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探究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到来,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已成为热点、难点问题。文章针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策略,通过探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培训上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为今后持续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科整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里,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实践性很强。而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理念,课程重在实践,但是传统的教法一般都是:老师讲解、学生机械地听,学生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也缺乏创新精神。现代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以自学为主,教师主要是“导”,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语文素质。语文课程的改革和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是最广泛的科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必然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有效整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普遍停留在被动填鸭式的方法上,其主要的体现为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工作中,提倡将信息技术全面的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其具有趣味性和学习性,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束缚,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从而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发展途径与策略
  (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两组画面:盛开的紫藤萝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萝。再配以适当的《命运》作为背景音乐,在让学生仔细观看紫藤萝图片的时候,利用音乐的起伏,结合当时作者的心境,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此有何感悟?
  通过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理解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一难点,舍弃了教师繁琐的分析,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要运用信息资源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信息资源是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能开阔思路,了解到百家思想。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考、表达、信息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任何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都是为达到所设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且,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也并非每一课都适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合理性、适度性,用其所长,补其所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玲斌.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6(22).
  [2]王琳.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应用[J].语文建设,2016(24).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点基础科目之一,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重视对教学细节的处理。其实教学过程就是由个个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处理  当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必须要学好数学,因为学好数学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但是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
期刊
【摘 要】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的开展能够推动生物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实验这部分内容,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实验的方式将教学重点、难点呈现出来。这样能够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为有趣的操作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从而能够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期刊
家长们常说,孩子的英语成绩提不上去,因为他们不会读,不会写,听不懂,写不到,久而久之不喜欢英语,对英语丧失了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习英语,确实是对英语缺少兴趣,甚至有的同学从内心里面排斥英语,拒绝学习英语,他们甚至在上英语课时睡觉写其他学科的作业。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喜欢英语,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时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们大家都有目共
期刊
【摘 要】结构化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效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完成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在结构化预习环节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确立预习的目标、把握课本的要求、预探预习的问题、评价激励的巧用等这些“问题创设”,来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数学教材,打通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路径,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数学;结构化;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质量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也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情况。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着成千上万次提问,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在课堂上如何来把握学生的心理,很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提问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
期刊
【摘 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课堂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设计;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機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
期刊
【摘 要】在当下,无人经济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于一身,成为了时代新宠。然而,无人经济野蛮生长导致良莠不齐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无人经济不容乐观,陷入困境。在当代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科技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面前,我们要更加注重法治,强化宪法共识。本文将以宪法、行政法理论的角度,审视无人经济运行模式、现状、困境及解决办法等问题。  【关键词】无人经济;宪法共识;人的尊严;隐私权;政府监管  
期刊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等等,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心理反应,往往是不易觉察的。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  现在学校都有心理健康的教材,虽然也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围绕着初中体育教学所进行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今后要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也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必须要承担起的责任。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过度重视文化课成绩、忽视体育教学的问题依
期刊
【摘 要】体育课教学受场地的影响一般在室外进行。由于师生间活动范围大,空间广,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站位方式,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达到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但是,教无定法“站位无常法”教师在课堂中的站位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精彩效果和流畅程度。  【关键词】气质;站位;距离  一、教师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一)五官端正具有亲切感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经常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