冰碛物以4~6φ(0.063~0.016 mm)含量为主,平均粒径(Mean)在2~6φ之间,分选系数(δ)在1~3之间,峰态系数(Kg)为1.5~3.5,偏度(SK)系数在-2~2之间;磁化率分
为了计算天山山区区域气候要素平均值序列,提出了一个新的气候序列计算方案。对天山山区17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的1961—2000年的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了自然正交分解(EOF),并以D
为了研究封闭道碴层对其下部多年冻土是否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在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附近建立了封闭碎石道碴坑和卵石地表对比试验场,并对下部地温进行监测.结果发现:经过两个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