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将国内或区内的优势产业通过跨区域投资等方式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使产业表现为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本文运用推拉模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产业转出区沈阳的推动因素、阻碍因素,产业转入区抚顺的拉动因素、排斥因素构成了推拉模型的四种作用力,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
  关键词:产业转移;装备制造业;影响因素;沈阳;抚顺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81-02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就是生产要求高度专业化。然而,长期以来,“大而全”的企业结构严重制约着沈阳装备制造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提高专业化分工,将初级零部件加工配套环节分离出来的战略举措迫在眉睫。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业企业已逐渐向沈阳周边地区转移。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七城同城)的发展规划中,沈抚已经实现同城化。抚顺是距离沈阳最近的城市之一,并且,抚顺是重工业城市,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同时,抚顺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成为了承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一、运用推拉模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依据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的人口“推拉”理论,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推力和拉力两种作用力。同时,推力与拉力又可分解为四种力:发达地区产业的推力由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拉力是由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因素构成的;发达地区对产业区域转移的阻力是由产业集群的“粘性力”、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是由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观念更新慢、要素市场不太健全等因素构成的。
  1.产业转出区的推动因素。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大而全”的企业结构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固守一些已成熟的技术也制约了其技术创新的动力,适时地将已成熟的技术及与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或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抚顺,使沈阳装备制造业获得更新技术的时间和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第二,政府产业发展政策。沈阳市政府的总体目标是集中力量将沈阳打造成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资金流向及规划上主要是吸引外商投资、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消化吸收上,塑造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对高污染高能耗等四高企业则限制其生产经营。因此,沈阳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为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初级加工环节、中小型加工配套企业,尤其是四高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了契机。
  2.产业转入区的拉动因素。第一,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欠发达地区是否拥有廉价的生产要素是决定发达地区能否向该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抚顺是欠发达地区,拥有比沈阳更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大大降低了产业转移的成本。第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基础。即,考察欠发达地区承接某项产业转移的基础,包括相应的企业规模、数量、产量、产值,相关的从业人员,研发机构,配套的工业园区建设等。抚顺是重工业城市,拥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装备制造业下属各小类规模以上总产值较高。同时,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众多,并建有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第三,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区域转移实际上就是企业寻找一个有利其发展的再投资过程。政府往往通过完善服务意识,制定水电、土地价格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等,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实现。抚顺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园区,区内的工业用电、用水价格远远低于沈阳价格。同时,为了吸引厂商投资,开发区政府制定了《抚顺经济开发区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的若干规定》,所以说,抚顺优越的投资环境也形成了对产业转移有利的拉动力量。
  3.产业转出区的阻碍因素。第一,产业集群对产业产生区域“粘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为集群提供了一种“胶”,使众多企业粘结在一起。目前,沈阳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频繁的合作和互动。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在将来的发展规划中,抚顺可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也完全可以和沈阳构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因此,集群对产业转出区沈阳有一定粘性,但是阻碍力量并不强。第二,发达地区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即一些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人均GDP等数字的增长。然而,通过产业转移,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分工合作效率,增强沈抚整体的区域竞争力,即从长远来看,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利大于弊。同时,在沈抚“同城化”背景下,沈阳市政府如能协助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向抚顺转移,加强两市的交流与合作,那么这也是沈阳市政府政绩的一个考核方面。因此,从转出区沈阳市政府方面考虑,阻碍力量弱。
  4.产业转入区的排斥因素。第一,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发达地区在产业转出时通常要考虑产业承接地能否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在这方面,抚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抚顺与沈阳相距仅45公里,犹如同一个城市,并且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间快速干道连接着沈抚两个城市,半小时交通圈的建立将更加降低两市之间的运输成本。第二,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慢。抚顺市政府已经表现出积极的与沈阳合作发展的态度,在观念上认识到承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对抚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吸引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所以说,抚顺市政府观念更新快,在这一点上基本不存在排斥力。第三,欠发达地区要素市场不健全。欠发达地区要素市场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目前,沈阳与抚顺在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上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并签订了相应的合作意向书。因此,在市场要素方面,虽然对产业转移有一定的排斥因素,但并不强劲,相信在以后的工作进展中,这方面因素会得到改善。为了分析产业转移问题的方便,我们利用二维构面图作进一步说明。从图1可见,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产业(企业)会发生转移,体现在图中的Ⅲ区域;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时,产业(企业)不会发生转移,体现在图中的Ⅰ区域;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产业(企业)处于观望态度,体现在图中的Ⅱ和Ⅳ区域,最终取决于它们的净推力与净拉力之和是否大于零。综合以上分析,沈阳具有转移产业很强的推力、弱阻力,抚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强拉力、弱斥力,进而体现在矩阵图中Ⅲ区域,即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会向抚顺转移。
  参考文献:
  [1]张弢,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2]何禹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展宝卫,等.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6.
  [5]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的目标与对策[Z].2007.
  [6]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课题组.关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发展态势的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06,(2).
  [7]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其他文献
在结合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剥豆机功能多样化和使用经济性要求,设计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剥青老毛豆的方便实用的剥豆机。
目的:改良SPES量表是一个应用于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实用方法,本文的目的是研究 2改良SPES量表对帕金森患者的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方法:56例患者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数量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办学方
PUREX流程中钚的还原反萃液1BP、2BP均含有还原剂二甲基羟胺(DMHAN)、单甲基肼(MMH)的硝酸溶液,在进入下一个工艺段之前,都需要将其中的还原剂二甲基羟胺(DMHAN)和支持还原剂单甲基
分析了徐州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条件,阐述了设施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发展重点。
物联网和可穿戴器件的快速发展对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可控性强、易集成、与材料兼容性高等优点,激光微纳制造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
为满足高庄矿瓦斯管理要求,在局部通风机中更换使用新型的KJD11-36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控制器。介绍了该自动切换控制器的主要参数、功能,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该装置在各个掘
平煤集团四矿三水平副井深度超过千米,在井筒已施工完毕、准备进行二次改装时,为解决好超千米井筒的排水问题,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排水管路的安装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
介绍了固体腐熟剂撒施与秸秆还田作业一体机设计原理及装置特点,分析了该机的实验结果及应用前景。
摘要: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从目前高职教育现状出发,提出树立正确的德育环境观是构建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推进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是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是构建高职德育工作保障的观点,并对高职德育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德育;挑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