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实践的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是一门极具专业、技术、实践操作性的综合临床学科。近年由于医学高校对医学生的培养以及病人的临床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妇产科的临床实践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影响,医学生的临床学习质量以及教学实践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深化妇产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 键 词]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92-01
  医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是实现医学教育理论和临床建立关系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临床中的观摩和学习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在临床的观摩和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临床思维的监督,让学生能够实现初步的诊疗,将临床实践和学习作为学生临床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技能的重要内容,只有初步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医学诊疗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妇产科教学的模式
  就当前妇产科的教学模式而言,理论和课间实习的模式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往往以医学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间只需要做到聆听即可。整体教学质量在逐渐扩大的医学生招生规模下无法保障。更重要的是在妇产科实践操作教学中,无法在病人身上反复操作,亦无法与医学其他课程具有比拟性,可以在学生身上相互练习。
  (二)妇产科临床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在妇产科的临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更需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展开以大课为主,临床的启发相对较为欠缺,而实际情况是相较于大课教学,教师的临床经验更加丰富,教师在查房过程中形式的构建也较为枯燥,查房过程中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展开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对医学理论的兴趣自然消减。
  (三)学生就业、考研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及质量
  医学生本科五年制度的临床学习期间会同时面临考研和就业两个方面的压力,但是临床实习学习与考研以及就业时间上有严重的冲突,该种冲突性会造成学生在医院的临床实习阶段需要同时准备考研或者就业相关的事宜。时间上的不可磨合性让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更将临床学习作为辅助内容,时间上的冲突削弱了临床实习的教育性,学生在有关事宜的准备过程中会自觉地将就业或者考研作为重点内容,将临床实习学习作为该时间段的次要内容,从而影响临床教学。
  二、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法研究现状
  针对现阶段常规医学见习的方式,通常存在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不能与实践相结合,临床脱节,同时,忽视作为学生(未来医生)团队协作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病床为单位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早期接触临床、深入临床实践对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利,以病床为单位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可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医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将全体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和某一空间内展开集体式的培训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该种方式并不适合应用于妇科专业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師可以让学生模拟主管医生,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撰写与患者相关的书面材料或者报告,整理患者的病历等,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医疗文献的阅读和学习提高学生对科研的探索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在学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将病床作为基本单位展开对患者疾病的诊治,能够直接提高学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熟悉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过程,从而让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查房、病程记录、病历分析等工作能够直接锻炼学生的临床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具有对病情的基本诊断能力。同时还需要强化学生与各级医生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医疗工作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促进医患沟通,构建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是社会医疗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仅需要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培养,更需要基于人文关怀理念树立正确的医护、医患关系。学生通过患者问诊与体检、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等活动提高了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感受到疾病对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增强了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带着问题及学习目标进行临床实践学习,避免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影响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案例教学,结合临床实践后的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先进化,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晖,魏永越.实施“三早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227-230.
  [2]蔡耘,陈惠芹,唐宗玲,等.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57-5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介绍了“新工科”的内涵、任务与目标,提出了基于能力的教育及能力模型,介绍了新工科学生的五大核心能力。重点介绍了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及采取的举措,旨在为同类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工科;工程实践;核心能力;国际视野
[摘 要] 新时期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鉴于中职学校的生源现状,中职英语课程采用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顺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有效实现了教育个性化。就分层的含义和形式、必要性、实施策略及实施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学分层进行论述。  [关 键 词] 英语课程;分层教學;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