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动起来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2011版《课标》明确提出四基。即: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内容,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可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这一全新领域的教学存在诸多不足:过于依赖课本提供的狭隘内容,活动课程素材开发不足;没有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因此,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严重考验。如何更好地把握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实际教学,提高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学数学;开发;运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代数部分活动,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运用数学活动辅助理解数理算理;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过去一学年中,我听了1-6年级的十多节“计算课”,发现不少教师在讲解算理时一直是按教材教照本宣科地讲授,把算理叙述得文绉绉的,不利于中下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计算教学容易遭遇这种尴尬。例如《百以内的加减法》的数学课,老师在讲解“进位加”“退位减”笔算时,一直在重复强调“整十进一”和“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四十分钟下来,优生对“进一”、“借一”一知半解,中下生对“进一”、“借一”的词义根本不理解,最终能理解算理的没几个同学,老师见学生理解不了算理,便要求学生强记算理,反复读反复试背,大大增加学生的负担,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亲历过的材料。在教学计算算理时,我们不妨把“机械性记忆”改为“经历性理解”,下面是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教学: 36+35=71
  学生准备100根小棒,并10根扎成一捆。教师在每位学生课桌上用粉笔写上数位顺序表。
  出示数位顺序表:
  师:请同学用手上的小棒在桌上的数位顺序表中表示出数字36
  (学生用小棒摆)
  师:请同学再用剩下的小棒在桌上的数位顺序表中表示出数字35
  (学生摆小棒)
  师:现在请你算一算,你的桌子_卜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71根。因为十位上一共有六捆小棒,表示有六个10,是60,个位上有11根小棒,所以60十11=71
  生::我的答案也是71根。个位上的11根小棒可以变成一捆小棒再加上1根小棒,这时桌子上就有七捆小棒表示七个10,是70,个位上的一根小棒是一个1,所以70+1=71
  师:你的方法很特别,你能上来一边摆小棒一边给同学再讲解一下吗?
  生:能。
  (生:走上讲台,在投映仪上摆小棒)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当个位的小棒够10根时,先把它们扎成一捆,拿到十位的下面,这时十位上有7捆表示七个10,个位上有剩1根表示一个1,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是71根。
  师:我们聪明的祖先根据这个小实验,发现了一种有趣加法的笔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小实验来研究36+35。观察右边的竖式,我们可以把竖式中的36想象成36根小棒,把35想像成35根小棒。当个位上的6+5=11,满了一个10,就把这个10想像成一捆小捧,移动到十位,也就是在十位上加1
  ……
  这样就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发生过程具体的呈现给学生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快,记忆牢。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数学活动研究是新课程的要求,是历史的使命,是时代的进步的需求。培养一个好习惯,掌握一种学习的本领,这些都需要通过活动为载体,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好数学。开展数学活动,一是体现在课内,如何构建开放性教学,引導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延伸在课外,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我们艰苦摸索与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的状貌也大为改观。但写作这一块存在不足,不成系统,并难以操作,致使作文教学不能有序进行,作文教学发展比较滞后。有必要对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一番分析,寻找对策,走一条弥补教材不足,符合写作教学规律、振兴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写作;语文写作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文明行为的教育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內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又特别指出:“要有针对性开展文明习惯养
期刊
著名教育家亨利伍德说:“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 的确,表演是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的最好机会,是赋予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行为,也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方向。音乐表演是蕴涵了语言、动作、舞蹈、角色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反映在人身上的动态美育。它可以全方位地培养
期刊
摘要:知识点琐碎、抽象等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特点,这是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导致生物这门科目的成绩得不到提高,学生将自己设立为生物学困生。所以应将生物学困生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困生;成因;转化方法  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对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要求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导致了一些“生物学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英语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因此,做好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面前任重而道远的职责。本文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述对学困生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和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具体办法。  关键词:学困生;根源;转化  学困生是英语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当知识逐渐增多的时候,便会陆续出现一部分跟不上进度的学困生,是否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英语的好坏。因此小
期刊
摘要: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细微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身的协调配合;也需要通过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强化。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话也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
期刊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充分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我们从网络、报刊以及身边,时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如,吸毒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青少年采取过激行为---自杀,每当一个鲜活的生命殒落,无不感到痛心。在香港,一些青年宣扬“港独”,采取“占中”上街游行,甚至起哄国歌等不法行为。我常常思考,这些青少年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缺少了什么?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教师,我要大声疾呼,大力加强青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来自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不断地开发,并最终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如何让教学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培养  一、结合现实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