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激发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其内容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情感的参与。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技能的简单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的认同、传输和交流的过程。细言之,语文教学是教者对教材情感的认同过程,对作者创作情感的挖掘过程,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三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只有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了教者,接受了作者,真正达到了“乐学”,我想能够“学会”的钥匙恐怕已经握在学生的手中了。
  我们常说,学生是一眼泉,能够涌出多少甘泉全在于教师的挖掘。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教师深挖教材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了关于学生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忽视。我们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方法的获得,却忽略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
  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对于创作者而言,文字就是情感的载体,没有情感,何来文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者必须先从主观上认同作者的情感,在专研教材时,要仔细品味推敲作者创作文章时的那份最触动人心的情感。授课时,教者首先要和作者在情感上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把这份情感传达出去,让学生去领悟、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备课时多下功夫,从作者的自身经历到作者行于文中的每句话,都该成为我们备课的重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提前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再用自己的心去触动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来感动学生。反之,若教师自身缺乏情感,不能正确领悟文章的感情,不能正确传输自己的感情,是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的。因此,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师做个“有情人”,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语言魅力,以激情传真情,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师已准备好了满满的情感,该如何让学生去体会?这时,我们就要发挥语言的魅力!如果说文字是情感的载体,那么语言就是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而富有魅力的语言便是语文课堂上最耀眼的工具。教师要把课文中虽无声但含情的文字变成既有声又有情的语言,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富有激情的朗读,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大量事实证明,课堂注意力集中率达百分百的时间段就是教师泛读课文的时候,所以倘若教师能够用贴近文章情感的语速语调准确真实的再现文章的情感,学生便会不知不觉得进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了。当然,教师如能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也能富有激情的朗读,知其心,得其意,那可算事半功倍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倘若不能知作者心,恐怕读千遍万遍也难得其意。书读百遍要用心读,用情读,方可与作者心相通,情相印,懂其理,知其意。当然,孩子就是孩子,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那些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年代似乎让他们难体会,那么,教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了。教师如能把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把握用恰当的情感范读出来,就显得的尤为重要。如在教学席慕容的《长城谣》,教师如能用低沉的语调、铿锵的语气把作者借助长城所要倾诉的满腔热忱,依托梦境,流露的深沉相思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那么,学生怎能不会激起对历史沉重的反思,感受海外赤子那无限的乡愁呢?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用自己的激情,向学生传输作者的真情,充分满足学生的求新、求美、求真的心理。
  三、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联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智,情境能推动学生的灵感·……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身临其境,全身心的投入,这表明教学的最佳时候到来了。”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激活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较好的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用生活展示、图画在现、音乐渲染、故事引发、语言描述等。其实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如《山中访友》一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题目为“访友”,实则是看景,教师如若能用多媒体教学,把这山中的朋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全部请进课堂,還何愁学生不能入情入境呢!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早已是不启自发了。
  此外,我认为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创设情境,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好办法。如教学《期行》,如排成课本戏,当“元方”面对“无信”“无理”的友人“入门不顾”时,元方的机智聪敏、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便早已让学生尽收眼底。在教学《羚羊木雕》后,让学生就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即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学会了处理事情的方法。无论是演课本戏,还是辩论,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以文情激己情,他们既深入地走进了教材,更拉近了自己与作者的情感距离。
  综上所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情感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有了情感,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情感,学生就有了思维发展的动力。情感是作者、教者、学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让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自己的情感,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世界里共同领悟知识的真谛吧。
其他文献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学生必须掌握好的最基本工具。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综合性的,它包含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两大基本功能。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
【摘要】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可是,在实施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也结合了我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组讨论 ; 独立思考 ; 愉快教学 ; 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28-01 
【摘要】想象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就语文教学来说,必须为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听、说、读基础和思想教育的基础,注意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想象力 ; 教学 ; 儿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3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的推行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在高中得到了深化与发展。这一教育形势,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将是今后高中历史教师所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 ; 高中历史 ; 教学 ;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文章概述了“语文课堂现状”、“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得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 生动活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33-01  一、语文课堂现状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可是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教师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个课堂没有感情交流,没有合
【摘要】本文分析网络语言的涵义,对现代汉语及语文教学的积极、消极影响,它对现代汉语的词汇、发展方向、活力及规则、纯洁等都有重要影响,对学生能力、创造性、学习兴趣、价值观,审美等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 ; 现代汉语 ;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37-01  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时候,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